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完善的危化品港区应急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将风险和损失降到 最低。针对中国危化品港区应急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生物免疫识别机理的SWOT-ANP综 合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 4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和建立 应急管理指标体系。分别采用AHP和ANP方法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反馈关系加以比 较并分析计算。对比结果表明:虽然国家对危化品港区应急管理方面关注度有所增强, 但是仍然存在应急文化缺失,审查监管不足和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目前发展的最佳 战略是SO战略组合。  相似文献   
92.
水运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研施工企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水运工程施工特点,从风险的基本概念出发,制定事故后果衡量指标的分值评定标准和事故可能性衡量指标的分值评定标准,从而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工序)的定量评价和分级。通过在两个水运工程施工项目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理论依据充分;评价过程简单易行;评价结果可信度高。该评价关键技术,为水运工程施工项目重大危险源(工序)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臭氧一级校准数据读取方式对校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同时采用串口连接模式、模拟信号连接模式和仪器数据存储-手动输入模式3种数据读取方式对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进行一级校准,比较不同数据读取方式对校准结果的影响。串口连接模式和仪器数据存储-手动输入模式所得到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差较小。经修正转化截距后的模拟信号连接模式所得到的斜率和截距相对于其他2种数据读取方式有一定的差别,但也在校准指标以内。  相似文献   
94.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对流经连云港市内的四条河流(蔷薇河、排淡河、盐河、烧香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中Pb、Hg、Cd、As按地质累积指数分级均为0,属于无污染范畴,Cr、Zn、Cu地质累积指数分级在0~2之间,属于无污染到中度污染范畴,河流主要污染物是Cr。  相似文献   
95.
渔港灰色聚类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港评估由于信息不完全,关系不明确,可视为一灰色系统。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高、中、低3个白化权函数及聚类权系数,判断各个渔港所属灰类。渔港灰色聚类评估法是一种新的渔港等级评定方法,该方法所得渔港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供渔港管理部门进行渔港等级评估时参考。  相似文献   
96.
试探黄河近代三角洲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近代三角洲拥有丰富的天然油气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并具有建深水港条件,但由于黄河尾闾流路多变,油、气资源发现较晚,生态环境脆弱和文化教育程度低等原因,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水平远不及长江和珠江两个三角洲。为振兴三角洲经济、开发富饶资源,其对策是:稳定黄河尾闾流路,加速黄河海港建设,大力发展以石油和农产品为中心的工业生产,狠抓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农牧渔业基地,保护自然环境,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7.
以营口港为例,基于GIS的港口总体规划景观结构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指数,分析了港口地区景观结构在规划实施前后的特征及其变化,并探讨了港区景观结构变化对海岸带生态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口港规划的实施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景观特性,但仍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工类型斑块面积及其所占比例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工类型斑块的破碎度指数略有下降,其分布将更趋于一体化.研究还表明,在GIS的支持下,进行港口总体规划的景观结构分析完全可行,有助于分析港口建设所可能产生的景观生态学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8.
以危险化学品港口装卸安全的事件统计分析为基础,根据危险化学品港口生产的特点,系统地研究货物的物性对港口生产的危险性的影响规律,危险化学品装卸设备要求、装卸工艺的安全性能及其对策,为防止装卸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危险,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建立危险货物的标准化装卸体系是解决港口危险化学品装卸安全的最佳策略,并提出危险化学品港口装卸作业装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框架。  相似文献   
99.
港口后勤区域是港口功能的重要拓展空间。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功能联系的角度将上海外高桥港区与临近的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完整的地域系统,通过计算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的均值关联度,对1995年以来的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综合效应总体上比较显著,但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中1995~1998、2000~2001和2003~2005年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均表现出下降态势。港口后勤区域建设规模和营运规模的扩大、服务联系的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主要因素。未来从全市的角度看,随着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战略合作的展开,港口后勤区域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00.
以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指标,运用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和Kernel密度估计对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港口等级规模分布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演变;港口货物运输与集装箱运输的首位分布特征演变具有内在一致性,但演变态势、具体时点等方面存在差异;港口体系结构由单核枢纽演变为双核枢纽,并有望形成三足鼎立新格局;(2)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逐步优化,等级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港口体系基本满足位序-规模法则,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港口体系呈现分散化发展态势,集装箱技术的应用减缓了港口体系的分散化发展;(3)港口货物吞吐量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核密度曲线由多峰结构分别变为双峰结构和单峰结构,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均向协调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