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78篇 |
免费 | 2963篇 |
国内免费 | 13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686篇 |
废物处理 | 260篇 |
环保管理 | 2256篇 |
综合类 | 6521篇 |
基础理论 | 1845篇 |
环境理论 | 16篇 |
污染及防治 | 845篇 |
评价与监测 | 886篇 |
社会与环境 | 732篇 |
灾害及防治 | 8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1篇 |
2023年 | 590篇 |
2022年 | 732篇 |
2021年 | 855篇 |
2020年 | 887篇 |
2019年 | 890篇 |
2018年 | 699篇 |
2017年 | 997篇 |
2016年 | 829篇 |
2015年 | 957篇 |
2014年 | 793篇 |
2013年 | 1031篇 |
2012年 | 1293篇 |
2011年 | 1406篇 |
2010年 | 972篇 |
2009年 | 1020篇 |
2008年 | 756篇 |
2007年 | 1079篇 |
2006年 | 1040篇 |
2005年 | 815篇 |
2004年 | 584篇 |
2003年 | 582篇 |
2002年 | 473篇 |
2001年 | 359篇 |
2000年 | 273篇 |
1999年 | 229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59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0篇 |
1972年 | 18篇 |
1971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为掌握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水平,明确监管方向和重心,基于幂函数型功效系数法,建立特种设备的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型研究全国特种设备的宏观风险,然后将其作为基准衡量北京地区电梯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应用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可计算分析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实现不同种类设备风险的横向对比;将气瓶的宏观风险作为风险的标准当量,可实现国家、地区、企业同类设备风险的纵向对比,有助于促进政府和企业的监管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662.
为科学评价不同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基于大量文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评估安全管理体系的2个层级指标,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来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关系,根据模型变量间的效应系数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第三方机构评估某房地产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始数据,对比分析使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得到的评估结果,结合理论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以合理评估不同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水平。 相似文献
663.
澳门半岛近岸海域水质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技术对澳门半岛近岸海域22个监测点2000~2005年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水质时空分析,旨在识别澳门半岛近岸海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从而为澳门半岛水质监测网络的优化和近岸海域水质的控制提供支持.监测点位取样时间聚类结果可分为6~9月和1~5月、10~12月2组,与传统的4~9月和10~3月的丰、枯水期划分存在差异;按采样点位的空间聚类结果显示,第1组的监测站点都位于西侧,第2组的监测站点都位于东侧和南侧.通过后退式判别分析,表征空间差异性的显著性指标为pH、氯化物、TSS、颜色;表征时间差异性的显著指标为总磷、氯化物、颜色、氨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空间与时间差异性判别的正确率分别达到84.82%和76.57%,显示后退式判别分析具有较好的指标降维能力和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664.
665.
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电力、工业、民用、交通等部门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0年和2005年中国分省、分部门、分粒径的颗粒物(PM)排放清单.利用情景分析法,基于能源预测,分析了在不同颗粒物控制方案下2010~2030年中国颗粒物的排放趋势.结果表明,我国2005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9.98、15.30和9.79 Mt, 2000~2005年间的排放增长率分别是3.4%、4.7%和5.4%.在现有政策情景下,我国2030年TSP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3.06和10.59 Mt,工业锅炉成为最大的颗粒物排放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30年可在基准情景基础上TSP和PM2.5分别减排15%和16%;通过增大执法力度,2015年可再减排25%的TSP和10%的PM2.5排放,之后通过加严排放标准,推广高效除尘装置的应用,2030年TSP和PM2.5可再减排21%和19%,其排放量分别达到13.81和6.88 Mt.颗粒物的综合控制措施应覆盖电厂、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从提高能效、保证执法、强化政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66.
667.
纤维水镁石在动物体内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在人群流行性病学结果上显示的一系列信息如接尘工人只出现低的尘肺患病率,没有矽肺病和Ⅲ期尘肺患者。溶解性试验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粉尘极易溶解在有机无机强弱酸、混合酸、有机无机铵盐、缓冲溶液中,也可部分溶于水中,导致其在体内滞留时间短且易于清除。说明水镁石纤维是安全的纤维材料且没有致瘤协同作用,由于矿物的表面/界面特征是除纤维特性以外控制纤维生物活性和危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矿物粉尘环境安全评价分类体系应突破矿物种的局限而深入到表面/界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668.
669.
Jingjing Zhang Lei Tong Chenghui Peng Huiling Zhang Zhongwen Huang Jun He Hang Xiao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9,31(3):372-382
Simultaneous and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visibility,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ir pollutants were carried out at a suburban site in Ningbo from June 1, 2013 to May 31,201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ibil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air pollutant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ultiple statistical methods. Daily visibility ranged from 0.6 to 34.1 km, with a mean value of 11.8 km. During the 2-year experiment,43.4% of daily visibility was found to be less than 10.0 km and only 9.2% was greater than 20.0 km. Visibility was lower in winter with a frequency of 53.4% in the range of 0.0–5.0 km.Annual visibility had an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 with the lowest and highest visibility being 7.5 km at approximately 06:00 local time and 15.6 km at approximately 14:00 local time, respectively.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MCA)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t ranges of visi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different levels of pollutants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es, visibility was found to be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PM_(2.5) concentration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relative humidity. Thus, nonlinear models combin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with exponential regression were subsequently developed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5, and the data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4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rived models can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sibility, air quality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in Ningbo. 相似文献
670.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培育与引进,既要进行农村产业升级,强化非农产业发展,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