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采用二维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法对浅层小尺度隐伏断层地质模型的地震波场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从震源位于断层下降盘顶、断层上升盘顶及断层顶三个不同位置进行正演模拟,对地震波场在断层模型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地震记录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多个单炮记录的变化对比不仅可以对断层进行快速有效的判断,而且为分析断层几何类型、估计断裂带范围与宽度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将模拟结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能有效辅助实际野外工作中对断层的判断,为合理设计观测系统及采集参数设置提供指导,对提高浅层地震勘探现场工作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2.
迄今为止,关于土体与结构交界面的接触效应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尚未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成果鲜有报道。本文基于接触面对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波动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土体与结构界面接触效应的地下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土体与结构界面的接触效应对地下结构地震反应有明显影响,可能增大地下结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峰值位移和峰值应力反应;随着接触摩擦系数的增大,接触点的相对滑移逐渐减小,而接触应力的变化则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203.
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与装配混凝土结构的耗能特点,建立了底部开缝后张拉预应力摇摆剪力墙结构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抗震耗能性能,分析分布钢筋、预应力水平、轴压力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类型整体现浇剪力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底部开缝后张拉预应力摇摆剪力墙结构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虽然相对于现浇剪力墙结构,其承载力较低,但变形能力较强,墙体损伤和残余变形较小,并且具有较好的自复位能力。  相似文献   
204.
Dust dispersion from a layer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which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solved yet, especially if an Eulerian–Eulerian approach has to be used to model the two-phase dusty flow. In previous investigation,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the dust dispersion process from a layer was developed, but the evaluation of the model revealed some weaknesses.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model of the dust dispersion process was presented and three improvements of the model were studied: Saffman force, Magnus force and particles collis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gnus and Saffman forces into the code did not improve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it was shown that it had very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dust lifting process, in case the phenomenological model of the layer is used. Some explanations we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Besides, an empirical model of particles collisions was also added to the cod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sults was studi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particles collisions model improved the obtained results, but further modifications are to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5.
与土体部分脱离的埋置半圆形基础与SH波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结合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研究了部分脱离的埋置半圆形基础与土体的出平面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把脱离区看做界面裂纹,将问题归结为一组奇异积分方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土体和基础中的位移场。利用动应力强度因子描述了粘接区的切应力强度,其结果显示:有缝隙界面基础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呈现明显的低频共振特性。奇异积分方程技术的引入,使得笔者所用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更具一般性。研究结果对埋置结构的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6.
以福建省震害快速评估系统为依托,以分析处理现场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主要影响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四个区域因素及其影响指数值、区域综合指数值,提供了各分区的划分依据、各分区影响指数值的评定标准以及区域综合指数值的计算方法,为合理应用不同地区之间的易损性矩阵或易损性曲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7.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试块对厚壁管变型横波与折射横波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变型横波在厚壁管件中的检测灵敏度高于折射横波;设计开发计算软件,实现缺陷进行自动定位,大大提高现场检测效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08.
为探索石膏矿采空区顶板冒落灾害形成及演化过程中的微观动力学行为,以某危害型石膏矿为研究背景,选择"打气筒"模型进行了空场法采空区顶板冒落相似物理模拟试验,并利用高速摄像及纹影技术,直观地记录分析冲击气浪产生时流场在直线型、转弯型、独头式模型巷道处的传播规律及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直线型巷道内传播时,冲击气浪并非按直线传递,而是气浪前端阵面会发生回转,与气浪尾部和后续的气浪叠加、交混,一起向前传递.在转弯型巷道中,冲击气浪传播至巷道转弯处时,气浪会马上在此改变传播方向,开始沿着转弯方向,向巷道出口传播.当气浪完全通过此处后,由于巷道围岩和空气的阻力,冲击气浪前端部分气流又会回流至此,进行二次破坏.在独头式巷道中传播时,由于巷道一端封合密闭,气体无法涌出,气浪无法在独头巷道中顺利向前传递,而是与巷道中的气浪相互叠加、碰撞,持续地、无规则地流动.  相似文献   
209.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级不大、灾情较重。震后排查和地震震前后对比显示,滑坡崩塌灾害是加剧灾情的关键因素之一;震后新增隐患沿河谷岸坡脊线、公路边坡开挖线、断裂带"三线耦合"部位集中分布的特征;中小型滑坡主要由地震动触发,大规模滑坡是由断裂活动和地震动联合触发。研究建议在西南山区的应急减灾能力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地震和地质灾害,分阶段规划。  相似文献   
210.
目的基于实测的海洋资料,研究设计海洋内孤立波诊断模型。方法首先对实测的ADCP海洋资料和温度链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处理,然后利用海洋内波动力学理论和诊断分析技术,建立提取海洋内波特征的诊断模型。结果成功设计了能够提取海洋内波振幅、内波周期、变差流矢量时间序列、内波波致流和内波传播方向的诊断模型。结论该诊断模型通过实测的温度链、潜标、ADCP等连续观测的海洋资料,可诊断出海洋内波周期、内波振幅等特征要素,为实施海洋水文气象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