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22.
典型学生人群对疏散指示反应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典型学生人群对疏散指示的反应特性开展了初步的实验,分析了试验者给出的能见度主观评价(主观能见度)的统计结果,得出了影响主观能见度的因素:疏散指示的亮度、大小和颜色。与统计实验同步使用固定增益、自动光圈、手动调焦的CCD摄像机获取了距疏散指示不同距离的场景,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实验获得了疏散指示的亮度、对比度信息。基于此,并考虑疏散指示大小和颜色对能见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主观能见度评价的心理模型,较好地符合了统计实验结果,可以用来评价疏散指示主观能见度。  相似文献   
23.
认知过程中交通标志视认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对驾驶员感知交通标志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信息处理模型。从标志和驾驶员特征出发对影响标志视认性的因素给出基于心理感知的理论分析。该分析结果为驾驶员认知过程研究、标志视认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选取和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了让驾驶员更正确快速地理解交通标志,避免不当驾驶行为,探究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语义认知和情绪加工过程.采用刺激1-刺激2(S1-S2)试验范式,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和脑电信号(EEG)时频(TF)分析方法,研究交通标志语义一致性和情绪唤醒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 显示,交通标志和文字语义不一致条件下,同一时间窗...  相似文献   
25.
为优化设计开放型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标识,根据最短疏散时间、出口匹配原则建立两步优化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数学优化模型,对开放型公共场所的疏散方案进行优化,合理分配各出口的疏散人数,对区域进行划分并设置相应的疏散标识。以某广场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进行疏散标识的优化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优化结果表明,各出口的疏散人数分别调整至为282、143、152和424人后,疏散时间较初始状态降低了45.3%。该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为开放型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标识的设置提供支持,还可为其他场所制定疏散方案、设置疏散指引标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儿童对不同形状字体警示语标识的视觉注意特征,将字体形状为单一变量的警示语标识图片作为视觉刺激材料,利用Eye-Link Ⅱ型眼动仪记录了30名小学生观看这些图片时的注视点个数和首次注视时间等试验数据,用SPSS分析了注视点个数和首次注视时间,基于视觉注意理论结合主观调查问卷结果表明:1)被试者对黑体字体注意程度最大;2)儿童对不同形状字体警示语标识的注意程度由大到小为黑体、隶书、宋体(楷体)、幼圆.  相似文献   
27.
目的是模拟分析地铁火灾时不同行为特点中青年人群对疏散标识的决策反应。方法采用构建地铁站台火灾时烟气蔓延的三维空间模型,在中青年人群中进行应急疏散的仿真实验,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v14.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性别、成长环境和专业背景等不同人员行为特点与疏散标识决策反应的相关性,并对疏散标识的字体、图案特性进行选优。得出结论,性别、成长环境和专业背景与人员对不同疏散标识的决策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图形为主要设计元素的疏散标识是地铁站台火灾烟气条件下疏散人员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8.
本文阐述了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发展情况;归纳了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特点、作用和意义;并对环境保护基本法之中国模式作了简要的介绍与论证。  相似文献   
29.
为改善人员密集场所易造成拥挤踩踏的问题,对安全标识现场管控人群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讨论,选取了4个典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标识布设方案进行评估。首先用模糊德尔菲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划分了指标权重,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个方案做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人员密集场所中安全标识的使用能够有效管控人群流向,避免人群对冲情况的发生,而安全标识显著度、理解度和受众感知度的增强能够使人群管控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0.
PROBLEM: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ffects of driver factors and sign design features on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traffic signs. METHODS: A survey was designed to capture subjects' personal particulars, ratings on sign features, and comprehension scores, and then administered to 109 Hong Kong full driving license holders. RESULTS: Years with driving license and education level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sign comprehensibility.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the driver factors of age group, years of active driving, hours of driving, last time driving, driving frequency, and non-local driving experience had no effect on comprehension performance. Sign familiarity was correlated with comprehension score for licensed drivers, whereas sign concreteness, simplicity, and meaningfulness were not. IMPACT ON INDUSTR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useful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more user-friendly traffic signs in the future. It identified particular driver groups who lacked good understanding of traffic signs, and this information may assist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o better allocate traffic training resources, and better target future studies of traffic sign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