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4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1463篇
安全科学   1651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436篇
综合类   2780篇
基础理论   80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331篇
社会与环境   156篇
灾害及防治   58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环保政策。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关键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污染预防的转变。本设计从源头控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运用预警理论和多种数学分析工具,研究建立了基于中国两大约束性指标SO2和COD的污染减排预警系统。该系统旨在对中国各省份的污染减排状况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预警,最终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信号灯的标志发布预警信号,从而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全国各省市的减排形势,为决策者提供形象、直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2.
加氢裂化装置是石化炼油装置中爆炸和火灾危险性最高的装置,根据加氢裂化的工艺和装置特点,从物料和主要设备两个方面分析了加氢裂化装置的火灾危险特性,探讨了加氢裂化装置发生事故原因,从设置监测装置、防止反应失控和强化灭火预案等方面提出了加氢裂化装置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83.
典型Pb/Zn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Pb同位素源解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孙锐  舒帆  郝伟  李丽  孙卫玲 《环境科学》2011,32(4):1146-1153
以我国典型的铅锌矿区——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土壤(A层和C层)样品中不同重金属(Pb、Zn、Cr、Cu、Cd、Hg)的污染特征和Pb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受铅锌选矿和冶炼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A层土壤明显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在中心区域(水口山矿区),土壤中Pb、Zn、Cr、Cu、Cd、Hg含量最高达3966.88、 2086.25、 135.31、 185.63、 56.15、 16.434 mg/kg;受原生地质环境的影响,C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虽然变化很大,但基本反映土壤背景值.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大小顺序为Cd>Hg>Pb>Cu>Zn=Cr.中心区域多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明显高于周围区域,其34%、 33%、 11%、 22%的采样点分别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而周围区域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68%、 16%、 10%、 6%.与C层Pb同位素相比(206Pb/207Pb为1.168~1.246,208Pb/206Pb为2.014~2.130),由于人为Pb源的污染A层土壤中206Pb/207Pb值(1.166~1.226)低而208Pb/206Pb值(2.043~2.135)高.与铅锌选矿、冶炼废水和烟尘中Pb同位素比值对比表明,A层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冶炼厂烟气粉尘的沉降.  相似文献   
984.
开封市幼儿园土壤重金属生物活性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侯千  马建华  王晓云  段海静 《环境科学》2011,32(6):1764-1771
在开封市城区27个幼儿园采集土壤表层样品,采用Tessier法提取并用F-AAS法测定不同化学形态的Pb、Zn、Ni、Cu和Cr含量,在计算重金属迁移系数(MF)和生态风险指数(RI)的基础上,对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迁移能力、生物活性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幼儿园土壤Zn、Cu、Cr、Pb和Ni的平均含...  相似文献   
985.
泉州市表层土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集了泉州市不同功能区的33个表层土壤(0~10 cm)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UPLC)-荧光检测器法,研究了土壤中15种优控多环芳烃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利用比值法、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以及采用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P)评价了土壤中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15...  相似文献   
986.
利用GC-ECD检测了江苏省吴江市某养殖塘内的一批鳜鱼体内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等典型有机氯化合物(OCs)的含量水平,并对其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养殖鳜鱼体内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六氯苯(HCB)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4.57、0.13~1.24、0...  相似文献   
987.
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它对环境管理的意义以及进行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对评价的四个阶段: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风险评定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88.
高斯扩散衍生公式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在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客观地确定危险源、估算各类突发性事故的危害,在高斯扩散模型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一整套适用于鉴别与评估大气环境突发事故危害后果(危害区、危害期等)的定量估算公式,使用方便,结果精确。所有公式使用条件与高斯扩散模型相同,可用于直接求取任意浓度等值线精确的时、空位置及其特征点位置。作为高斯扩散模型的衍生公式,可广泛应用于风险工程设计、风险工程保险、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89.
石化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当前石化行业VOCs研究多集中于炼油厂VOCs排放特征分析,针对有机化工和合成材料等子行业的研究较为缺乏.选取珠三角地区某石化园区中石油炼制、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3个主要行业的8家代表性企业和园区周围敏感点为研究对象,采集分析了包含22种含氧VOCs(OVOCs)在...  相似文献   
990.
Environmental safety data are presented for [S,S]-Ethylene Diamine Disuccinate ([S,S]EDDS), a new, biodegradable, strong transition metal chelator. A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or its use in detergent applications,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helating properties of [S,S]-EDDS, is proposed.

A property of [S,S]-EDDS t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other strong transition metal chelators is its, “ready” and transparent (no recalcitrant metabolites) biodegradation profile. Because its sorption to activated sludge solids is low ( Kp of 40 1/kg), removal of [S,S]EDDS during sewage treatment, which is greater than 96% as determined by the Continuous Activated Sludge test , is mainly ascribed to biodegradation. At projected use volumes in detergent applications [S,S] - EDDS predicted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 in rivers leaving the mixing zone will be below 5 pg/I due to rapid biodegradation. [S,S]-EDDS exhibits low toxicity to fish and Daphnia ( both EC50s> 1000 mg/l). By contrast, due to limitation of the algal test for chelators apparent toxicity was observed (EC50 = 0.290 mg/l, NOEC - No observable Effect Concentration = 0.125 mg/l). Schowanek et al. [1] demonstrated that this is not toxicity sensu stricto but a chelation effect of trace metals in the test medium and of resulting essential nutrients limitation. This requires specific attention when the results of algal toxicity are to be extrapolated to a field situation to perform realistic risk assessment. Metal speciation calculations, using MINEQL+, show that at the predicted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S,S] - EDDS (1–5 μg/l), such a chelation effect would be insignificant. These calculations allow to estimate the NOEC for chelation effects in the field to be in the range of 0.250-0.500 mg/l, depending on the background water chemistry. These values are well above the laboratory NOEC.

A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EUSES (1.0) program. EUSES is currently the EU recommended tool for conducting risk assessments (TGD 1995). It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river water and soil concentrations from production, formulation and private use life stages. The estimated PEC/PNEC ratio in all relevant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is smaller than 1, indicating “no immediate concern” at the anticipated usage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