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主要探讨了应用集合论来解聚类问题的方法即集合聚类法,它是在论域上寻找由等价关系所诱导的划分。  相似文献   
172.
对数据做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很多,通过电子表格Excel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分析手段.Excel软件对于非统计专业人员的确是一个易学、易用、高效的好帮手.图7,表1,参5.  相似文献   
173.
The biodegradation and toxicity of the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 processing wastewater was researched at NJYZ pilot with the fusant strain Fhhh in the carrie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ASP). Sludge loading rate(SLR) for Fhhh to COD of the wastewater was 1.09 d^-1 and to PTA in the wastewater was 0.29 d^-1. The results of bioassay at the pilot and calculation with software Ebis3 showed that the 48h-LC50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to Daphnia magna for the PTA concentration in the wastewater was only 1/10 of that for the chemical PTA. There were .5 kinds of benzoate pollutants and their toxicities existing in the wastewater at least. The toxicity parameter value of the pure chemical PTA cannot be used to predicate the PTA wastewater toxicity. The toxicity of the NJYZ PTA wastewater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4.
硫酸锰废渣浸出毒性及淋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兴镇13家硫酸锰厂的生产废渣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造受到了严重破坏。本文在废渣浸出毒性实验、渣柱淋滤实验以及废渣的全分析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废渣的组成、浸出毒性大小以及在当地酸沉降条件下的淋滤特征,为其安全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证明,废渣中重金属种类多、含量高,尤其是锰,高达138800mg/kg。渣的浸出毒性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但远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衰减可用负指数方程来描述。在酸雨淋溶下,渣中的锰离子会在短时期内大量释放后,维持在一相对较低水平长期释放,对环境威胁巨大。  相似文献   
175.
计算机键盘有用信号电磁截获的传统方法是基于宽带接收机完成的,这种方法较复杂且需要较多的设备和空间。为使键盘截获技术向小型化和实用化过渡,提出了使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解码技术及基于存储示波器全频谱远场截获。首先,基于频谱对比的方法对有用信号的频段进行初判,然后对截获的全频域信号中包含有敏感信息的频段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方法进行带通滤波和解调。最后,使用一种能够精确判别按键信息的解码方法,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来实现信息的截获。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键盘有用信号电磁截获实现实用化和小型化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并且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6.
热等离子体熔融固化模拟医疗废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直流双阳极等离子体实验装置熔融固化处理不同组成的模拟医疗废物.研究了医疗废物熔融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熔渣的重金属浸出特性以及实验系统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熔融处理得到的熔渣均呈典型的玻璃质结构,微观结构紧密、光滑且无空隙;所采用的等离子体对医疗废物中重金属有很好的固化效果,固化率在68.5%~89.4%之间;重金属Cd的浸出浓度低于仪器最低检测限,无法检出,Ni、Cr、Zn、Cu和Pb在熔渣中浸出浓度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毒性浸出标准.说明热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处理医疗废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7.
采用GPS-X软件构建了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通过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以A~2/O工艺对TN、TP的去除效果为考察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A~2/O工艺运行中的混合液回流比(MLR)、污泥回流比(RAS)、好氧池溶解氧(DO)、系统SRT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DO为1.5 mg/L,MLR为400%,RAS为110%,系统SRT为22 d时,TN去除效果最佳;当DO为1.1 mg/L,MLR为150%,RAS为60%,系统SRT为12 d时,TP去除效果最好。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MLR对TN、TP去除效果影响显著;RAS对TP去除效果影响显著。A~2/O工艺脱氮除磷的最佳运行参数为:MLR为350%,RAS为90%,DO为1.2 mg/L,系统SRT为20 d。在此条件下,出水TN浓度能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8.
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是一种符合国情的先进的环境管理手段,是对当前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研究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程序对于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各地区评价程序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制定了初次评价、复查评价与实时评价三种评价程序的关键步骤,为包头市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9.
铸造废砂的环境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毒性特性浸出程序、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5种铸造废砂中的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采用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和土壤酶活性实验研究了废砂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由于浇注金属与造型材料的不同,5种铸造废砂中的金属与有机污染物成分和浓度均有较大差异.其中,铸铁与铸钢废砂浸出液中的铁离子,铸铝废砂中的As离子超出了《地表水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允许检出浓度.5种废砂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十分复杂,对发光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发光强度的抑制率在30%~95%之间.此外,土壤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废砂中的金属污染物可能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而有机物则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铸造废砂的随意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0.
九龙江河流-库区系统沉积物磷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 (SMT)分析了九龙江北溪河流-库区系统16个站位的沉积物磷含量和形态组成,探讨了该系统沉积物磷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沉积物总磷(TP)的含量为387~2 092 mg.kg-1,平均1 032 mg.kg-1.以无机磷(IP)为主要赋存形态,IP占TP的48%~98%,而IP中以铁铝结合态磷(Fe/Al-P)为主,占IP的43%~99%.TP和Fe/Al-P含量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与表层水DTP含量和陆源污染负荷的分布一致.北溪沉积物TP含量的高低主要受Fe/Al-P控制.沉积物富磷、高Fe/Al-P比例(释放潜力大)以及"上游高下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加上九龙江上游水体较低的氮磷比值属于藻类生长磷弱限制,极可能是九龙江水华首先在上游暴发并向下游库区蔓延的主要原因.九龙江沉积物磷的这些特征在水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