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5篇
  免费   1072篇
  国内免费   2059篇
安全科学   2323篇
废物处理   235篇
环保管理   1905篇
综合类   5523篇
基础理论   1381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41篇
评价与监测   766篇
社会与环境   676篇
灾害及防治   60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982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0篇
  1972年   18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锂资源高需求低产量的供需矛盾使得开发新的锂资源刻不容缓,而油气田采出水中锂资源丰富,是潜在的液体锂资源,因此分析油气田采出水提锂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油气田采出水的组成进行分析,明确了油气田采出水的水质特性;然后对国内主要盆地锂资源禀赋进行分析,强调其复杂的有机-无机高度混杂体系中有机物浓度高且离子组成丰富对提锂的挑战;最后从水质特性、水处理技术和油气田采出水锂资源高效回收技术出发,阐述盐湖提锂技术如沉淀法、膜分离、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和耦合技术对于油气田采出水提锂的适用性。结合提锂实践和产业现状,认为“预处理+富集浓缩(吸附/萃取-膜分离)+沉淀”是可行的提锂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32.
Aluminum formate (AF), a degradable and non-corrosive coagulant, was synthesized from aluminum hydroxide and formic acid. Polyamidine (PA), as a coagulation aid, was combined with AF for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AF was characterized by XPS, FT-IR, viscosity, zeta potential, mass spectrum and XRD, and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of the dual-coagulation system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S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OH, Al2O3-Al and O2-Al bonds were formed in the AF synthesis process, and AF had a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and higher charge neutralization ability than PAC. The hydrolysates of AF were determined to contain Al13 Al11 and Al2, and the components of AF were confirmed to comprise a mixture including aluminum formate (C3H3AlO6) and its hydrate. When the color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100% in jar tests, the optimized dosage of AF/PA was 18.91/0.71 mg/L, while the optimized dosage of PAC/PA was 21.19/0.91 mg/L. According to the variance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F/PA and PAC/PA were insignificant in macroscopic view. FT-IR spectrum indicated AF captured pollutant by means of CCO bond, PAC captured pollutant by δ CH, CC and δ CH. Overall, although the coagulation mechanism of AF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AC, AF/PA showed better coagulation efficiency than PAC/PA in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33.
As a preliminary step to preimplantation diagnosis of sickle cell disease in unfertilized eggs or 8-cell embryos of heterozygous parents, we established quality control for detection of the mutant and normal alleles of the beta-haemoglobin gene using single buccal cells. Effici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 680 base pair sequence of the beta-globin gene spanning the site of the sickle cell mutation was obtained for 79 per cent of single heterozygous cells. In 71 per cent of cases, both alleles were detected. With this current efficiency, we predict that a clinical preimplantation diagnosis at the 8-cell embryo stage could be carried out safely and reliably for a couple at risk of transmitting sickle cell disease to their children.  相似文献   
234.

为明确大辽河流域污染物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建立“流域—控制单元—行政区”空间拓扑关系,对2019年大辽河流域国控断面水质情况、各控制单元内污染物入河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辽河流域2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逐月水质均能达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考核目标的占29%,超标污染物以COD、NH3-N为主,超标断面中,COD、NH3-N主要来源为城镇生活源、农村生活源和分散式畜禽养殖,TP主要来源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源;2)2019年COD、NH3-N、TN、TP污染物入河量分别为59 195.5、3 115.5、18 229.7、538.3 t/a,从污染源贡献上看,总体呈现为城镇生活源>农村生活源>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含林地、草地、耕地、城镇用地)污染源>工业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3)污染物入河量空间分布均呈现中部>西南部>东北部,其中控制单元C3、C6、C8、C11、C13、C15、C17是重点管控单元,以上重点管控单元中,COD、NH3-N、TN、TP污染物入河量贡献率分别为68%、73%、77%、72%;4)污染物入河量估算结果与通量模拟值之间误差均小于20%,可用于研究区范围内污染负荷估算。

  相似文献   
235.
水稻总DNA的快速制备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两种不同的简单方法,均不接触有毒的有机试剂,且不需液氮速冻研磨,快速地制备水稻总DNA,用于SSR、STS等检测,效果稳定可靠.其中TritonX-100法提取的DNA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可用于后续其他分子生物学操作;NaOH法提取的DNA虽然降解严重,但是及时用于PCR及相关分析同样可行.两种方法均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样品,操作简单,效果可靠,适于对杂种后代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时的单株检测.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236.
大气气溶胶中元素种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化学逐级提取流程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IAEA)气溶胶、室内和室外气溶胶、煤飞灰中元素的组成和种态进行了分析,应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各种态中元素的含量,计算出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配比例。按照气溶胶中元素不同种态的环境和生物活性以及主要来源来分类,评述了元素在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并对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实验数据表明,气溶胶中的不同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地壳来源元素中,Sc,Al,Fe和Ti主要分布在不溶物态中,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氧化物态和不溶物态;不溶物态沉降到地表后不易进行迁移和转化,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氧化物态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Mn在气溶胶中主要分布在水可溶态和氧化物态,环境可交换性要比Al,Fe,Ti等大得多。人为来源元素的环境可交换态的比例都比较高,这说明它们通过干、湿清除过程沉降到地表后,水可溶态可以直接进入水循环;碳酸盐、氧化物和有机物态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37.
水位是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蓝碳功能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可能加快水位的变化,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过程。然而,滨海湿地碳汇功能响应水位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评估水位对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特征的影响,以及验证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对模拟预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适用性,该研究设计了野外水位控制试验(自然水位,地下20 cm水位、地表10 cm水位),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和预测水位变化对滨海湿地NEE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水位处理之间NEE差异显著,地表10 cm水位处理促进CO2吸收,地下20 cm水位则抑制CO2吸收;(2)经过校准和验证的DNDC模型可以准确模拟水位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NEE的影响,NEE模拟值的日动态与田间观测结果显著相关(R2>0.6);(3)通过改变气候、土壤和田间管理等输入参数对DNDC模型进行灵敏度检验,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对日均温、降雨和水位改变的响应最为显著,其中,水位对NEE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土壤呼吸(Rs)。未来气候情境下,不同水位变化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随年份增长呈现不同的规律,因此未来的模拟研究应关注DNDC中水文模块和植被演替过程的完善。该研究可为预测水文变化情境下滨海湿地碳汇功能的未来发展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8.
在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盐基离子淋溶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生成分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盐基淋溶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将选取的15个原始变量综合成为2个主成分,为进一步分析盐基释放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便.影响盐基释放量的主要因子有土壤原始pH值、可交换性盐基含量、蒙脱石含量、活性氧化物、1.4nm矿物等,它们表现出效应,而高岭石和可交换性铝含量表现出负效应.利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得到土壤累积盐基释放量与2个主成分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39.
济南市土壤中酞酸酯的分析与分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孟平蕊  王西奎 《环境化学》1996,15(5):427-432
本文对济南市土壤中酞酸酯污染的重点地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初步掌握了酞酸酯在土壤中分布状况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40.
山西高原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毳  柴宝峰  王孟本 《生态环境》2005,14(5):719-722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分析了山西高原9个油松种群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135份材料共分离出23条带,其中3条为共有带,多态性高达86.95%。全部材料共出现53种带型,9个不同油松种群的带型有差异,同一种群不同个体的带型也有所不同,说明山西高原的油松在遗传上已产生一定程度分化,在醇溶蛋白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从供试材料的带型计算出油松遗传分化系数为0.1547。即在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5.47%,种群内变异为84.53%,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的分化程度在松属树种中也属于较高水平。根据23个多态位点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高原9个油松种群聚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