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0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153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西藏食物保障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食物保障是西藏社会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西藏食物保障度及目标因食物种类而异。尽管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持续增长,但结构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粮食保障不应过分强调自给率目标;肉类中羊肉自给,但猪肉基本依靠内地;蔬菜保障存在生产不稳定问题,如何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是问题的关键。对居民营养摄入量及结构的分析表明,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来源结构有较大差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与内地差异不大,而乡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呈现极显著的本地化特征;分析还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食物,表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要关注低收入居民的食物问题。为此,粮食不应继续作为食物保障的重点,重点应在鲜活食物的保障;建立包括开放食物流通系统和开放食物生产系统在内的开放的食物保障系统;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增进食物空间可达性,包括增进食物生产资料空间可达性和改善畜产品外销通径;增强储备意识和能力:保障贫困人口食物供给:广辟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2.
Eco-security assessment is a hot research area i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hich involves data with much spatial, non-linear, and random featur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s a useful tool to analy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 has a superior advantage in this field. A case stud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iaohe River featuring a method of eco-security spatial differences (ESSD) based on GI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ncludes four steps: 1) developing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framework with site data; 2) digitizing West-Liaohe River and setting its GRID database of ecosecurity assessment indicators; 3) figuring out the relative membership degree (RMD) of eco-security indicators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with the weight of indicator; 4) classifying the security zone and mapping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eco-security status in grid by GIS method of assigning and clustering. The visual spatial differences of eco-security based on GIS enables decision makers to know the status of eco-security better in making policie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 26(5): 28–33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中国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价值判断、环保执法、公众参与等问题,并没有达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效果.本文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湖泊水资源及主要环境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湖泊分布及成因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湖泊水资源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文中剖析了内蒙古的主要典型湖泊,特别是淡水湖如:呼伦湖、乌染素海、居延海等历史及现状,提出了内蒙古湖泊环境目前的主要问题为:1、湖泊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生态环境极度脆弱。2、湖泊水源补给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干涸。3、农牧业活动污染是内蒙古湖泊的污染的主要原因。4、湖泊的泥沙淤积。5、湖泊的管理薄弱。本文针对内蒙古湖泊主  相似文献   
15.
有效生态网络构建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生态节点的内涵解析,建立了“资源型战略点-结构型战略点-结构型薄弱点”的多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体系,利用金坛区2015年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POI数据等,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金坛区层级生态网络,并采用表征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效用性等指标,定量评价生态节点优化前后的生态网络性能,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多层级生态网络在节点效用、网络整体性能上显著优于一般网络,且在复杂生态水网区域具有较强适用性;(2)金坛区现状生态网络分布不均匀,生态节点布局亟待优化,经优化节点覆盖率提升了17.70%,节点分布均匀度降低45.45%,平均聚类系数提升了87.36%;(3)多层级生态节点体系具有实践应用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生态节点采取差别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校园安全问题是一个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实利益是各级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我国校园安全的现状,我国大多数学校对待校园安全的态度,分析了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并着重介绍处理校园安全问题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7.
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顾莉  李国卿 《环境科技》2006,19(6):9-12
长江三角洲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河口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近海海域生态系统,、长江三角洲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生态边缘效应.支持了长江三角洲丰富的动植物区系。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出了对革。同时分析了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重要性.这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我国地漏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SARS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园传播的原因,说明了地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根据香港城市大学的实验,提出了利用洗脸盆排水保护地漏存水弯水封,从而解决地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即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和人文景观受到破坏,环境对废弃物的消纳同化能力越来越弱,环境功能发生退化,环境资源失去了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