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32篇
安全科学   232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1186篇
基础理论   20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elville CP 《Disasters》1983,7(2):107-117
The disastrous floods of July 1934 in Tabriz are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floodinginthe city, which is crossed by a dry stream bed liable to sudden Inundation by mountain torrents from the southeast. Few details of past events have survived, suggesting that relatively little signific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m. Typically, flood dykes were inadequately maintained. This neglect, combined with a radical alteration in urban topography after 1925, when broad straight avenues we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old heart of the city, led to serious losses from flooding twice in 1929 and again in 1934. Enhanced perception of the flood risk finally found expression in the adoption of large scale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mitigate future event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protective dykes and widening the river channel through the city. These works have reduced vulnerability to flooding from river overflow. No long-term detrimental Impact of the 1934 flood has been observed. Some of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parameter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vulnerability of Tabrizinthe past continue to be present both there and elsewhere in Iran, and they may be characteristic also of other regions with comparable natural environments or in a similar stage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42.
ABSTRAC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Arroyo Colorado have historically failed to meet their use under subsection 303(b) of the U.S. Clean Water Act due to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and low dissolved oxygen (DO). Fish kills, especially at the tidal confluence at the Port of Harlingen, Texas, have been reported. Oxygen demand from sediment (SOD) for a river typically has two states‐diffusion limited SOD (SOD) and potential SOD (pSOD), expressed when sediment is resuspended through increased flow or other disturban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measure SOD in the Arroyo Colorado River in situ, estimate pSOD ex situ, and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D and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We measured SOD and pSOD in the Arroyo Colorado River at up to eight sites over three sampling events. We identified the sample sites based on a modified Rosgen geomorphic index for streambed stabilization. Sites with high sediment deposition potential had high SOD. The average values of SOD between sites were 0.62 g/m2/day (standard deviation 0.38 g/m2/day) and ranged from 0.13 to 1.2 g/m2/day. Potential SOD values ranged from as low as 19.2 to as high as 2,779 g/m3 sediment/ day. Potential SOD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SOD from resuspended sediment in stream systems.  相似文献   
43.
GIS在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林孝松  赵纯勇 《灾害学》2003,18(1):71-76
重庆市是我国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省市之一。长期以来,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地影响着其城市建设与发展。为了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律的研究以及科学地管理地质灾害信息,本文探讨了GIS技术在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CQGHMIS)中的应用。该系统以MapGis和MapInfo、Mapx作为后台支持,利用Visual basic5.0中文企业版作为开发语言,具有数据采集与更新、空间检索与查询、信息时空分析与可视和信息输出以及系统说明与帮助等五大功能。  相似文献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分级研究,介绍了神经网络的模式聚类即分级法的自组织学习过程和算法,克服了以往危险源分级方法的某些局限性。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模拟计算表明: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基于模糊评判人工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已经制定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依据是危险物质的数量,主要适用于化工行业.本文对于国家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合的行业,结合各行业发生事故的特点和工艺特征,综合利用模糊评判法和人工神经网络,辨识企业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在某化工厂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
城郊旅游的潜在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郊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合肥市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后,正着手大力开发城郊旅游.为了使合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城郊旅游潜在的市场特征,得出其城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巨大;在分析外来旅游者及市民的城郊旅游意向基础上探讨了合肥城郊旅游产品开发,认为新城郊区旅游功能可定位为水上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最后提出合肥城郊旅游科学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7.
灾难模型化及其国外主要开发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略分析了灾难模型化和它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介绍了当前国外从事灾难模型化的主要研发单位,包括独立的模型化公司、大学研究所、再保险公司、再保险中介经纪公司和政府机构。同时收集了一些最近灾难模型化些文献,希望这些信息能有助于同行在我国减灾保险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雁林 《灾害学》2005,20(2):115-119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定量地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这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有益补充.在分析建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应用工作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征求了指标,运用AHP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权重,提出了一套由16个指标(含40项分指标)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评价体系.最后,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部分县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数字城市中的气象灾害预警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夏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1):110-115
提出数字城市中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是:在恰当的时机,以有效的方式,向处于风险之中的人群或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预警信息;判断的原则是:气象灾害的有效预报时间要大于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数字城市中气象灾害预警的基本对策是:天气监测实时化、预警预报精细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信息服务个性化.  相似文献   
50.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