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废弃混凝土间接碳酸化封存CO2的重要一步是将Ca2+从混凝土中提取出来。论文对废弃混凝土中Ca2+的提取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提取溶剂、混凝土粒径、温度和固液比等对Ca2+提取过程的影响。对不同的提取溶剂进行了比较,发现HNO3作为溶剂时Ca2+提取率最高,其次为CH3COOH、HCOOH和H2SO4。减小混凝土粒径可有效提高Ca2+提取率。对粒径小于0.15 mm的混凝土,Ca2+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最佳固液比为40 g/L。粒径大于0.25 mm时,最佳固液比为20 g/L,温度的影响明显减弱。将Ca2+提取实验结果与XRD、SEM表征结合,发现废弃混凝土提取过程中SiO2惰性层的出现是限制Ca2+提取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2.
RPC200人行道板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笔者对铁路桥梁用空心无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人行道板进行了抗弯试验研究 ,探讨了其受力变形性能。分析表明 :活性粉末混凝土人行道板的安全系数均大于 2 ,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 3.5 ,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 ,破坏形式属于延性破坏。该类人行道板的成果已通过铁道部专家的鉴定 ,拟用于青藏铁路桥梁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3.
根据近年来对纤维混凝土高温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对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纤维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合理的纤维掺量,以期为今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及其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4.
钢筋混凝土微生物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生物生存条件的分析,认为水、空气和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要素。同时,分析了微生物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机理和途径,重点探讨了厌氧菌、好氧菌的形成原因及其对钢筋混凝土侵蚀机理,并总结了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对钢筋混凝土侵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5.
四川地震后,大量房屋倒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使得大量灾民无家可归。文章从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考虑,提出用再生混凝土建生态友好型安置房的思路,并给出了建生态友好型安置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6.
对再生混凝土粗集料(d≥5mm)的基本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试验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相对粗糙度、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洛杉矶磨耗、压碎值和坚固性等,并将其与普通混凝土粗集料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找它们之间的差异,为废弃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文章根据目前喷射混凝土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现状,研究了一种适合于喷射混凝土边坡上进行植被恢复的结构措施-连通混喷法。通过在边坡砼喷层上布置的根系引导孔,使得部分植物的根系可以深入岩土层进行养分的汲取;同样在砼喷层上开设的物质引导孔使得营养袋内的物质,岩层内的水分、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随时流入基质层,进而补充基质层的养分,解决了喷射混凝土边坡面的绿化持续效果以及降低养护管理成本的问题,对边坡植被恢复的维护具有启发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原有混凝土结构面的抗压、抗剪影响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可以进一步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为业界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8.
为有效隔绝高地温公路隧道、深部高温巷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散热,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不同复合陶粒、陶砂掺量、聚丙烯纤维为影响因素,设计出1种隔热效应的轻骨料纤维喷射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Fiber Shotcrete,LAFS),进行含水率、抗压、劈裂抗拉及导热性能试验,并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LAFS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LAFS力学及导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均为陶粒掺量>陶砂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本试验条件下,复合双掺陶粒、陶砂分别取代石子、砂子的最佳体积率为12%,6%,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范围为0.2%~0.3%。建立的LAFS各性能预测模型可为工程应用LAFS确定其配比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9.
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损伤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混凝土箱梁0#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水化热温度冲击和裂缝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箱梁结构早期强度的形成以及结构的安全性能.综合考虑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荷载和弹模的时变效应,给出时域损伤函数;根据变权分析原理,确定敏感损伤和累积损伤,建立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损伤安全评价模型;对混凝土箱梁0#块水化热温度损伤进行三维数值仿真,总结水化热温度损伤时变效应规律,对早期含水化热温度损伤参数的混凝土箱梁结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热反应速率、水化热温差峰值与损伤速率敏感度、累积损伤敏感度同步.温差峰值过大、水化热反应速率过快,敏感损伤度和累积损伤度增大,安全指标降低,易形成温冲,产生裂缝,导致整体破坏.通过时域损伤函数和安全评价模型可及时分析计算混凝土箱梁0#块的安全指标,指导混凝土箱梁0#块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50.
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是基于小尺寸构件的试验研究建立起来的,大尺寸构件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制作2组4根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偏心距为0.6h0,试件的截面几何尺寸分别为200 mm×200 mm、400 mm × 400 mm.研究相同偏心距下,不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的破坏特征,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