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0篇 |
免费 | 1061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31篇 |
废物处理 | 64篇 |
环保管理 | 334篇 |
综合类 | 2146篇 |
基础理论 | 492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279篇 |
评价与监测 | 84篇 |
社会与环境 | 391篇 |
灾害及防治 | 4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198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194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229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190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95篇 |
2011年 | 277篇 |
2010年 | 209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214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index of cenotic significance and other indices calculated on its basis were used for revealing specific structural features of zooplanktonic communities in lakes differing in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w indices (complexity coefficient, index of cenotic significance of dominant species, and integrated cenotic significance of the zooplankton) strongly correlate with the trophic status of the water body and are more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than the Shannon–Weaver index of species diversity.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is simplified in the course of lake eutrophication. 相似文献
22.
地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无机聚合物材料,是碱激活胶凝材料中最具前途的一类。由于其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使得地聚合物材料在众多方面具有比高分子材料、水泥、陶瓷和金属更高的高温性能和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地聚合物材料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三废排放量都非常低,材料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很好地被回收再年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在比较全面地论述地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历史、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地聚合物材料是兼顾社会发展和减轻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较理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24.
超高强度钻杆低温断裂性能及裂纹扩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高强度钻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脆性断裂事故,为了从断裂力学角度揭示其冷脆现象的本质,采用ZBC2302-D型示波冲击试验机,获得了不同温度下超高强度钢在冲击断裂过程中的力-位移曲线,并对比分析了冲击功、起裂功和裂纹扩展功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国家标准GB 4161—2007中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冲击试样的裂纹扩展量Δa和阻抗应力强度因子K_R;同时,引入K_R阻力曲线,得到超高强度钻杆在不同温度下的剩余强度图。结果表明,当冲击试样开始出现裂纹时,随温度降低,钻杆的初始起裂应力有所增加,出现硬化现象。当钻杆出现一定长度的裂纹时,随温度降低,阻抗应力强度因子越来越小,而且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剩余强度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温度降低,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逐渐下降,表明钻杆在低温下更容易断裂。 相似文献
25.
笔者将GSM网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成功应用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系统监测数据经转储发送系统中转,由移动台系统实时、无线传输到基站微机系统,通过VC++语言编制的软件系统实时统计分析数据,来监控列车运行状况,达到列车安全运行的目标.在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不仅实现了数据无线实时传输,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轻了工作强度.在济南铁路局装车试验并广泛使用,表明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到列车安全监控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为评估将伯克氏菌Y4(Burkholderia sp.Y4)作为污染农田小麦降镉(Cd)菌的可行性,通过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土壤Cd逐级提取、小麦Cd亚细胞分布和赋存形态检测等手段,分析了菌株Y4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Cd有效态变化,以及小麦根、基节、节间和籽粒Cd含量及其转运特征.结果表明,根施菌株Y4显著降低了小麦根部和籽粒Cd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降幅分别为7.7%和30.3%.小麦营养器官Cd含量及Cd转移因子结果显示,菌株Y4处理使Cd从基节向节间的转移因子降低79.3%,小麦节间Cd含量也随之降低50.9%.Cd赋存形态研究发现,菌株Y4处理增加了根和基节中残渣态Cd占比,降低了根系中无机态和水溶态Cd的含量,并提高了基节中残渣态Cd含量.进一步检测Cd的亚细胞分布发现,根细胞壁和基节细胞液中Cd含量增幅分别达21.3%和98.2%,可见菌株Y4处理提高了根细胞壁和基节细胞液对Cd的固定能力.深入研究根际土壤发现,菌株Y4处理使小麦成熟期根际伯克氏菌的相对丰度由9.6%提高至11.5%,并改变了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了Gemmatimonadales、Pseudomonadales和Chitinophagales等相对丰度,并降低了Acidobacteriota等相对丰度.同时,施加菌株Y4提高了根际土pH值,增幅达8.3%;降低了土壤中的可交换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其降幅分别达44.4%、21.7%和15.9%,而残渣态Cd比例高达53.6%.根施菌株Y4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增幅可达22.0%和21.4%,并且碱解氮含量也有一定程度提高.由此可见,根施菌株Y4不但提高了土壤氮素可利用性,同时能够通过降低根际土壤中Cd有效性、提高小麦根和基节的Cd拦截固定能力,“两段式”阻控污染土壤中Cd向小麦籽粒的转运积累.故伯克氏菌Y4作为小麦降Cd促生菌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7.
南海大气环境对战术导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部署的战术导弹使用环境条件,分析了南海典型大气环境特点,主要包括高温、高湿度、高盐雾、强光照等,以及这些主要环境因素对典型战术导弹结构的作用效应和破坏模式,重点研究了南海大气环境导致腐蚀等对于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最后,根据战术导弹结构的选用材料、结构形式等特点,提出了采取合理结构设计、选用耐腐蚀材料、采取表面处理防护技术、采取腐蚀检测/监测技术、建立数据库等措施建议,以期对提高南海地区导弹装备结构可靠性/耐久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015年12月21-23日,广东珠三角佛山地区出现了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利用佛山地区顺德、禅城、三水3个站点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研究了这次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形成这次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是近地层偏南风和偏北风对峙导致水平风速减小,大气水平输送能力变差;持续时间长且强度达到3℃·km-1的强逆温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800 m以下超过90%的高相对湿度造成气溶胶粒子吸湿增长显著.2持续时间长且比较深厚的小风层是造成这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小风层厚度是预报空气质量变化的较好工具.与地面风速相比,PM2.5浓度与小风层厚度的相关系数最多能提高0.36,且具有较长的预报时效.佛山地区小风层的风速阈值为3.8 m·s-1.3这次污染过程存在两种不同的污染形成机制,污染前期(21-23日中午)主要以本地污染物累积为主,污染后期(23日下午)下风向地区(三水)的污染主要是受上风向地区(顺德和禅城)的污染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29.
宁波东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动态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2010年1月,对东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季度调查,并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生物学评价.共记录底栖动物3门4纲28属30种,其中寡毛类5种、水生昆虫18种、软体动物7种.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周年次级生产量分别为1 233 m-2、8.0 g/m2(以湿质量计)和35.3 g/(m2.a)(P/B系数法估算),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秋、冬季显著高于春、夏季.东钱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红裸须摇蚊、长跗摇蚊、菱跗摇蚊和霍甫水丝蚓,红裸须摇蚊为冬季单一优势种.依据底栖动物密度的多维序列分析,可将东钱湖分为4个湖区.基于GIS平台,运用克里格插值法,构建动物参数及BI(Hilsenhoff生物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显示东钱湖底栖动物群落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摇蚊幼虫多分布在谷子湖及中部湖区,而软体动物主要聚集在中部偏西南及北部湖区.BI评价结果表明,东钱湖的整体水质为中度污染(BI为7.58),其在时空上有较大差异.其中,2009年4、7、9月为轻度污染(BI为6.66~7.33),2009年11月—2010年1月为中度污染(BI为8.32~8.39);在空间尺度上,中部及北湖偏东部湖区污染较轻,其次为谷子湖及五里塘湖区,南湖偏南部湖区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30.
中国城市化发展决定因素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迁移密切相关,中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根源是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之发育程度及所起作用不同。本文运用平行数据《panal》模型,对影响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的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①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非常显著。②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则由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③对外开放政策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了显著作用,在沿海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此可以推断。中、西部开放力度的加大将推动当地城市化的发展。④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在沿海和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对城市化起补充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则起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