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54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41.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时间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建筑物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与人员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于疏散到安全区所用时间的长短,人员疏散时间在考虑建筑物结构和人员距离安全区的远近等环境因素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处于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的自然状况和人员心理及行为特征.本文在组织人员应急疏散演习测量个体疏散时间的基础上,结合影响人员疏散行为和疏散时间的相关因素,采用世界先进统计软件SPSS12 for Window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人员疏散时间回归模型.该研究技术科学、先进,结果可信.研究结果将充实我国人员疏散心理和行为反应数据库,为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尤其是设计人员密集建筑提供基础数据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介绍建筑物避难安全性能设计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情况,包括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和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楼层避难安全验证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起火居室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起火居室外整层楼人员的避难安全,并给出一个九步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整栋建筑物避难安全验证法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验证各楼层人员的避难安全,第二阶段验证整栋建筑物人员避难的安全,并给出一个六步的验证程序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避难安全验证法的分析,并对各自的验证程序进行了阐述,以便可以据此指导建筑物避难安全的性能设计。  相似文献   
143.
We sought to take a first step toward better integration of social concerns into empirical ecosystem service (ES) work. We did this by adapting cognitive anthropological techniques to study the Clayoquot Sound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on the Pacific coast of Canada's Vancouver Island. We used freelisting and ranking exercises to elicit how locals perceive ESs and to determine locals’ preferred food species. We analyzed these data with the freelist‐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 ANTHROPAC. W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in light of an ongoing trophic cascade caused by the government reintroduction of sea otters (Enhydra lutris) and their spread along the island's Pacific coast. We interviewed 67 local residents (n = 29 females, n = 38 males; n = 26 self‐identified First Nation individuals, and n = 41 non‐First Nation individuals) and 4 government managers responsible for conservation policy in the region. We found that the mental categories participants—including trained ecologists—used to think about ESs, did not match the standard academic ES typolo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latest ecological model projections for the region, we found that First Nations individuals and women were most likely to perceive the most immediate ES losses from the trophic cascade, with the most certainty. The inverse was found for men and non‐First Nations individuals, generally. This suggests that 2 historically disadvantaged groups (i.e., First Nations and women) are poised to experience the immediate impacts of the government‐initiated trophic cascade as yet another social injustice in a long line of perceived inequities. Left unaddressed, this could complicate efforts at multistakeholder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44.
Fifty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Ambio. Throughout this period,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societal attitude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mbio has published numerous papers that have aligned with these new approaches. High citations numbers suggest that Ambio papers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We review these publications and find that they align well with changed societal perspectives on biodiversity. Ambio papers have called for greater contributions of local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nd for conservation in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 The 1992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built on these principles. Negotiations are now underway for a post-2020 framework for biodiversity. Ambio papers have argued for a stronger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ervation and for the need to adapt to changing conditions and to the rich diversity of societal preferences for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processes favor simple, generalizable approaches to conservation but we call for recogni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and human conditions in which conservation occurs. There is a need to build capacity to support a diversity of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that are adapted to changing local conditions and to the priorities of diverse human societies.  相似文献   
145.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空气污染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影响差异性.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显著负相关,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显示,空气污染通过影响个人的情绪和状态、运动、社交活动、健康和记忆力来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且空气污染对年长者、女性、有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的认知能力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PM2.5、PM10、SO2、CO具有显著的认知功能折旧效应.本文聚焦于我国空气污染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识别了空气污染对我国居民认知能力的潜在健康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健康环境治理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46.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宾馆火灾烟气扩散和人员疏散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首先基于客房的火灾可燃物分析,设定了火灾增长功率曲线.利用大涡火灾模型,计算了火灾发生后,起火房间、疏散通道及疏散出口内的影响人员疏散的温度、有毒气体浓度以及能见度发展趋势,给出火灾条件下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通过精细网格人员疏散模拟,分析了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及安全疏散行为方式,研究表明人员可以安全疏散.该方法可作为宾馆火灾安全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47.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高层民用住宅特点的紧急疏散模型,为评价高层住宅建筑安全性、指导人员逃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观测,分析家庭疏散对象的心理特征,对传统紧急疏散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群紧急疏散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模型以社会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和计算家庭内部成员与外部人员2种不同的"社会心理力",进而体现集群疏散的宏观特征。仿真结果分析了家庭集群疏散与传统紧急疏散,这2种情况下主要交通参数的差别,论证了家庭集群疏散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8.
量化行人对导向标志的认知作用,不仅有助于分析疏散过程中导向标志对行人疏散的影响,也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设施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行人对导向标志认知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行人对导向标志认知过程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引入人员密集场所行人疏散过程建模中,利用元胞自动机提出基于导向标志可见域的行人疏散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模型进行实现,并以商场超市作为模拟场景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导向标志的设置有助于减少行人总体疏散时间、个体疏散时间和行人平均疏散距离,提升整体疏散性能。导向标志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对于疏散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基于回归分析的群集疏散时间模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国际上通用的疏散时间模型(简称经验模型)的仿真度,将人员的属性因素(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影响纳入时间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以某高校大型大学生艺术中心疏散案例为研究基础,通过调查采样建立185组数据的实测样本。结合影响人员疏散行为和疏散时间相关因素,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疏散时间回归模型。以回归模型为基础,将个体属性综合为群集属性,求取修正系数并对经验模型进行修正、检验。结果表明:利用回归分析和修正系数对疏散时间经验模型进行修正,可有效弥补经验模型缺乏考虑群集属性影响的弱点,提高经验模型的仿真度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0.
为了提高毒气泄漏事故的疏散通知效率,研究疏散通知传播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以"3.29"液氯泄漏事故为典型案例,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疏散的人员展开疏散通知情况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在疏散通知过程中多种通知方式同时使用,村委会干部、民警和消防队员的通知更能促使公众选择疏散行动;人员接到通知后并不是立即采取疏散行动,通常会基于他人的行动和环境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可以忽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3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和视觉因素以及疏散通知的内容对于疏散准备时间有显著影响。合理选用疏散通知方式、提高通知内容的质量有助于疏散通知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