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1篇 |
免费 | 37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798篇 |
废物处理 | 19篇 |
环保管理 | 137篇 |
综合类 | 819篇 |
基础理论 | 113篇 |
污染及防治 | 48篇 |
评价与监测 | 29篇 |
社会与环境 | 52篇 |
灾害及防治 | 1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91篇 |
2020年 | 330篇 |
2019年 | 368篇 |
2018年 | 236篇 |
2017年 | 445篇 |
2016年 | 249篇 |
2015年 | 429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235篇 |
2012年 | 438篇 |
2011年 | 451篇 |
2010年 | 362篇 |
2009年 | 392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420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334篇 |
2004年 | 215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01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942.
兵器工业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决定了其开展安全评价的必要性。本文陈述了兵器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评价的发展,对安全评价机构选择、评价双方关系、企业态度、安全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3.
为加深对地铁乘客疏散出口选择行为内在机制的认识,综合考虑恐慌、安全意识、从众心理等影响疏散者出口决策的心理潜变量,构建混合选择模型(HCM),对比其与传统模型疏散效率差异,并通过变更各心理潜变量权重系数,深入探究不同心理潜变量对疏散行为及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恐慌和从众,有助于行人选择更优的路径促进疏散,但过度恐慌及盲从将降低疏散效率;环境熟悉度和安全意识越高越有利于疏散,但随着环境熟悉度和安全意识系数值变大,其对疏散时间影响越小。考虑疏散者心理潜变量的HCM更符合现实中行人的出口选择行为,能更好地揭示真实场景下疏散者的应急疏散行为决策本质。 相似文献
944.
为解决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监测中常规监测仪器布置和人员值守的高投入、高风险问题,分析西藏山南桑日县某排土场边坡25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监测终了排土场边坡从2018年11月4日—2020年12月23日期间的地表形变,采用基线估计状态空间模型、自适应滤波和最小费用流进行相位解缠,经过影像配准、干涉处理和去平地效应,考虑高海拔地区跨越干湿季时温度和降雨对数据的影响,生成平均形变速率图,基于形变监测结果评判该排土场边坡的安全稳定状态。结果表明:该排土场边坡坡体2018-2020年的平均形变速率最大值为-13.90 mm/a,且在2020年6月,达到黄色预警阈值,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后,沉降速率趋缓得到了有效控制。实践表明:SBAS-InSAR应用于高海拔排土场边坡,能够实现动态、全面覆盖、长期可靠的安全稳定性监测。 相似文献
945.
为研究地铁系统在极端降雨灾害下的人员疏散过程,分析人员疏散过程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将数值模拟方法与模糊逻辑理论相结合,在传统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中引入人员疏散行为选择机制,模拟地铁隧道遭受洪水侵入以及采取改善措施后的疏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引入人员疏散行为选择机制可以较真实地模拟极端降雨下受限空间中的人员疏散过程;采取改善方案后,人员被迫改变疏散行为的比例下降53.95%,人群疏散安全度由0.201提升至0.633;当采取与防洪能力不适应的疏散平台高度时,疏散安全度较采取合理设施时平均下降30%且差异较大;硬件设施满足安全度达到0.6为宜,按照最终安全度为1设计疏散方案,可使硬件设施设计与疏散方案制定更加合理配套。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系统防洪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为综合分析我国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安全领域软件发展现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首先,介绍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安全领域软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系统梳理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流商业软件;然后,介绍软件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与核心技术掌握程度、软件应用及影响,阐释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安全领域软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安全领域软件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关键前沿技术和支撑保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安全领域软件自主知识产权基础相对薄弱,未来应重点在信息化建模、高精度模拟和智能化设计等共性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7.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难以降解且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农作物食品安全且具有潜在人体健康风险,其中以镉(Cd)、砷(As)污染尤为突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化学淋洗、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其中,基于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抗性、活化和超吸收机制以及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强化作用,微生物-植物联合生物修复已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关注农田土壤及农作物中Cd、As污染与土壤修复技术,在阐述土壤Cd、As污染现状基础上,综述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植物内生菌和根际促生菌等)-植物(东南景天、龙葵、美洲黑杨、蜈蚣草和樟子松等)联合修复Cd、As污染农田土壤的研究进展,阐述联合修复的过程作用机制(重金属抗性、解毒、活化、转运及微生物-植物共生),重点讨论不同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的修复效率、作用机制、应用条件、限制因素及应用前景。合理利用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修复体系,可充分发挥微生物与植物效力优势,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率,以期为提高Cd、As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效率和保障土壤种植安全及食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48.
为探究高聚集游客群风险防范与治理路径,选取2013—2019年495起高聚集游客群安全事故,借助ArcGis10.3软件剖析高聚集游客群风险的时空特征,提出其防范逻辑与治理路径。研究结果表明:2、4、5、8和10月是高聚集游客群风险的高发月份,国庆黄金周、春节等是高聚集游客群风险的多发时段;高风险区域呈现集中连片的扩张特征;建议形成常态化、阶段性与焦点式风险防范的因时制宜风险防范逻辑,形成全域化、联动式与差异性风险防范的因地制宜风险防范逻辑,注重强化风险预防能力、提升监测预警力度、构建综合治理体系以及加强事后调整能力。 相似文献
949.
为挖掘飞行数据中的高危险性操作模式,采用k-SC时间序列聚类算法,并基于K-W检验分析聚类结果与不安全事件之间的关系.以特定条件下某机队着陆阶段的驾驶杆操作数据和长着陆事件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机队有5类不同的驾驶杆操作模式;不同操作模式的着陆平飘距离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长着陆的危险性最高可达68.18%.研究... 相似文献
950.
为明晰大数据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影响,把握信息时代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的研究方向,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安全绩效管理内容,阐述数据驱动下安全绩效管理的应用优势,探讨数据驱动下安全绩效管理的研究变革,剖析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的数据流向,构建数据驱动下安全绩效管理的框架模型,并提出数据驱动下企业安全绩效管理应用对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