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875篇
安全科学   382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587篇
综合类   1686篇
基础理论   331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34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1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岷江干流(成都段)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研究,分别提出了地表水污染防治对策和地下水水质防护措施,划分出了地表水防治不同时期的目标以及地下水开采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72.
ABSTRACT: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mining and reclaiming originally undisturbed watersheds on surface-water hydrology in three small experimental watersheds in Ohio. Approximately six years of data were collected at each site, with differing lengths of premining (Phase 1), mining and reclamation (Phase 2), and post-reclamation (Phase 3) periods. Mining and reclamation activities showed no consistent pattern iii base-flow, and caused slightly more frequent higher daily flow volumes. Phase 2 activities can cause reductions in seasonal variation in double mass curves compared with Phase 1. Restoration of seasonal variations was noticeably apparent at one site during Phase 3. The responses of the watersheds to rainfall intensities causing larger peak flow rates generally decreased due to mining and reclamation, but tended to exceed responses observed in Phase 1 during Phase 3.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NRCS) curve numbers increased due to mining and reclamation (Phase 2), ranging from 83 to 91. During Phase 3, curve numbers remained approximately constant from Phase 2, ranging from 87 to 91.  相似文献   
73.
ABSTRACT: Evidence is presented that snowmelt runoff from an urban watershed can produce density current intrusions (underflows) in a lake. Several episodes of density current intrusions are documented. Water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measured near the bottom of a 10 m deep Minneapolis lake during the late winter warming periods in 1989, 1990, 1991, and 1995 show significant rapid changes which are correlated with observed higher air temperatures and snowmelt runoff. The snowmelt runoff entering this particular lake (Ryan Lake) has increas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alinity, and density. The source of the salinity is the salt spread on urban streets in the winter. Heating of littoral waters in spring ma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sinking flows, but is clearly not the only cause.  相似文献   
74.
75.
特大型煤和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大型煤和瓦斯突出危害极大,具有独特的发生条件,应专门研究。在全国99 次特大型煤和瓦斯突出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特大型突出的一般特征及发生的地质和采矿条件,并给出了南桐矿区的几个临界值。对特大型突出地质条件的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防止特大型突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江东鹏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3-115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从填埋场内非等温的角度,理论上分析了场内垃圾含水率的分布与温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内水分运移过程的双场耦合模型(三维),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为研究填埋场内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了我国表面处理业发展现状、特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专业园区(表面处理工业园)的形式实施表面处理行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措施,提出将涉及表面处理工艺的企业纳入园区统一管理,对规范表面处理行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即运营模式、收费模式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深埋岛式地铁车站站台火灾时烟气蔓延数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随着我国地铁的发展,未来部分地铁的发展空间属于埋深较大,经过老城区时须穿越大片房屋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实施上线路和车站均需要较大的埋深。因此,深入开展深埋地铁站点火灾安全研究有助于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笔者针对地铁深埋岛式站台火灾,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深埋岛式站点内烟气横向流动和不同站层间的烟气纵向蔓延规律。分析烟气在隧道、站台及站厅内蔓延时烟气温度、有毒气体浓度、可见度等特征参数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了火灾时深埋岛式站点内有效的气流组织形式,隧道排烟系统的运行模式。所获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同类型的地铁车站的设计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79.
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考虑采矿空区对地表拟建建筑物的影响,采用先进的ANSYS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某采矿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结果不仅可以为拟建结构提供必要的地表变形参数,而且为认识采矿空区地表变形机理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0.
对"地球表层概念"的界定与发展和基于新概念的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等进行了综合讨论和阐述;定义了地球表层概念的内涵,提出:地球表层是指地表和近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地球部分,是地球上部多态(固、液、气、生物和有机态)物质相互渗透、交融并不断进行物能交换、转化和作用而结合形成的具有内部协同性和一定系统结构的有机整体,是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和地表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础;进一步确立了地球表层的空间位置和范围(外延),即包括地球表面上下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物理(能量)场及其相关作用在内的地球空间,其下界是软流圈(以软流圈为过渡层),上界为大气圈最外层,至少应包括磁层在内;岩石圈以下的地幔和地核与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均为地球表层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