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2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了一些新烟度排放、测量和仪器标准,并规定烟度符号采用SF,烟度单位为FSN。但由于尚未发布实施新的标准烟度卡,而仍然使用旧的标准烟度卡(烟度值为Rb),因此给烟度测量造成了一定的误差。本文论述了旧标准烟度卡烟度值Rb与新标准烟度值SF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2.
The objective of the work was a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water-soluble fraction of the smoke, emitted during charcoaling by dry distillation, on soil metabolism. The experimental soil was exposed to smoke for ten years and the control soil was taken from a site not exposed to smoke. Oxygen uptake and carbondioxide evolution were measured in soil sampl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volumetric respirometry. When an aqueous smoke solution was added to the soil, the rate of oxygen metabolism increased by a factor 15 for the experimental soil and by a factor 5 for the control soil. A similar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carbondioxide evaluation. RQ was clearly higher for the experimental soil. Also after the addition of an aqueous smoke solution to the soi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changes of RQ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soils. These differences suggest that respiratory metabolism is changed in the soils permanently exposed to smoke, and RQ value can be an indicator of the initial stages of soi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223.
The relationship of 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 (PAH) and smoke concentrationwas analysed at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 in Zagreb during theheating season. At two sampling sitessmoke pollution came primarily from domestic heating while theother two sites were under a directinfluence of traffic. At locations away from trafficcorrelations between smoke and PAH concentrationswere stochastically significant at 0.01 level. Takingbenzo-a-pyrene (BaP) as a PAH representative itwas shown that for these two locations the smoke/BaPrelationship can be presented with a singleregression line which can serve for rough assessment of BaPlevels in the air. The BaP concentrationof 10 ng/m3 – proposed by the German FederalEnvironmental Agency as orientation < mark (Lahman et al., 1984) – might be expected to occurat smoke levels 60 g/m3,and above this level it is recommended to start measuringactual concentrations of PAH.  相似文献   
224.
针对胶带运输巷火灾时期有毒烟气蔓延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提出利用水幕阻烟法抑制火灾烟气传播,搭建小尺寸实验台研究水幕对矿井巷道火灾烟气的阻挡效果。通过分析火灾烟气的运移规律,测量温度分布、非水溶性火灾烟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检验矿井运输巷内设置水幕阻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幕开启后,其下游空间烟气体积分数降低,能够有效阻止火灾烟气的扩散;水幕远离烟气源、增加水幕层数、水幕向上喷射、喷头压力增大均能够提高水幕的阻烟效果。实验为矿井巷道等地下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提供了思路,对火灾的救援与人员的疏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5.
为了研究典型长廊型高层建筑中走廊-前室缓冲区不同参数设置对烟气控制的影响,利用FDS软件建立长廊型高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模型。利用空气幕配合正压送风在前室门前形成防烟缓冲区,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析流量比、空气幕射流速度以及空气幕射流角度对缓冲区防烟能力的影响,得出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为空气幕送风量与前室加压送风量之比为2∶1,空气幕射流速度为8 m/s,空气幕射流角度为30°。与传统正压送风防烟模式相比,防烟缓冲区最佳模式下,前室的平均CO浓度降低了99.99%,平均温度降低了98.47%,防烟缓冲最佳模式使前室加压送风量减少了1/3,楼梯间加压风量减少22.56%,节约了送竖井的地面积,减少了进入走廊和火场区的送风量,使排烟效率提高了8.76%。  相似文献   
226.
室内吸烟后烟气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烨  楼波 《环境工程》2016,34(5):74-77
室内吸烟后产生的烟气污染对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不能忽视,研究吸烟后室内烟气浓度的分布,对了解与控制吸烟对环境污染危害有重要意义。使用火灾动态模拟器FDS研究室内不同的吸烟环境下烟气污染情况,得到室内烟雾的分布及扩散规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CO的浓度发现:若密闭的房间内3人吸烟时间0.5 h,室内烟气中ρ(CO)接近10 mg/m~3;门窗附近空气对流较强,烟气浓度较高,远离门窗,可减少被动吸烟;开窗与加装排风扇可以降低排烟浓度,但位置应该在1.5 m以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7.
张之丹 《环境工程》2005,23(6):84-86
某特种钢厂15t电弧炉产生的烟尘污染车间及周围环境。针对电弧炉冶炼的特点选用脉冲袋式除尘器对电弧炉产生的烟尘进行捕集除尘,设计了手动旋转分体捕集罩。使用结果表明:手动旋转分体捕集罩操作灵活方便,除尘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28.
可燃材料火灾中的毒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筑火灾中致人死亡的因素除了热以外 ,更多的是因为烟气的毒性。为此 ,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烟气毒性的评估方法 ,并对这几种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基于对这些评估方法的描述 ,阐明了烟气毒性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9.
为解决飞机货舱火灾光学探测易受环境杂光和空气中灰尘、水汽干扰,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数字锁相的双波长火灾烟雾探测方法。利用数字锁相技术调制双波长光源,选择性地提取微弱光散射信号,并设计前、后双向散射光探测光路。采用常见火灾材料及干扰源进行真假火源实验,依据米氏散射理论及不同粒径气溶胶颗粒对不同波长光的散射效应差异,以不对称比(AR)和双波长光强比(DWIR)作为火灾检测参数对不同粒径颗粒进行区分,根据2种火灾检测参数建立数据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并加入复合式传感器实验作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字锁相技术的火灾烟雾光学探测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火灾烟雾和干扰源,误报率小于3.5%。  相似文献   
230.
高层建筑安全核区域防排烟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在某高层安全核区域设计了一系列现场实验,通过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的不同开启、关闭组合方式,定性判断送风与排烟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在送风量略大于排烟量的前提下,烟气层能够稳定在一定的高度,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是最有利的。因此,本文提出在满足楼梯间及其前室足够正压值的前提下,改造现有的送风系统,利用多余的正压值进行补气,以优化高层建筑内的防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