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23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介绍了聚脲的特性与燃烧机制,从添加型和反应型2个方面总结了聚脲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包括添加卤系、磷系、氮系、纳米阻燃剂,以及通过化学反应引入阻燃元素及结构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阻燃机理及各自优缺点。提出添加型阻燃剂存在与基体相容性不佳的问题,反应型阻燃改性技术难度大,但是不存在界面问题,结合不同阻燃剂的优势可实现协同提升的效果。研究结果为提高聚脲阻燃性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基于黄磷燃烧特性实验,对黄磷燃烧的动力学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通过观察不同燃烧表面积的黄磷燃烧动力学现象,获得了黄磷的燃烧特性参数,并利用池火模型对黄磷燃烧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定表面积的黄磷燃烧时,黄磷的质量损失速率可近似视为某一恒定值,黄磷的质量损失速率与燃烧表面积有关。黄磷燃烧实验火焰最高温度约为1000℃,火焰高度与燃烧表面积有关。池火模型可以对黄磷的燃烧特性参数进行预测和分析,池火模型所预测的火焰高度与实验数据基本相吻合,相对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123.
一种基于LVQ神经网络与图像处理的火焰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火灾探测技术存在的不稳定、误判率高等缺点,通过分析室内火灾图像与常见干扰光源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火焰图像检测技术。对火焰图像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利用火焰图像序列的面积重叠率和中心相对移动率以及颜色等信息,结合实现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融合技术,对视频序列图像中火焰的自动检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LVQ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算法的网络收敛速度较快,有较高的火灾火焰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4.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丙烯(P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基三甲叉磷酸(ATMP)、尿素为原料采用热缩合法合成新型膨胀型阻燃剂一ATU。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ATU的结构及组成。将ATU与常见碳源季戊四醇进行复配,应用于PP材料的阻燃。研究发现ATU集气源酸源于一身,对于PP阻燃效果明显,甚至好于同比例的APP。极限氧指数仪和垂直燃烧仪测试材料燃烧等级;微型燃烧量热仪(MCC)研究了材料燃烧过程中热释放情况;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分别从材料的热降解及成炭原理方面上对ATU的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5.
126.
文章针对电厂输煤系统的除尘选择配置电除尘器时出现的燃爆事故,尝试从设备和系统的防燃爆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提出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运行中的防燃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127.
用浓硝酸和高氯酸混酸体系在超声波作用下消解滤膜,加入稳定剂琼脂,用超声波震荡15min制成悬浮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TSP中的锌、铅和铁的含量,并以传统浓HNO3-H2O2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为参考对测定值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RSD≤3.27%(n=6),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0.85%,且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悬浮液进样法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8.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对磷酸、硼酸、杨梅单宁阻燃剂3种添加剂处理后的聚氨酯泡沫材料与标准样分别测定氧指数、热值、烟密度等级和热稳定性,并以层次分析法评价阻燃性能优劣。结果表明:4种材料PUF STD、PUF PA、PUF BA、PUF FR的OI、CV依次分别为34.71%、38.59%、35.88%、37.86%,17.4023、16.7037、15.3197、15.0397kJ/g,燃烧时均少烟,热稳定性排序为:TS PA>TS STD>TS FR>TS BA;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3种添加剂对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顺序由优到劣为:PUF PA>PUF FR>PUF BA>PUF STD。该结论可为聚氨酯材料阻燃添加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29.
为探究中空结构固体可燃物竖直向上火蔓延的特征规律,针对不同试样内径(d)的瓦楞纸圆管进行竖直向上的火蔓延实验研究,探讨试样内径对其竖直向上火蔓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火蔓延过程可以分为火焰发展、稳定蔓延和火焰衰弱3个阶段,蔓延过程中对流换热占据主导地位;平均火焰高度随d的增大先增大后略微减小,在d=70 mm时达到最大;火蔓延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均随d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质量损失速率与d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火蔓延速率与热释放速率呈现出较好的幂次关系。可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中空结构可燃物的内径越大其火灾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30.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crop plants in response to the elevated tropospheric ozone (O3) may alter N and C cycles in soil. This may also affect the atmosphere-biosphere exchange of radiatively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GHGs), e.g. methane (CH4) and nitrous oxide (N2O) from soil.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during July to November of 2007 and 2008 in the experimental farm of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New Delhi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tropospheric ozone on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rice (Oryza sativa L.) soil. Rice crop was grown in open top chambers (OTC) under elevated ozone (EO), non-filtered air (NF), charcoal filtered air (CF) and ambient air (AA). Seasonal mean concentrations of O3 were 4.3 ± 0.9, 26.2 ± 1.9, 59.1 ± 4.2 and 27.5 ± 2.3 ppb during year 2007 and 5.9 ± 1.1, 37.2 ± 2.5, 69.7 ± 3.9 and 39.2 ± 1.8 ppb during year 2008 for treatments CF, NF, EO and AA, respectively. Cumulative seasonal CH4 emission reduced by 29.7% and 40.4% under the elevated ozone (EO) compared to the non-filtered air (NF), whereas the emission increased by 21.5% and 16.7% in the charcoal filtered air (CF) in 2007 and 2008, respectively. Cumulative seasonal emission of N2O ranged from 47.8 mg m−2 in elevated ozone to 54.6 mg m−2 in charcoal filtered air in 2007 and from 46.4 to 62.1 mg m−2 in 2008. Elevated ozone reduced grain yield by 11.3% and 12.4% in 2007 and 2008, respectively.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per unit of rice yield was the least under elevated ozone levels. Dissolved organic C content of soil was lowest under the elevated ozone treatment. Decrease in availability of substrate i.e., dissolved organic C under elevated ozone resulted in a decline in GHG emissions. Filtration of ozone from ambient air increased grain yield and growth parameters of rice and emission of GH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