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预应力混凝土板因具备自重轻、跨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但是,当这种结构受到火灾荷载作用时,其承栽能力就会大幅下降。在高温下,混凝土和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都会劣化,进而造成板的大挠度变形甚至破坏。本文对后张无粘结简支预应力板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其中混凝土和预应力筋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受力筋和分布钢筋采用桁架单元模拟。模型中材料的力学特性和热工特性参数取自文献[15]。采用文献中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混凝土受热膨胀系数、板的不同区域受火和不同的火灾场景等因素对火灾荷载作用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的挠度以及预应力的影响,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22.
对混凝土轴压柱抗火计算所用荷载比与其常温设计荷载比的换算关系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分别针对耐火等级一级和二级情况下的柱耐火极限要求,给出了四面受火轴压方柱满足目标抗火可靠指标的最小截面取值。研究表明:①常温设计荷载比大致为抗火计算所用荷载比的2~5倍,一般混凝土柱可近似取2.5倍;②荷载比小于0.2时,现行规范给出的300mm×300mm截面柱,在抗火可靠指标不小于目标抗火可靠指标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二级耐火要求;③荷载比和耐火等级是影响轴压柱最小截面取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3.
首先进行了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温后核心再生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模型,模型考虑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曾经历的最高温度的影响;然后采用数值方法对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荷栽一变形全过程关系曲线进行了计算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最后利用数值方法系统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曾经历的最高温度和约束效应系数等参数对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强度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轴压承载力的简化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4.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进行了1个足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足尺的1个普通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2个试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2个柱采用相同的轴压比施加竖向荷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比较分析了2个试件的耐火极限以及各个测点的温度变化、侧向挠度、轴向变形和破坏过程;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截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测点温度增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温度增量符合较好。研究表明:相同初始轴压比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接近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升温速度慢,具有相对较好的隔热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抗爆裂性能好,耐火极限长;因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孔隙率相对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其内部蒸汽应力可得到一定释放,由此引起的柱子轴向压缩变形相应也较大;一定条件下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可用于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125.
混凝土桥梁温度场设计参数是影响桥梁施工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桥梁的结构安全。目前我国尚缺少各季节、各地区的混凝土桥梁温度场监测资料。为了分析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桥梁的温度场分布,对榆林地区某斜拉桥进行了箱梁室内外温度和温度效应监测,根据热传导理论,建立了数值模型,采用瞬态热分析方法,得出了该地区冬季理论温度场。通过与箱梁相应温度测量值的比较,基于MATLAB平台,对82组数据进行了指数拟合,得出了适用于榆林地区冬季混凝土桥梁的温度场分布图。  相似文献   
126.
为了研究时间和空间等不确定因素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锈胀开裂损伤,针对氯离子腐蚀环境,将钢筋锈蚀划分为2阶段3个特征时刻,分析了锈蚀初始时间、锈胀开裂时间以及锈胀开裂至界限宽度时间的概率特征,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生命周期内锈蚀损伤的风险概率模型,讨论了锈蚀损伤影响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钢筋锈蚀对其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混凝土保护层、临界氯离子浓度、扩散系数和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从发生锈胀开裂到裂缝达到界限宽度的时间很短,界限宽度的取值对锈蚀损伤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7.
当大型储罐拱顶出现体积型缺陷时,最常见的破坏形式是拱顶外压失稳破坏。因此,针对含体积型缺陷的加筋拱顶,对其缺陷发生的最不利位置及拱顶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有限元计算,提出了含缺陷加筋拱顶临界失稳载荷的实用计算公式,以供建立含缺陷加筋拱顶的安全评定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为实现半干法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半干法脱硫灰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砖块中的钙质材料。对脱硫灰进行预处理,使其在含水量20%条件下消化2 h后,烘干。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掺入经过预处理后的脱硫灰,砖块的抗压强度会有明显的提高。增加经过预处理后的脱硫灰的掺入量,可以在不影响砖块的抗压强度性能的基础之上,降低砖块的干燥收缩值和导热系数,同时提高砖块的抗冻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29.
弧叶型旋转窑烧制污泥陶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选取污水污泥、粉煤灰和港口淤泥为原辅材料,采取正交实验设计物料质量配合比与烧制工艺参数,遴选出最佳物料配比和优化的烧制工艺;依照选定物料配比和工艺参数采用弧叶型旋转窑烧制污泥陶粒并测定产品的1 h吸水率,软化系数,堆积密度,表观密度,颗粒级配,粒型系数以及产品浸出毒性等技术指标,选取制得陶粒产品替代全部天然石料配制...  相似文献   
130.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has been dramatically increased in the last decade,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n the recycling have consequently been increased. Recent technology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recycling process for waste concret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using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RCA) for its application to structural concrete members. The specimens used 100% coarse RCA, various replacement levels of natural aggregate with fine RCA, and several levels of fly ash addi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and concrete which used RCA gradually decreased as the amount of the recycled materials increased. Regardless of curing conditions and fly ash addition, the 28 days strength of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as greater than the design strength, 40 MPa, with a complete replacement of coarse aggregate and a replacement level of natural fine aggregate by fine RCA up to 60%.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chieved sufficient resistance to the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The measured carbonation depth did not indicate a clear relationship to the fine RCA replacement ratio but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ould also attain adequat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structural concrete mem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