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304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630篇
综合类   989篇
基础理论   225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61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We proposed “foundress-max” hypothesis that a bumble bee foundress chooses her nest site to maximize her energy intake rate from nectar.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s, we estimated the maximum energy intake rate at each site in the study area and compar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energy intake rates with those of actual nest sites. We also calculated rank correlations of the maximum energy intake rate with the number of nest-searching foundresses at 54 sites. The nest locations supported the foundress-max hypothesis, but the number of nest-searching foundresses did not. Thi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ensity of food sites: many food sites may attract many foundresses. Therefore, we subsequently proposed “foundress-sum” hypothesis that a foundress chooses her nest site to maximize the sum of energy intake rates. The nest locations supported the foundress-max hypothesis more than the foundress-sum hypothesis. A profitable food site would affect foundresses’ nest site selection.  相似文献   
972.
运用完全分解模型详细研究了2000-2007年间滨海新区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过程。结果表明,2000-2007年期间,经济规模扩张因素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对滨海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增长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减量作用为负面的,技术进步因素产生的能源强度效应则是推动滨海新区能源消费减量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推动产业结构的跨越式演进以及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约束性的发展指标是滨海新区实现能源消费总量降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973.
武汉城市圈节能建筑的处理方法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汉城市图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武汉市建筑节能的现状入手,指出为达到建筑节能50%的标准,武汉节能建筑处理方法应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开发应用及建筑节能管理等多方面下功夫.图8,参7.  相似文献   
974.
目前对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研究大多数针对U形埋管桩基,对螺旋形埋管能量桩的研究多集中在换热性能方面。为探究不同埋管形式导致的能量桩热-力学效应的差异,首先建立了并联双螺旋形、双螺旋形及W形埋管能量桩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以数值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现场试验的仿真复现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之后,对3种埋管形式能量桩吸放热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其换热性能(出口水温、单位管长换热量)、桩心温度变化及附加温度荷载、轴力及桩身位移等。结果表明:双螺旋形埋管换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热泵系统性能;W形埋管能量桩桩体温度、附加温度荷载较其他两种大。  相似文献   
975.
江苏和吉林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江苏省和吉林省农村能源消费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冬季取暖需求,吉林省农村人均总能源消费量高于江苏;在生物质能源方面,江苏使用秸秆居多,而森林资源丰富的吉林以秸秆和薪柴并重;在商品能源消费方面,江苏人均消费电力、成品油、液化气多于吉林,而煤炭消耗少于吉林;在新型可再生能源--沼气消费方面,江苏的推广效果好于吉林.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耐用家电价值、人均摩托车及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地区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人均纯收入、人均生猪养殖数量、农户位于粮食主产区或林区等因素对农户选择使用沼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基于液压鼓胀毫微测试技术获取材料单轴拉伸力学性能参数.方法 借助能量中值等效原理和有限元辅助测试方法,提出了获取材料单轴拉伸力学性能的液压鼓胀毫微测试理论.结合小圆片试样液压鼓胀试验,获取了压水反应堆机组蒸汽发生器接管材料20MND5的屈服应力和应变强化指数.将其输入有限元,进而模拟小圆片试样液压鼓胀加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77.
能源资源流动的研究视角、主要内容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能源资源流动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从各相关学科不同研究视角出发阐述了能源资源流动研究的内容、着重点及其特色,指出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是能源流研究最为密切的学科。从能源流动特征、流动机制、流动效应以及流动的优化调控等4 个方面阐述了能源流研究的主要内容,并籍此认为各学科对于能源流研究的开展丰富和发展了资源流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在对能源流动形式研究的探讨中,指出能源流动形式研究与资源流动的纵横向解析模式具有一致性,其纵横向研究各自独立展开,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风格,但目前的相关研究缺乏将纵横向分析有效衔接的联系机制。最后,根据能源资源流动研究现状提出今后该领域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78.
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WRF同化模拟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WRF模式及其3DVAR同化模块,结合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观测网测风塔观测数据,设计并构建了多种3DVAR 同化方案,用来提高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以2010 年4 月12 日至13 日一次大风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同化方案进行了一系列WRF数值模拟对比试验。选择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对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风能资源进行了2009 年6 月1 日至2010 年5 月31 日一整年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能有效地改进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主要体现在模拟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改善。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呈现出南小北大的分布特征,渤海中部和北部风能较大,沿垂直于海岸线向内陆方向,风能参数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979.
三峡大宁河水体光学特征及其对藻类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2-04-27—2013-01-19大宁河不同水文期的监测数据,确定大宁河水体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对藻类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不同水文期大宁河的Deu(真光层深度)差异显著(P<0.01),最高值出现在高水位运行期,为(5.22±2.70)~(8.71±5.20)m;最低值出现在汛限期,为(3.22±0.08)~(3.81±0.14)m. 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ρ(SS)能较好地反演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而ρ(Chla)的解释度不高,仅用ρ(SS)即可有效地反推真光层深度. ③利用局部多项式回归拟合大宁河Et(总能量密度)和浮游生物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100t≤300时,藻类生物量随着Et的增加而增大;Et>300时则出现“光抑制”现象,藻类生物量随着Et的增加而减少,基本符合藻类生物量随光辐射强度而改变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80.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innovation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 Us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renewable energy policies, competition and green patents for OECD countries since the late 1970s, we develop a pre-sample mean count-data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 that accounts for the endogeneity of policies. We find that renewable energy policies are more effective in fostering green innovation in countries with liberalized energy markets. We also find tha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re crucial only in the generation of high-quality green patents, whereas competition enhances the generation of low-quality green pat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