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2179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48篇
综合类   618篇
基础理论   77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Resilience engineering (RE) is a novel approach that i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nd limiting incidents and accidents. This study identifies managerial shaping factors in a petrochemical plant by RE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o do this,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containing resilient factors is completed by managers of a petrochemical plant. Then, the best DEA model is selected based on average efficiency and statistical test. In addi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a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shaping factors. Reporting culture, management commitment, and preparedness a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and verified through statistical experiment. The proposed approach would help manager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nt with respect to the R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that examines resilient shaping factors in a petrochemical plant with respect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by DEA.  相似文献   
942.
土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控制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生产事故意义重大。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原理和安全生产责任与事故管理机制,提出土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聚集性安全生产专项管理创新方法。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建议了土木建筑施工活动聚集性程度的分类标准、分级管理模式,以及聚集性活动安全专项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943.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环境资源的日益紧缺,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评价的发展状况并指出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比选择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评价的最优模型,同时还论述印度、北京等污水处理厂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平行因子分析法、熵权物元法以及神经网络等评价模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最后阐述如何改善现有预测与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效率,改善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保护我们珍贵的地球生态水资源.  相似文献   
944.
可靠性鉴定试验受试样品的软硬件联合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一种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受试样品的软硬件联合测试方法,首先总结了软硬件联合测试的目的、对象、实施时机及传统测试需要的改进之处和可借鉴之处,进一步研究了软硬件联合测试与传统可靠性试验的关系。然后在考查软件与硬件测试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层结构立体测试运行剖面的方法,即利用子剖面与环境剖面的对应关系建立软件测试与硬件测试的联系,将两种测试统一在同一时间轴上,得出了软硬件联合测试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945.
设计了球形容器内气体爆炸通过导管泄爆的试验系统,选用体积分数为10%(特殊说明除外)的甲烷和空气预混气体开展试验,研究了泄爆导管长度、容器容积、点火位置、气体体积分数、破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泄爆导管越长,容器内的正压力峰值和负压力峰值越大;密闭爆炸时,球形容器的容积对爆炸压力峰值几乎无影响;不同容积球形容器内气体爆炸通过相同导管泄爆时(导管长度均为6 m,直径均为0.06 m),容积大的容器内的压力锋值为小容器压力值的3.3倍,且大容器内的压力上升速率也明显高于密闭爆炸的情况;有泄爆导管存在时,尾部点火容器内的压力峰值高于中心点火;泄爆导管的存在使得容器内的压力峰值高于直接泄爆时的压力峰值;无论有、无泄爆导管,容器内的压力峰值均随破膜压力增加而增加,但差值越来越小,说明导管的存在对容器爆炸泄爆过程的影响趋向缓和,但导管的存在总是阻碍了泄爆过程,增加了爆炸的严重程度,因此,在泄爆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导管的影响,适当提高容器自身的耐压强度。  相似文献   
946.
LPG/汽油双燃料汽车实时尾气排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LPG/汽油双燃料改造汽车的实际排放和能源效益,采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OEM-2100)收集了两辆LPG/汽油双燃料汽车的实时尾气排放数据,比较了实验车辆在使用LPG和汽油两种燃料时的实际排放结果,包括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结果的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两车在使用LPG燃料时排放并不理想.本文还分析了两车使用LPG燃料的排放特点,又对两种燃料的经济性做了比较,得出车辆在使用LPG时的燃油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7.
电收尘极板上沉积尘的附着力与振打加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打清灰是保证静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确定振打加速度,基于Penney和Klingler理论,认为带电粉尘层对收尘极板的附着力主要是外电场力和附加电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附加电场是由于电晕电流通过沉积在收尘极板上的粉尘层产生电荷积累而形成的.应用静电学理论导出粉尘层内电场分布与带电粉尘层厚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建立荷电粉尘层对收尘极板附着力的微分方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振打加速度的理论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振打加速度是电晕电流面密度和粉尘比电阻乘积ρ×J的函数,且与粉尘粒径成反比.参考已发表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结果发现,在外加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晕电流面密度和粉尘比电阻的乘积ρ×J=常数,此时,振打加速度与ρ×J无关.从这一新观点出发,根据Oglesby提供的粉尘层击穿前的电晕电流和粉尘比电阻的相关曲线,得出临界振打加速度计算式.由此计算式给出了一种确定临界振打加速度的简易图解法.  相似文献   
948.
地铁火灾场景设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地铁火灾研究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模拟,而模拟计算结果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火灾场景选取得是否恰当.本文通过对地铁站内的可燃物状况和已发生地铁火灾情况的仔细调查与分析,设定出了几种典型的地铁火灾场景,为地铁火灾模拟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9.
采用三态连续提取法研究南京市部分城市污泥和工业污泥中典型矿质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分布,为污泥资源化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污泥总体呈高有机质、高氮磷、低K的相似性,但其理化性质如阳离子交换容量(CEC)、pH等有差异.污泥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也较大,Fe的浓度最高,其次是Mg、Zn;且不同污泥间同一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也较大.各元素的形态分布有一定差异,Cu主要分布在可氧化态,其酸溶/交换态和可还原态的百分率很低;Zn三态分布均较高;Mg、Mn主要分布在酸溶/交换态;Fe主要分布在残渣态.但三种提取形态百分率之和除Fe外均超过50%.研究同时表明,城市污泥和工业污泥中矿质元素形态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50.
农产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上海市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化大都市,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输入型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输入型农产品安全监管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构建上海市输入型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提出了当前上海市输入型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