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为解决现有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客观性不足的问题,从勘察设计与监测、支护结构、土方施工、排水与降水、周围环境5个方面选取19个基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利用引入C-OWA算子的相互作用矩阵对其进行交互耦合分析,考虑各因素的单独作用效果的同时,在削弱专家主观偏好和综合考虑各因素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其协同作用效果;最后用实例验证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项目整体风险偏高,其中排水系统能力、地下水水位和地下管线埋布是影响该基坑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02.
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利用探讨——以大庆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的油田在油气生产中携带的大量热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论文以松辽盆地北部的大庆油田为例,根据含油气沉积盆地中地下赋存的载体不同将地热资源分为纯地下水型和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两种。通过分析热源的形成机制,调查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的利用现状,统计出大庆油田年油田产出水量为3.98×108 m3,按照利用10 ℃温差的热能计算,相当于56.95×104 t标准煤的能量,潜力十分巨大,并比较了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热泵供暖与传统锅炉供暖的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以15 a为周期稳定运行可以节约572×104元,经济效益也较为可观,而且地热资源清洁、环保、可循环利用,在油田实际生产中可广泛应用于生活设施等建筑的供暖,以及原油集输伴热等流程中。  相似文献   
103.
蛙跳算法优化的地下水质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在进行对数变换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参数。在满足构建的优化目标函数条件下,直接用基于群集智能的混合蛙跳算法对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避免了传统解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对数变换,因而使参数求解变得简化。改进后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被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用其他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表明:混合蛙跳算法优化得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和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核电站主控室数字化后的人因特征包括数字化规程、警报系统、操作班组信息共享、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操纵员认知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IDA认知模型把操纵员认知过程分为信息(Information)、诊断(Diagnosis)/决策(Decision)、执行(Action)3个阶段。按IDA模型把数字化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SGTR事故认知过程分为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操作分析,找到操纵员在SGTR事故认知过程各阶段最容易发生的失误和主要失误。操纵员认知失误发生的原因在于界面管理任务增大了认知难度以及数字化后缺乏情景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和新环保法的实施,油田开采过程中耗水量大和污水处理问题是我国油气田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从污水余热回收、污水回注、压裂液重复利用、钻井废水再利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油田产出水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污水余热再利用应用范围不广、回注污水利用不合理、化工原料未回收利用等主要问题。并通过文献调研,展望了油田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需从污染源头防控入手,研发更加经济环保的液体配方,并深入研究从污水中取热、取水及取化工原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水质及污水配伍性实验评价标准,实现从源头至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油田污水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06.
视屏作业人员作业工效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类工效学原则为尺度,根据作业人员一般状况作业体位、人——机测量、劳动休息制度、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几方面对视屏作业人员肌肉骨骼损伤的形成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分低头、向前弯腰、向两侧弯腰、手抬高过肩和长期坐位等不良体位和作业姿势,是视屏作业人员出现肌肉骨骼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ABSTRACT: Arizona'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 is based on authorties of Arizona Revised Statutes and Public Law 92–500, the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Amendments of 1972. The primary areas of this program are monitoring, facility inspections, plan review, planning, discharge permits and gra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ly-owned waste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 discharge permit program deals with control of point-source discharges and is administer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grants programs are administered by the State Water Quality Control Council and are implemented by the Bureau of Water Quality Control, which serves as staff to the Council.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hat face the State in this program. First is the adaptation of the “eastern law” to deal with Arizona's water quality problems. Second is to address problems caused by a long history of “laissez-faire”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 Third is a mutual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the many entities involved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a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e State's program is the process sett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people of diversified backgrounds in the field of areawide planning under Section 208 of the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which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non-point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生物转轴技术处理现河首站采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胜利油田现河首站采油废水排放口的污染现状,提出了利用生物转轴技术处理采油废水。研究结果表明:现河首站采油废水污染严重且达标治理难度极大,采用传统物化处理工艺已不能使其处理达标。生物转轴技术具有技术上先进可行,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多种优势,可使采油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9.
胜利油田采油废水污染现状及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油田采油外排污水的污染现状,并对油田主要的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调研结果表明:油田采油污水的外排量较大,处理达标率很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的需求,必须研究开发新的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氧化塘技术处理桩西联采油废水和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孤岛采油废水的工程实验获得成功,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0.
电絮凝处理油田废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油田废水,考察了电流强度、PAC投加量、电极板间距和pH值对废水脱油率的影响。正交实验表明,pH值和电流强度是影响废水脱油率的两个最显著因素。在选定的条件下进行电絮凝实验,废水脱油率达到8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