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305篇
废物处理   211篇
环保管理   329篇
综合类   681篇
基础理论   61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91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本文以上海吴泾电厂八期1#、2#机组所用特大型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为例,介绍其噪声特性、控制措施及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煤矿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煤矿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针对目前的矿井供电系统存在的不足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分析。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对其供电系统的动态安全分析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介绍了矿井电网动态安全分析系统的功能要求、主要组成部分和结构;对各部分的实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矿井电网动态安全分析系统的框图及系统最终要反映的信息要求。  相似文献   
43.
电力污闪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2003年长治市发生的26次严重电力污闪事故进行了调研分析.找出了其中主要电力污闪事故发生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诱发污闪的主要气象条件(浓雾、小雪、雨夹雪、毛毛雨、小雨、冰融等恶劣天气)和气象要素(相对湿度、气温、风向、风速、结冰、积雪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污闪事故发生的各类气象条件综合性判别指标以及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分级预测标准,并提出了预防电力污闪的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4.
张轩豪 《安全》2019,40(4):69-71
论文结合现有文献分析了大学校园存在周边环境复杂、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未能落实安防制度和安全责任、安全设备运用不足等问题,提出大学校园的安全工作应遵循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建议通过安全人防的岗位责任制、培训机制、安保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动机制、奖励机制,以及技防的安防设备配置全面规划、意外安全事故风险防范、安防设备和技术的自主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大学校园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5.
This paper outlines a complete review on modifications made on the absorber plate of solar air heat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urbulence and heat transfer rate, thereby efficiency. Corrugated sheets, fins, extended surfaces, wire mesh, porous medium, etc., are a few of the modifications used. Most of such alterations in the absorber plate resulted with an increase in efficiency but associated with drawback of increased pumping power due to raising friction factor. Pumping power is considered here as a predominant comparison parameters of various solar air heaters with different absorber plate in terms of effectiv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决移动变电站低压侧为变频器供电时漏电保护装置误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傅式算法的附加直流原理漏电保护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Simulink仿真,研究了具有变频器的矿井低压供电系统附加直流原理漏电保护,提出由傅式算法分解出采样电压直流分量以反映电缆绝缘水平的保护方法;同时分析了其他因素对直流分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频器对传统附加直流保护整定值有较大影响,易造成漏电保护装置误动且无法实现电缆的在线绝缘监测;所提出的直流分量法能准确测量电缆对地绝缘电阻,且可消除电缆分布电容、变频器载波频率、变频器输出频率等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该漏电保护方法,可承受变频器投入时对采样电压造成的较大冲击,不必在启动期间解除漏电保护装置,能够消除在此期间存在的人身触电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7.
Since the first product beca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 1995, bio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crop technology, dominating large shares of the global agricultur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however, has given rise to questions regarding human and ecological safety, culminating in local and global political battles. Whil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biotech politics have focused on areas such as media framing, social movements, and campaign work,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how the industry has historically promoted and legitimized this swift proliferat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documents available on live and archived websites to discern the legitim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one important corporate actor, Monsanto. Findings show that for nearly two decades, Monsanto consistently employed discursive resources that concealed details about actors and action, reflected trends among experts in global sustainability discourse, and reshaped narratives to promote itself, products, and biotechnology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48.
城市电力供应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关系紧密,文章分析了导致城市电力供应系统故障或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事故类型及其风险程度,建立了城市电力供应系统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利用建立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某市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同时验证了该体系在城市电力供应系统风险评估中的良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49.
燃煤电厂产生和排放的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认识我国燃煤电厂一次PM2.5排放特征,并定量评估大规模开展烟气脱硫与脱硝对其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国内一个煤粉炉电厂和一个循环流化床电厂,对其产生和排放的PM2.5进行现场测试,并进行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的这两个电厂中,循环流化床电厂产生的PM2.5的质量浓度高于煤粉炉电厂产生的PM2.5的质量浓度,但是这两个电厂排放的PM2.5的质量浓度相当.产生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循环流化床电厂配备的电袋复合除尘器比煤粉炉电厂的普通电除尘器对PM2.5去除效率更高.煤粉炉电厂产生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低于循环流化床电厂,但是煤粉炉电厂排放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却远远高于循环流化床电厂,表明煤粉炉电厂排放的PM2.5受脱硫和脱硝设施的影响较大.煤粉炉烟气脱硝过程中可能形成硫酸雾,烟气中的部分硫酸雾和过剩的NH3反应生成NH4HSO4进入颗粒相,同时降低了PM2.5的p H值;而脱硫过程中脱硫液的夹带也会导致NH+4和SO2-4进入PM2.5.所以,虽然两个电厂产生的PM2.5中水溶性离子均以Ca2+和SO2-4为主,但煤粉炉排放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则以NH+4和SO2-4为主.  相似文献   
50.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前后汞污染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300 MW燃煤机组,基于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30 B汞监测方法,通过多点监测对比了实施低氮燃烧器改造、SCR脱硝改造、新增低温省煤器、静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湿法脱硫塔脱硫提效并增加管式除雾、新增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路线开展的超低排放改造前后汞排放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超低排放改造前,神华煤w(Hg)为49 μg/kg,烟囱入口ρ(Hg)测量值为1.87 μg/m3;煤燃烧及经过污染物控制单元后,有35.0%的汞存在于灰中,有29.5%的汞存在于石膏中,有35.4%的汞从烟囱排出.超低排放改造后,神华煤中w(Hg)为30 μg/kg,烟囱入口ρ(Hg)测量值为0.46 μg/m3;脱硫进水及湿式除尘器进水对汞平衡几乎没有影响,煤燃烧及经过污染物控制单元后,有36.1%的汞存在于灰中,有55.2%的汞存在于石膏中,有8.7%的汞从烟囱排出.超低排放改造后,污染物控制设备的烟气综合脱汞效率提高了1.5倍左右,表明超低排放脱硝增强了对汞的催化氧化,而脱硫增强了对二价汞的吸收结果.湿式电除尘器对脱汞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