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51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 (DSS) is of both good properties austenitic steel and ferritic steel, which applies to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usually. In this paper, the OM, XRD and microhardness test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submerged arc welded (SAW) joints with and without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PWH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σ phase disappear in the fusion edge zone near heat affect zone (HAZ) and an increase in the welded center zone during the follow-up PWHT, while the amount of γ phase is decreased in the welded center zone with PWHT. A segregation distribution of some second phases is also found in the welded center zone after PWHT. There have two pick values of microhardness arise in the fusion edge zone and the welded center zone separately without PWHT. However, a maximum value of microhardness at the fusion edge zone near HAZ is disappeared and the other is still held at the welded center zone during PWHT. I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s of second phases, element diffusions and particle segregation during PWHT. A developing mechanism is issued to demonstrate the second phases transferring of the 2205 DSS SAW joints by PWHT.  相似文献   
42.
45~#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大气环境下材料的初期腐蚀行为。方法使用45#碳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进行1年的大气暴露腐蚀试验,并利用质量损失分析、SEM、XRD和FTIR等技术,分析45#碳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暴露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 45#碳钢的腐蚀产物以γ-FeOOH,Fe(OH)3和Fe3O4为主,并有少量的α-FeOOH。结论西双版纳大气环境腐蚀性为C2级。在暴露1年的时间内,锈层化学稳定性随试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对基体的保护性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43.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大多数大型钢结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抛丸除锈、喷涂处理,使用油漆进行喷涂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含TVOC(主要为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的有机废气。大型钢构类生产项目喷涂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尤为困难。文章结合某大型钢结构生产企业实际采取的喷涂废气治理方法进行喷涂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同类项目喷涂废气污染治理及进一步改良涂装废气治理工艺和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以跨度最大的双层斜拉桥闵浦大桥为背景,研究了双层板桁钢梁桥面板的受力特性,阐述了精细壳单元与梁单元结合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上、下桥面间腹杆的受力特性与桥面板的应力分布特性;采用桥面纵横梁间带U肋精细桥面模型,分析了桥面板和U肋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研究表明,上、下层桥面横桥向应力小于纵桥向应力,并且横桥向应...  相似文献   
45.
对铅芯橡胶双向隔震铁路桥梁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双向隔震铁路桥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限位器的解决方案,并对设置限位器的双向隔震铁路桥梁进行了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隔震设计方法的铅芯橡胶支座在横桥向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强度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设置限位器后,双向隔震铁路桥梁的力学性...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形式,其中预应力钢绞线提供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复位功能(自定心),设置在梁端下翼缘的摩擦件则为结构提供了耗能能力;介绍了下翼缘摩擦式自定心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为依据,利用面向对象的开放式计算程序OpenSees建立了节点的数值模型,并侧重于模拟节点在...  相似文献   
47.
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抗震剪力墙,为了比较不同构造措施对该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剪跨比为1.5的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试验模型1为墙体钢板与边框柱钢管焊接,试验模型2为墙体钢板与边框柱钢管螺栓连接,试验模型3为墙体钢板开孔并与边框柱钢管焊接.通过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剪力...  相似文献   
48.
湖北省某钢铁厂工业区及周边铅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湖北省某钢铁厂周边铅污染的现状,通过对钢铁厂工业区及其周边乡村的土壤、蔬菜、居民体内和排污渠污泥中铅元素含量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钢铁厂周围的土壤、蔬菜、居民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铅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其含量高于国家标准或正常范围;钢铁厂工业区周边土壤铅污染主要由于工业废气(烟尘)扩散沉降和废水灌溉引起;污染区人体尿样中铅元素含量(116~160 ng/mL)普遍超标,头发样(2.09~12.04 μg/g)基本正常,尿样比头发样更能显示铅等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9.
促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是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模式,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基准流程,引入能量输入与环境输出参数,建立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量化核算模型,评估再生产品的节能减排经济成效,并以吉林省某钢铁企业为例,评估"废钢-电炉"短流程和"铁矿石-高炉-转炉"长流程的能源、环境、成本差异,辨识影响废钢再循环节能减排效果的主要因素和重要环节。结果显示,再生钢铁全生命周期与原生钢铁全生命周期相比,节能588.48kgce/t,节能率为84%;主要污染物中SO2减排率最高,达92%;CO2总减排1 180.92 kg/t,减排率为67%;总成本却高出198元/t。其中,炼铁工序的节能量和减碳量最大,烧结工序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最大,焦化工序COD和氨氮减排量最大,回收、加工处理、炼钢环节节能量和减碳量以及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均为负。成本方面,再生钢铁生产成本高于原生钢铁308元/t,虽然再生钢铁由于污染减排可节省56元/t的排污费并获取54元/t的碳交易收益,但都不足以扭转电炉炼钢费用较高的现状。因此,国家应在电炉炼钢方面给予钢企及相关企业适当的财税扶持政策,在电价方面给予钢企一定的优惠或补贴,并完善废钢回收加工体系等,以促进废钢循环利用。基于LCA的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效果评估可以实现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环境、成本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50.
钢渣吸附Pb2+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式振荡吸附法研究了钢渣吸附Pb^2+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吸附Pb^2+的动力学控制步骤(简称动力学控制步骤)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钢渣粒径大于120μm、振荡器转速小于150r/min或Pb^2+初始质量浓度小于150mg/L时,孔扩散是动力学控制步骤;钢渣粒径小于120μm、振荡器转速大于150r/min或Pb^2+初始质量浓度大于150mg/L时,表面扩散是动力学控制步骤;钢渣对Pb^2+的吸附反应是二级反应,其吸附速率为13.26g/(mg.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