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安全科学   1209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386篇
综合类   1273篇
基础理论   36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75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170篇
灾害及防治   49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怡君 《环境工程》2017,35(4):55-59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解决传统微生物分析成本高、速度慢、准确度较低和灵敏度较差等缺点。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供水工程中主要用于水中细菌、病毒、原生动物、蠕虫等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以及管网微生物种群的分析,在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脱氮除磷过程菌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剖析、污泥膨胀成因分析以及监测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来优化处理工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水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煤制烯烃项目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从生化处理技术与回用处理技术方面阐述了煤制烯烃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展望了煤制烯烃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新型脱氮工艺、膜集成工艺及分质结晶技术在煤制烯烃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索航空装备部队使用保障阶段维修性指标评估的实施方法。方法构建航空装备外场级平均修复时间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评估条件界定、统计准则确定、数据处理方法、评估流程、使用表格等,并结合具体机型进行评价应用。结果该机型飞机整机的累计修复时间为138.5 h,平均修复时间Mct=2.17 h,满足不大于3 h指标要求。结论评估方法系统科学,可为各类装备开展相关维修性评估工作提供方法支持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4.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地表水体受有机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采用数显型电热板加热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通过实验确定了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并分别采用水浴法和电热板加热法对应急样品进行了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两种测定方法的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应急监测时采用数显型电热板加热法测定耗时更短,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测定没有显著差异,是可行且有效的应急监测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变电站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乡村环境等市政设施尚不完善的区域,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许多变电站粗放式的污水处理方式无法满足环保要求.随着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站内工作人员越来越少,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变电站内污水处理要求.因此,针对变电站粗放式的污水管理方式及新条件下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等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问题,根据站址外环境创新变电站污水处理方式成为关键.通过对变电站既有污水处理方式的研究,结合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可为变电站污水处理设计或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环境污染过程中,由于对污染源的轻视最终造成极大的污染后果,分析污染生成过程对戒烟人群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针对环境污染过程的警示作用提出戒烟人群的心理警示作用模型.建模过程中对四项衡量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经过模型修订最终完成警示模型的构建.使用构建的模型对戒烟人群进行心理警示评估.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建立的警示模型在通常状态下能够对戒烟人群达到警示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河北平原潮土中微生物对氮降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土壤中微生物对氮素降解规律,对于土壤氮污染修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河北平原潮土中筛选出8种高效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对所筛菌种进行16S r DNA分析,选出最适菌株通过固定化载体将菌种制成菌剂.探讨了用加入所筛菌种及拮抗菌的菌液和地表水分别滴灌小白菜对土壤中的氮降解产生的影响,并测定土样磷脂脂肪酸(PLFA)的值.结果表明:以硅藻土为载体硝化细菌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8%,硝态氮合成率为205%;以硅藻土为载体的氨化细菌氨氮合成率为1 711%,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硝态氮降解率达到367%.加所筛菌液滴灌对土壤总氮和氨氮的降解效果较好,硝化作用也较强,加菌后土壤中微生物量明显增加,且更快到达峰值.对不同土样不同时间磷脂脂肪酸数据分析发现,在白菜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均产生了1次峰值,且加入所筛菌的先到达峰值.对于任丘和阜城土样来说,加入所筛菌后,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相应增多,对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所改善,微生物也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108.
响应面法优化赤泥负载Co催化剂制备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华楠  徐冰冰  齐飞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13,34(11):4376-4385
以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苯扎贝特(bezafibrate,BZF)的处理效果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法对Co/RM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浸渍质量分数和焙烧温度为催化剂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浸渍质量分数为4.14%、煅烧温度为389℃时BZF去除率预测值最高(71.29%).采用上述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Co/RM催化臭氧氧化去除苯扎贝特的去除率为70.74%,与模型预测值十分接近,偏差为1%(<5%),说明响应面法实验设计和数学模型具有较好可靠性.通过比较RM和Co/RM两种催化剂对BZF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发现Co/RM催化臭氧氧化去除BZF的效果较为显著.采用BET、XRD和UV-Vis等表征手段对两种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RM相似文献   
109.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钢铁厂附近河流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同时降解苯酚与还原Cr(VI)的菌株JF122.在600 mg·L-1苯酚与1.2 mg·L-1 Cr(VI) 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温度、初始pH、该菌接种量等因素对其同时降解苯酚与还原Cr(VI)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L9(33)获得适宜的苯酚降解与Cr(VI)还原条件.结果表明,菌株JF122降解苯酚与还原Cr(VI)的适宜条件为:30 ℃、初始pH=6和接种量1%,此条件下,菌株JF122在56 h内能够降解600 mg·L-1苯酚同时还原1.2 mg·L-1 Cr(VI).应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菌株JF122的生长与温度、初始pH、接种量等因素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JF122最优生长条件与其降解苯酚并同时还原Cr(VI)的最优条件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0.
从涉铅企业生产工艺及物料特征出发,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和《重金属污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等技术规范为依据,对涉铅企业环境风险源项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进行辨识、归纳和归类,为涉铅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