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235篇
基础理论   10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介质材料在可渗透反应墙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渗透反应墙正发展成为修复污染地下水技术的新方向,其中介质材料是可渗透反应墙成功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关键。可渗透反应墙介质材料可以细分为还原型、吸附型、沉淀型和降解型介质材料等四类,并分别从不同类型的介质材料的反应机理、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加以阐述。可渗透反应墙介质材料的选择应在其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地下水环境条件、污染源、人类活动和经济费用等加以综合考虑,以保证可渗透反应墙长期有效经济安全地运行。  相似文献   
82.
我国环境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孝民 《环境科学》1993,14(4):10-15
本文回顾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我国环境规划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20年来经过了孕育时期和探索时期,“七五”期间得到较快的发展进入了发展时期。环境规划成为我国环境科学和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环境科学工作中发挥了先导作用。文章用大量实例总结了环境规划方法的进展,说明了随着环境规划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规划方法论也逐步得到完善和丰富,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文章最后展望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环境规划未来发展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83.
在概述油气田环境污染源总体构成的基础上,对油气田环境污染源的分布特点,排放特点。污染特点及环境影响进行了宏观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油气田环境污染源与其它行业污染源的区别。  相似文献   
84.
三种厌氧促进剂对亚铵废液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亚铵法草浆蒸煮废液的间歇式厌氧发酵试验结果,分析了活性炭、硫酸亚铁和膨润地亚胺废液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量为2.5g/L时,34种耨氧促进剂都能显著地促进亚铵废液的厌氧发酵;与对照试验相比,可将厌氧系统的30d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16.1%、13.9%和26.1%。本研究还初步探讨了这3种厌氧促进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5.
86.
安全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安全绩效的研究方向,加强对安全绩效基础研究,从而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从安全绩效的定义和范畴、安全绩效的评估、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安全绩效的提升等方面对国内外安全绩效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和分析。提出以企业组织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重点应为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注重安全行为的引导和安全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7.
交通运输行业是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开展交通领域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和空气污染防治的迫切需要。本研究追溯了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起源及发展,回顾了交通领域协同减污降碳的主要路径,具体包括交通基础信息协同、交通排放清单编制协同、交通减排目标设定与减排情景分析协同、交通减排技术及措施工具箱协同,以及交通减排保障措施协同。然后,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协同度评价体系构建、污染相关健康协同效应、研究区域等方面对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研究实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满足交通事故现场记录图的技术性、证据性要求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方 法,针对现有现场图定位方法的不足,重点从交通事故证据审查的视角,提出物证定位 观点,分析其技术构成并构建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技术标准基本要求,运用平面 坐标定位原理,以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定位思想为基础,研究开发交通事故现场点线系列 直角坐标测绘定位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技术。研究表明:物证定位是能够将现场元素定位 和现场道路定位协同考虑的一种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固定技术,以其基本思想与原理可以 开发交通事故现场点线系列直角坐标测绘定位方法;该方法有多种变换方法可适用不同 情况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应用该方法绘制的现场记录图,可以满足现场记录图技术性 及证据性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89.
周琳    薛宇敬阳    刘希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0):185-190
组织管理原因是一类重要的事故致因,对其全面了解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就组织管理原因对事故的作用机理、定义与内容、事故分析对其研究的现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一维链式事故模型和系统论为基础的事故模型中,组织管理原因对事故作用机理不同,但对事故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研究中,组织管理原因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内容,但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故致因的特性能得到共识。现阶段常见的事故分析模型对组织管理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但仍需继续完善。最后,对组织管理原因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study, stabilized Pd, Pt and Au nanoparticl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aqueous phase using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as a capping agent. These metal nanoparticles were then tested for 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 toward two classes of organochlorinated compounds (vinyl polychlorides including trichloroethylene (TCE), tetrachloroethylene (PCE), and alkyl polychlorides including 1,1,1-trichloroethane (1,1,1-TCA), and 1,1,1,2-tetrachloroethane (1,1,1,2-TeCA)) to determine the rate-limiting steps and to explore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The surface area normalized reaction rate constant, kSA, showed a systematic dependence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the density of states at the Fermi level) of the metals, suggesting that adsorption of organochlorinated reactants on the metal catalyst surfaces is the rate-limiting step for 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 Hydrodechlorination rates of 1,1,1-TCA and 1,1,1,2-TeCA agreed with the bond strength of the first (weakest) dissociated C-Cl bond, suggesting that C-Cl bond cleavage, which is the first step for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the alkyl polychlorides, controlled the 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 rate. However, hydrodechlorination rates of TCE and PCE correlated with the adsorption energies of their molecular (non-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n the noble metals rather than with the first C-Cl bond strength, suggesting that molecular adsorption governs the reaction rate for hydrodechlorination of the vinyl polychlor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