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329篇
综合类   619篇
基础理论   14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Few urban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or civic ecology, practices monitor their impacts on local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This lack of monitoring prevents lay stewards from adapting their practices based on outcomes. For those that do collect data on their practices, we see different forms of practitioner engagement in outcomes monitoring. We categorise these different forms of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five published mode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veal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collecting and analysing data towards adaptive co-management in urban ecosystems. We propose two broad strategies for expanding outcomes monitoring in these contexts: creating openly accessible tools and protocols for do-it-yourself inquiry and supporting more resource-intensive partnerships between practitioners and scientists for more complex forms of outcomes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982.
伍江  孙洁  王信 《中国环境管理》2016,8(2):67-72,46
本文在综述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总结国内外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组织管理、学科壁垒、课程设置、资源平台、经费支持等五个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同济大学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模式创新,浅谈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对这五大挑战的对策。文中指出在我国处于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加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改革的新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系统,特别是承担培育国家未来人才的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高校的议事日程,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对外合作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参与、促进并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83.
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领域,工业节能则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是不一样的,优化工业结构即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业的比重而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业的比重会产生一定的节能效果;提高工业行业的能耗效率能够产生明显的节能效果,而科技进步则是提高能耗效率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外部性原理说明,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为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经济活动主体缺乏投资热情,这类经济活动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工业节能如果是存在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则也会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现象。工业节能的正外部性会表现在工业节能和工业的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上,即工业节能并不能促进工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两者甚至会有负相关关系。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的节能效果以及工业节能和工业利润总额的关系。方便起见,将工业节能的途径区分为结构调整节能和循环经济节能两类,分别探讨两类途径对中国工业节能的作用。依据循环经济与科技变革之间的关系,将工业行业分为A类循环经济行业和B类循环经济行业,并推断A类行业的节能量同利润总额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B类则呈负相关,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技术验证上述论断。如果工业节能具有正外部性,则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该明显多于A类。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节能效果非常微弱,中国工业节能主要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取得的;循环经济具有正外部性,大多数行业的节能量与利润总额呈负相关关系;A类和B类工业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力存在明显差异;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议,政府在推进工业节能工作的时候,应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相比于A类循环经济行业,对B类循环经济行业应给予更多政策优惠;提供循环经济补助资金和发展循环经济公共技术是提高工业节能效果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84.
文章结合大港油田井下作业现场特点,通过研究井控装置FZ18-35防喷器在试压过程中存在的"原试压堵塞器不适合350型采油树井口四通"的具体问题,改进研制适合FZ18-35防喷器与350型采油树井口四通配套的ST18-35试压堵塞器来解决井控装置的现场试压问题,确保现场井控装置的完好,有效降低井控风险以及井喷事故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985.
通过2005--2007年数据,选取27家煤炭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效率评价。首先运用DEA方法分析了27家煤炭企业的总体效率状态,结论是效率不理想。分析找出煤炭企业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煤炭企业人员冗余严重、科研投入不足、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和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最后分析了煤炭企业进行技术效率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6.
对国内外PM2.5的研究现状、方向、结论及方法进行回顾,以武汉市1个监测点为例,提出一种与PM2.5强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对PM2.5数值进行预测,并对我国PM2.5研究展望并提出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7.
燃煤电厂彩湿式电除尘(雾)器技术可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实现烟尘超低排放。一种新型湿式电除尘(雾)器在华能秦岭电厂6号炉200 MW机组湿法脱硫后设置了工业应用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结构形式对比,结果发现,立式非金属收尘极的效果优于卧式金属收尘极。湿式电除尘(雾)器技术能使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布置方式灵活、性能指标先进、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完成多台300 MW、680 MW机组湿式电除尘(雾)器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88.
根据“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现役火电机组大部分脱硫装置必须拆除旁路挡板。介绍了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装置旁路烟道设置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装置拆除旁路挡板后对机组所产生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完善和运维管理措施,为现役火电机组拆除脱硫旁路挡板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89.
火电厂脱硝改造技术路线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及烟气脱硝技术的分类。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火电厂脱硝改造的技术原则及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并以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加SCR烟气脱硝技术组合改造为例进行了技术方案讨论,涉及锅炉部分的低氮燃烧改造、空预器改造以及SCR烟气脱硝部分的还原剂选择、催化剂选择、SCR入口参数等。  相似文献   
990.
土壤中Pb、Cd的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重金属修复技术当中,稳定化技术具有花费少、环境损失小等诸多优势。综述了国内外土壤中Pb、Cd稳定化修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稳定剂的作用机制、土壤中Pb、Cd的赋存形态;探讨了土壤中Pb、Cd稳定化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稳定化修复技术在土壤中Pb、Cd污染治理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