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8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5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3篇 |
废物处理 | 61篇 |
环保管理 | 202篇 |
综合类 | 1092篇 |
基础理论 | 232篇 |
污染及防治 | 246篇 |
评价与监测 | 189篇 |
社会与环境 | 44篇 |
灾害及防治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重金属固定植物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阻控小麦富集重金属效应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由于工业和采矿业等人类的活动造成农田土壤Cd和Pb污染日益严重,并可通过食物链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阻控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本研究依据细菌的重金属抗性和植物促生特性筛选功能菌株,并通过摇瓶吸附实验和小麦砂培实验验证其对小麦生长和阻控小麦吸收Cd和Pb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狗尾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具有固定重金属和促生能力的菌株18株,其中巨大芽孢杆菌N3和液质沙雷氏菌H12效果最好,均能抵抗高质量浓度的Cd(650mg·L~(-1))和Pb(2 700 mg·L~(-1)),分泌吲哚乙酸(IAA)(56. 6 mg·L~(-1)和69. 1 mg·L~(-1))、铁载体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脱氨酶.静置培养实验表明,菌株N3和H12显著提高溶液中NH4+的质量浓度和p H值,降低溶液中Cd(63. 1%~73. 8%)和Pb(69. 1%~81. 8%)的质量浓度.砂培条件下,与不接菌相比,菌株N3和H12不仅能够显著增加小麦根(47. 2%~97. 4%)和地上部(65. 3%~153%)的干重,还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根和地上部中Cd(49. 2%~68. 3%)和Pb(27. 4%~84. 5%)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Cd、Pb污染农田的修复和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氨法脱硫工艺运行过程中,吸收液中Cl -不断富集,造成吸收效果降低,设备腐蚀加剧情况,采用水滑石工艺对高氯吸收液进行了脱氯研究。为保证氯离子脱除效果,采用钙盐沉淀法先将吸收液中的硫酸根脱除。在两种不同的水滑石工艺对比中,与合成水滑石相比,直接加入水滑石效果较好。在焙烧温度400 ℃,吸附1 h,水滑石与吸收液质量比为0.3时,氯离子脱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3.
利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分析了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水体DOM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干支流各采样点水体DOM的FI值1.4,HIX值0.8,表现出明显陆源输入特征,整个研究区域水体混合模式为非保守混合,对交汇处水体DOM地化特征变化有一定贡献,但并非主导因素.河流沿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交汇处水体DOM特征改变有明显影响,聚类分析发现,所有采样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沿岸以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渠江-嘉陵江交汇处),另一类为沿岸以城市用地为主(涪江-嘉陵江交汇处),前者向干流水体中输入芳香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较高的DOM,后者以浓度较高而结构相对较简单的DOM输入为主.此外,涪江-嘉陵江交汇处类蛋白质荧光组分信号增强,出现荧光T峰,表明人为活动对水体质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土壤水分变化的砷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砷作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之一,其毒性受到存在形态等的影响.土壤酶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但水分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在35%、65%和110%最大饱和持水量(WHC)条件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水分下土壤有效砷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外源砷浓度、老化时间是影响土壤有效砷含量的主要因素,且有效砷浓度随老化时间延长降幅减缓,Elovich方程较好表征了二者关系,揭示出水分对土壤有效砷向其他形态转变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110%WHC65%WHC35%WHC;干燥(35%WHC)和淹水(110%WHC)导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小;砷抑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模型U=A/(1+B×C)可较好表征砷浓度(C)与土壤酶活性(U)的关系,揭示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土壤砷污染程度,并反映出其机理为完全抑制作用;计算得到了土壤砷轻度污染的临界浓度Ecological dose 10%(ED10)总砷99 mg·kg-1和有效砷39 mg·kg-1,从侧面表明土壤碱性磷酸酶在土壤砷浓度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前不会对土壤酶产生严重毒害;水分由于对砷的存在状态等的作用,从而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5.
996.
不同水分条件对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绝对含水量10%~60%)对蜈蚣草的生物量、砷富集及蜈蚣草和土壤中砷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35%~45%的范围内蜈蚣草的修复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达到4.48%~5.00%.在此水分区间内,植物细胞的质膜透性较小且植株的生物量较大.蜈蚣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最大干重出现在45%的含水量下,分别为2.95 g·plant-1和11.95 g·plant-1.适宜的水分条件利于蜈蚣草吸收和累积土壤中的砷,35%的含水量下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砷含量可分别达到307.3 mg·kg-1和218.6 mg·kg-1,而总砷累积量在40%的含水量下达到峰值2.81mg·plant-1.将土壤含水量控制为35%~45%,还可提高蜈蚣草地上部中As(Ⅴ)的还原效率,促进了蜈蚣草的砷解毒.研究结果对于蜈蚣草大规模种植和工程应用中的水分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样品,经硝酸-双氧水混合液微波消解,以硝酸镁溶液为基体改进剂,热解涂层石墨管,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锑的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3.00~20.0μg/L,当采样体积为100 L,锑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0 5 mg/m3,加标回收率在93.0% ~ 105.0%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和用酸量少等优点,适用于空气中微量锑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8.
黄土高原人工林土壤水分效应的地带性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提高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成效,依据天然植被呈地带性分布的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地带人工林与天然植被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地带的人工林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和干化层现象,其严重程度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带。森林带的水分条件可满足林木成材对水分的需求,林木采伐后土壤水分可得到很好恢复;森林草原带可满足10龄以下林木生长对水分需求,10龄以上林分的水分亏缺严重,林木采伐后土壤水分恢复进程缓慢;典型草原带不能满足人工林生长对水分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地带性水分条件相适应的人工林草植被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99.
我国森林资源产品流动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论文运用物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基于我国森林资源产品产量、贸易量统计资料,采用统一单位“原木当量”(m3),估算了1981~2000年森林资源采伐和产品加工环节的资源流量,进而分析我国森林资源产品流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从“六五”(1981~1985年)到“九五”(1996~2000年)期间,消耗森林资源量分别为10230×104、11678×104、13444×104和16962×104m3/a,呈加速增长趋势。其中,来自国外的资源流量占总流量的比重呈增加趋势,“六五”期间占19.1%,到“九五”期间上升为48.3%。流入资源以原木、木浆、纸及纸板、胶合板为主,它们主要来自北美、东亚、东南亚地区,有来源多地区化的变化趋向。森林资源在“六五”期间主要流向原木锯材类产品加工,随着产品流向结构的逐步改善,更多的资源流向人造板类产品的生产消费;纸类产品生产消费的资源流量增加迅速,但主要来自国外。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