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针对橡胶及制品自然贮存老化行为的研究现状,从宏观性能、微观结构、自然贮存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宏观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和其他宏观性能两个方面;微观结构方面主要包括FTIR技术、热分析技术、SEM及XPS技术等三个方面;自然贮存试验方法方面主要是部分橡胶及制品的相关自然贮存试验规范及标准。橡胶及制品自然贮存老化行为研究应加强自然贮存试验,综合运用分析手段掌握橡胶及制品的真实老化行为,从而改善橡胶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2.
为应对愈发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使用新型膜分离技术回收轻质油品蒸发出来的油气。介绍了膜分离工艺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艺特点等。以橡胶态膜作为核心分离组件,自行设计了"膜法+吸附法"油气回收工艺,在油库搭建了500 m3/h的膜法油气回收装置。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运行可靠,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国家各项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丁苯橡胶生产废水的好氧生物降解特性,对某石化企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的生产废水进行好氧处理,并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对水质指标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经好氧生物降解后,丁苯橡胶废水中ρ(CODCr)和ρ(DOC)分别降至155和76 mg/L,CODCr和DOC去除率分别为76.07%和70.08%;废水中二苄胺、苯乙烯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等9种主要特征有机物19 d内可被完全降解. 丁苯橡胶生产废水在λExEm(激发波长/发射波长)为225 nm/340 nm、215 nm/290 nm,275 nm/340 nm处有3个荧光峰,分别由二苄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苯乙烯、甲苯和苯甲醛等胺类、苯乙烯和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物产生,好氧生物降解能去除废水中的绝大部分荧光物质,荧光峰强度的总去除率达到93.87%;废水中二苄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4-甲基环己酮、苯甲醛,苯乙烯、甲苯等有机物使丁苯橡胶生产废水分别在波长190~230、230~250、250~400 nm处有紫外吸收,好氧生物降解对UV254的去除率达到52%. 研究显示,丁苯橡胶废水经单独好氧生物处理不能达到GB 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需结合其他方式进行联合处理.   相似文献   
94.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7月中旬利用异戊二烯通量测定系统对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进行了连续测量,同时对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湿度、风等参数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热带地区人工橡胶林区域湿季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中午前后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日平均值在0.85~0.24mgC/(m2h)之间.对小时值和日平均值而言,异戊二烯的排放与PAR和气温的变化规律比较一致,但它对PAR比对气温更加敏感.不同的天气状况对异戊二烯的排放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橡胶林是一个单萜烯排放者,其单萜烯的排放速率明显依赖于PAR.橡胶林和热带雨林冠层上空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浓度也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而且橡胶林区域的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浓度均明显高于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95.
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高压环境下的密封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仿生凹坑特征的新型密封圈。将仿生学原理应用到橡胶圈密封技术中,通过软件对光滑与非光滑表面密封圈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在不同压缩量、不同凹坑直径和间距时,密封圈的接触应力和Von-Mises等效应力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当压缩率为12%时,光滑和非光滑密封圈产生的接触应力均达到了超临界萃取过程工作的介质压力8 MPa,其中凹坑直径为2.0 mm、凹坑间距为3.0 mm的模型具有最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96.
橡胶隔振器寿命预测及加速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橡胶材料的疲劳失效形式及影响橡胶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因素,总结了基于撕裂能和基于S-N曲线的橡胶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阐明了橡胶隔振器加速试验研究的现状,展望了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一种使用聚胺脂结构的锁片成形模.对该模具的结构作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其成形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98.
自然环境谱转化为加速试验环境谱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将自然环境监测数据转化为加速试验环境谱的方法。方法提出了自然环境谱向加速试验环境谱转化的方法,举例将某地域的自然环境谱转化为加速试验环境谱,并以天然橡胶1142为试验对象,验证环境谱的转化方法。结果加速试验结果与户外暴露结果一致。样品的硬度随试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拉断伸长率不断下降,表明样品出现老化,交联程度增加,柔韧性降低。结论获得了包括环境应力水平的确定,环境应力作用时间的确定,环境谱的转化、组合和综合以及环境应力施加顺序的环境谱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99.
HNBR自然老化规律及储存寿命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氢化丁腈橡胶的自然老化规律,评价其作为密封材料的环境适应性。方法选取我国5个典型气候地区(万宁、漠河、敦煌、西双版纳、济南)开展氢化丁腈橡胶试样的自然老化试验。测试试样老化后的压缩永久变形,并将其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材料受力状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并对其储存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获得了氢化丁腈橡胶材料在我国5个地区3年期的压缩永久变形规律。结论氢化丁腈橡胶材料在我国5个典型气候条件下受力状态时的储存寿命约为2~6年。其中,西双版纳的气候条件对氢化丁腈压变性能影响最大,漠河的气候条件对氰化丁腈压变性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0.
丁腈橡胶5171密封件热氧老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了腈橡胶5171热氧老化试验,结合老化前后宏观、微观性能的变化,对其热氧老化行为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期,丁腈橡胶5171的物理力学性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表面氧元素相对含量及分子链交联密度明显增大,说明橡胶发生了以交联反应为主的吸氧老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表面碳元素相对含量上升,氧、氮元素相对含量下降,说明防老剂D和增塑剂癸二酸二丁酯发生了向表面的扩散和迁移,进一步劣化了橡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