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5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2656篇
安全科学   919篇
废物处理   624篇
环保管理   654篇
综合类   5261篇
基础理论   106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92篇
评价与监测   396篇
社会与环境   133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 the present work we compar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DCF, 4′-OHDCF and 5-OHDCF as molecules of most biodegradation pathways of DCF and selected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2-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2,5-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and 2,6-dichloroaniline) which are produced during AOPs, such as ozonation and UV/H2O2. We also examined the interaction of DCF with chlorogenic acid (CGA). CGA is commonly used in human diet and entering the environment along with waste mainly from the processing and brewing of coffee and it can be toxic for microorganisms included in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the evaluation of following parameters was performed: E. coli K-12 cells viability, growth inhibition of E. coli K-12 culture, LC50 and mortality of Chironomus aprilinus, genotoxicity, sodA promoter induction and ROS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he reactivity of E. coli SM recA:luxCDABE biosensor strain in wastewater matrices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influence of DCF, 4′-OHDCF and 5-OHDCF on E. coli K-12 cells viability and bacteria growth, comparable to AOPs by-products. The highest toxicity was observed for selected, tested AOPs by-products, in comparison to the DCF, 4′-OHDCF and 5-OHDCF. Genotoxicity assay indicated that 2,6-dichloroaniline (AOPs by-product) had the highest toxic effect. The oxidative stress assay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level of ROS generation and sodA promoter induction were obtained for DCF, 4′-OHDCF and 5-OHDCF, compared to other tested compounds.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chlorogenic acid and DCF, which resulted in increased toxicity of the mixture of the both compounds to E. coli K-12, comparable to parent chemicals. The strongest response of E. coli SM biosensor strain with recA:luxCDABE genetic construct in filtered treated wastewaters, comparable to control sample was noticed. It indicates, that E. coli SM recA:luxCDABE biosensor strains is a good tool for bacteria monitoring in wastewater environment. Due to toxic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ested DCF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there is a need to use addi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for wastewater contaminated with pharmaceutical residues.  相似文献   
22.
为了促进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探索S-HA(sludge-based humic acid, 污泥腐殖酸)对溶液中重金属Cd2+的吸附特性.采用国际腐殖酸协会(IHSS)推荐的方法提取S-HA,通过元素分析、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SEM-EDS(外观形态分析)等方法,考察溶液pH和共存阳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分别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同时通过对比S-HA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图片,探索S-HA对Cd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①S-HA表面呈松散的簇团状,含有大量的羧基、醇羟基和酚羟基等含氧官能团,芳香度较高,含有较多的脂肪链结构;S-HA在吸附水中Cd2+的过程中,Cd2+与S-HA表面上的酚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发生了络合作用.②S-HA对Cd2+的吸附量随溶液pH升高而增加,溶液中Na+、NH4+和Ca2+等共存阳离子的存在不利于S-HA对Cd2+的吸附,其中Ca2+的存在对S-HA吸附Cd2+影响最大.③S-HA对Cd2+的吸附由快吸附、慢吸附和吸附平衡3个阶段组成,吸附平衡时间为12 h;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整体吸附速度由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25℃下的最大吸附量为19.29 mg/g,Cd2+在S-HA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反应.研究显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提取的S-HA对Cd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S-HA对Cd2+的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着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高pH对S-HA吸附Cd2+有促进作用,而高离子强度对S-HA吸附Cd2+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封志明  江东  雷梅  李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8):1817-1829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多学科横向发展的新学科领域,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研究适应新时期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资源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在梳理资源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学科体系建设、课程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了我国资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就与不足,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24.
