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41篇 |
免费 | 5158篇 |
国内免费 | 51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882篇 |
废物处理 | 686篇 |
环保管理 | 7478篇 |
综合类 | 14938篇 |
基础理论 | 3907篇 |
环境理论 | 66篇 |
污染及防治 | 2228篇 |
评价与监测 | 1368篇 |
社会与环境 | 1869篇 |
灾害及防治 | 15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2篇 |
2024年 | 740篇 |
2023年 | 991篇 |
2022年 | 1092篇 |
2021年 | 1386篇 |
2020年 | 1531篇 |
2019年 | 1372篇 |
2018年 | 1122篇 |
2017年 | 1624篇 |
2016年 | 1519篇 |
2015年 | 1640篇 |
2014年 | 1552篇 |
2013年 | 1986篇 |
2012年 | 2320篇 |
2011年 | 2431篇 |
2010年 | 1753篇 |
2009年 | 1935篇 |
2008年 | 1439篇 |
2007年 | 2119篇 |
2006年 | 2155篇 |
2005年 | 1772篇 |
2004年 | 1504篇 |
2003年 | 1385篇 |
2002年 | 1206篇 |
2001年 | 1035篇 |
2000年 | 941篇 |
1999年 | 838篇 |
1998年 | 567篇 |
1997年 | 477篇 |
1996年 | 372篇 |
1995年 | 345篇 |
1994年 | 252篇 |
1993年 | 244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29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49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43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40篇 |
1979年 | 52篇 |
1978年 | 30篇 |
1973年 | 24篇 |
1971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个世纪治理的反思 ,认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解决水土流失加剧及环境恶化的根本。同时 ,文章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在区域综合发展、机制创新、资金筹措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2.
水资源全流域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国外流域管理的先进经验及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水资源全流域统一管理的模式 ,并指出这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3.
涝渍地暗管排水示范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中日专项技术合作四湖项目的具体实践,指出了暗管工程规划中排水调查的内容和重点,就如何评判暗管排水的必要性和确定暗管设计排水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暗管排水与规划单元排灌系统的关系。排水调查是农田基本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涝渍地治理改造而言,调查的重点是要弄清排水不良的原因和取得解决问题的基础资料。为了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田排水规划实施方案,可从土壤类型、土壤承载力、降雨后地表积水状况、土壤透水性和地下水位等对规划单元内的农田是否需要暗管排水作出判断。对水田而言,在田面水排除后,领先暗管要排除地表残留水和过剩的土壤重力水,据此决定暗管设计排水量。对于旱田,渗入土壤中以重力水存在的过乘水需要通过暗管排除,据此决定暗管设计排水量。暗管工程适于江河中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农田,当明排不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满足作物生长时,有必要采取暗管排水。 相似文献
94.
平原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的GIS方法研究 --以荆州6县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平原地区因地势低平。水网发达而常遭到洪水的威胁。这种威胁既有来自过境洪水的洪灾.也有来自本地因暴雨引起的涝灾。如何考虑它们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洪水灾害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进行洪水风险评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支持下,既考虑过境洪水与本地涝灾,也考虑承灾体的易损性(包括人口、交通线与经济),还考虑抗灾能力,以GRID模块的地图代数作为运算手段,用AHP法确定因子的权重,建立了评估平原地区的洪灾风险的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该模型运用于长江中游洪灾风险比较严重的地区——荆州地区的6县市.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表明,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与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一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耦合,这种耦合是一种非良性的耦合,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我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革新现有的贫困人口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据此,本文提出了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应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绿色食品和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96.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变与调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特殊的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振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入手,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能力的成长阶段及演变特征,提出了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控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97.
我国废钢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106-110
本文概述了我国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钢铁工业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现状,用三种不同的模型预测了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提出了废钢铁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人与自然关系新认识及环境伦理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环境伦理学逐渐兴起,它要求人类从道德的意义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重视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及相应的激励机制:①水价机制;②宏观调控机制;③水权机制;④相应的流域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0.
"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对“一退两还”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利益的思考和行为的辨析,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对提高“一退两还”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