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47篇 |
免费 | 2835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80篇 |
废物处理 | 235篇 |
环保管理 | 2087篇 |
综合类 | 6061篇 |
基础理论 | 1747篇 |
环境理论 | 16篇 |
污染及防治 | 788篇 |
评价与监测 | 861篇 |
社会与环境 | 701篇 |
灾害及防治 | 7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0篇 |
2024年 | 398篇 |
2023年 | 534篇 |
2022年 | 590篇 |
2021年 | 613篇 |
2020年 | 616篇 |
2019年 | 592篇 |
2018年 | 501篇 |
2017年 | 624篇 |
2016年 | 632篇 |
2015年 | 616篇 |
2014年 | 638篇 |
2013年 | 825篇 |
2012年 | 913篇 |
2011年 | 994篇 |
2010年 | 653篇 |
2009年 | 675篇 |
2008年 | 563篇 |
2007年 | 698篇 |
2006年 | 629篇 |
2005年 | 504篇 |
2004年 | 395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322篇 |
2001年 | 260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210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56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4篇 |
1972年 | 18篇 |
1971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中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全国采用统一的土壤铜环境标准,会造成局部地区土壤生态风险评估出现误判.为了开展精细化区域环境管控,亟需建立区域性土壤铜环境基准.本文基于土壤酸碱度、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确定的铜生态阈值之间的关系,估算中国省级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铜的环境基准值,继而结合中国土壤环境浓度,对现行标准进行初步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①不同省级区域土壤中铜的环境基准值存在较明显差异,空间分布符合南低北高的规律;②农用地土壤现行标准对土壤铜风险存在误估情况,且该标准对土壤铜风险误估程度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分界线;③现行标准的区域适用性不足,区域性环境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本文所得中国土壤铜的区域分级环境基准为新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Dragana??or?evi?Email author Drubavka?Radmanovi? Aleksandra?Mihajlidi-Zeli? Mila?Ili? Petar?Pfendt Zorka?Vukmirovi? Pedrag?Poli?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04,2(3):147-150
We applied statistical methods to the data of a 5-year sampling period to characterize the features of trace elements in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at the South Adriatic Coast. The analysis of surface soil samples was also performed.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cluster analysis, enrichment factor determination and receptor rose statistic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incipal element association consists of Fe, Mn and Ti originating from surface material resuspension. Hg and Se were shown to originate from more complex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A strong emission source of Cd and Se was identified in the SSE direction.Selected article from the Regional Symposium on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Krusevac, Serbia, June 2003, organized by Dr. Branimir Jovancicevic. 相似文献
143.
为计算岩溶区路基极限承载力,根据上、下限定理,结合有限元方法,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采用修正的Hoek?Brown准则来描述岩体的非线性特点,并将其嵌入到计算程序中。在此基础上,用无量纲参数Nσ、η衡量单个溶洞对路基承载力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σ随着D/L(厚跨比)、GSI(地质强度指标)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随H/L(高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与mi大致成线性关系;当D/L较小时,η随α(旋转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D/L较大时,α对η的影响不大;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GSI、mi、γ对η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极限破坏模式可分为顶板冲切破坏、顶板冲切和侧壁联合破坏、顶板冒落和侧壁联合破坏。将条形基础作用在岩层的承载力的结果与已有成果进行对比,误差在3%以内,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为便于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具体的设计表格,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44.
基于模糊数学的石油化工装置HAZOP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HAZOP分析中偏差原因发生可能性进行量化。对于有统计数据的,根据行业数据、公司经验及企业事故建立HAZOP风险分析统计数据库;对于没有统计数据的HAZOP分析偏差原因发生概率,通过专家主观评判,用模糊数理论将专家自然语言转换为模糊数,采用左右模糊排序法将模糊数转换为模糊失效概率值。研究了偏差后果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并根据偏差原因概率和偏差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利用风险矩阵得出偏差风险的大小。从而把HAZOP分析方法从定性改进为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据此对石油化工装置进行了HAZOP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45.
选择了江苏3个典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就区域GDP与污水排放的关系,动态分析区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苏州市经济发达、外资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5.38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增长;南京市经济较为发达、国有大中型企业比重高,2005年人均GDP3.71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线性降低;徐州市经济相对欠发达、以煤炭重工业为主,2005年人均GDP1.32万元,GDP与污水排放关系呈波动状.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和污水排放特点,苏州市水环境保护重点应同时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南京市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徐州市主要应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使各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利用观测数据、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以及WRF-CMAQ模式对中山市旱季霾特征进行模拟分析.中山市霾污染的天气形势以大陆高压型为主.当相对湿度在71%~90%时,气溶胶浓度和能见度的负相关性最显著,且当能见度减小到5 km以下时,PM2.5浓度的大幅减小才能使能见度略有好转.最有可能引起中山发生霾天气的两条污染带,一条是沿中山至湖南南部,另一条是沿中山到粤东地区.WRF-CMAQ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2014年1月份中山PM2.5浓度、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广东省区域内灰霾的污染过程.在气溶胶质量权重及消光贡献中,硫酸盐的比重最高,在高相对湿度下,二次气溶胶的消光权重超过80%.通过中山PM2.5过程分析发现,在霾过程,无冷空气时PM2.5主要来自气溶胶反应、排放源和水平平流,贡献率分别为35%、15%和10%,有冷空气时水平平流的贡献最大,达37%;在清洁过程,无冷空气时气溶胶主要靠水平平流和干沉降清除,贡献率分别为-39%和-14%,有冷空气时清除以水平平流和垂直对流、扩散为主,贡献率分别为-29%和-25%,说明不同天气条件下霾的污染和清洁机制有着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7.
随着粮食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活性氮污染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2000、2005及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为源气态活性氮排放总量、单位GDP及单位人均排放量的Moran's 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进行空间分析,探讨了气态活性氮排放及其强度的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全国的气态活性氮排放及其强度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全国活性氮排放表现为高值集聚分布,其热点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排放强度方面则为高值聚集和低值聚集兼备.通过对3个年份的冷热点比较分析发现,排放强度的冷点地区变化较小,热点地区变化较大.其中,单位GDP排放强度方面,冷点地区处于东南沿海地区,热点地区则由西北地区缩小到四川、甘肃两省;而单位人口排放强度方面,冷点地区范围有所缩减,热点地区则由分散转变为集中分布于京津冀及周边的山西、内蒙古和辽宁等.分析人为源气态活性氮时空分布格局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可为评估和减缓气态活性氮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8.
149.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0.
基于事故机理和管理因素的地铁坍塌事故分析——以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为实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技术角度分析地铁坍塌事故发生的机理,以安全事故致因层次为基础,将管理因素分为4部分,即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进一步分析地铁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构建地铁坍塌事故致因的鱼刺图;实证分析杭州地铁坍塌事故的致因,并构建杭州地铗坍塌事故致因的鱼刺图;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地铁施工前与地铁施工时两时间段,针对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4方面管理因素,提出地铁坍塌事故的防范措施.以事故机理研究为基础,以管理因素研究为核心是研究地铁坍塌事故的必由之路,将对地铁工程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