石灰对生物炭和腐殖酸阻控水稻Cd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石灰-生物炭和石灰-腐殖酸两种联合修复剂及其不同施用量对酸性土壤中稻米Cd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两种联合修复剂能显著降低稻米Cd含量17.39%~45.96%,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18.29%~29.88%,.生物炭、腐殖酸施用量分别为5000,6000kg/hm2时,稻米Cd的降低效果最佳.石灰-生物炭处理中,降低稻米Cd含量的主要因子为土壤pH和土壤有效Cd含量(P<0.05),而石灰-腐殖酸处理则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Cd含量(P<0.05).施加修复剂后稻米产量可达6637~7890kg/hm2,直链淀粉含量达到19.47%~27.26%;当腐殖酸施用量为7500kg/hm2时可使稻米产量提高10.97%,而石灰-生物炭处理对稻米产量无显著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稻米Cd含量、稻米产量、稻米品质和修复费用在修复效应评估中所占权重为0.608、0.150、0.102、0.140,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土壤-水稻系统Cd阻控效应的联合修复技术为:在施用1200kg/hm2石灰的基础上同时施加6000kg/hm2腐殖酸.  相似文献   
25.
采用部分热分解法制备了氧基氯化铁(FeOCl),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难降解偶氮染料金橙Ⅱ(AO7).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评估FeOCl/PMS体系对AO7的降解效果并分析了影响AO7去除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FeOCl活化PMS降解AO7效果良好,矿化率达44%.在中性条件下,当FeOCl投加量50mg/L、PMS浓度1.0mmol/L、AO7浓度0.05mmol/L时,AO7可在30min内完全降解.随PMS投加量、FeOCl投加量、Cl-浓度和反应初始pH值的增大,AO7的脱色效果提高.FeOCl还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此外,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EPR测试和XPS分析了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和反应机理:由PMS活化产生的SO4-·和·OH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其中主要活性物种为SO4-·.  相似文献   
26.
腐植酸中不同分子量组分与As(Ⅲ)的络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方法将腐植酸(HA)分成5个不同分子量组分,利用平衡透析法研究HA中不同分子量组分与As(III)的络合特征和作用机理,计算络合过程的条件分配系数、表观稳定常数.结果表明,腐植酸组分的分子量对HA与As(III)的络合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当分子量小于10kDa时,HA与As(III)络合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条件.其中羧基和酚羟基在HA与砷络合中起重要作用,为主要络合位点.采用Scatchard分析和双位点配体模型对络合结果进行拟合,发现HA中不同分子量组分和As(III)的络合过程中均存在强和弱2种络合位点.  相似文献   
27.
以暗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不同溶液pH值、离子强度、接触时间、反应温度和初始铜离子(Cu~(2+))浓度条件下,胡敏素对Cu~(2+)的吸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胡敏素/胡敏素-Cu~(2+)复合物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官能团组成进行了分析;应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对吸附态Cu~(2+)的局域配位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胡敏素对Cu~(2+)的吸附量随pH值、接触时间、反应温度和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而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吸附过程需要能量,是自发、吸热和自由度增加的缔合反应;吸附Cu~(2+)之后,胡敏素表面产生了团聚现象,表面羧基、羟基、吡啶氮和N—O基团参与了Cu~(2+)的吸附作用,同时吸附态Cu~(2+)是以内层配位形式与胡敏素表面的O/N和C原子结合.  相似文献   
28.
密封组合形式对结构密封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密封组合形式对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方法开展密封性能试验,从密封形式、装配形式和涂覆形式的3种组合形式开展试验研究,找出结构密封性能影响因素,筛选密封最优组合形式。结果结构密封3种组成形式分别为有无贴合面的密封形式,干涉装配、湿装配形式,部分涂覆、全涂覆形式。开展2种应力水平下8种密封组合形式的密封性能试验,在保证密封工艺质量条件下,按照飞机结构和受载特点选取合理密封组合形式能有效提高结构密封性能。结论在飞机应力较高、不常拆的密封部位应选择贴合面密封、干涉装配、部分涂覆的密封组合形式,在飞机结构设计要求间隙装配、常拆卸的密封部位选择贴合面密封、湿装配、部分涂覆的密封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29.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河下游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高盐水中痕量镉时,有很大背景吸收和误差。本文采用络合—萃取技术使共存元素与待测元素分离,既消除了基体干扰,又达到了富集作用,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0.
湿法吸收测定大气中的五氧化二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NaOH溶液吸收大气中的P2O5,用钼锑抗试剂显色定量。对样品的稳定性、方法的显色条件、精密度、准确度以及检出限进行反复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