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766篇
综合类   1047篇
基础理论   22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343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7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daptive management: Promises and pitfall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Proponents of the scientific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argue that it increases knowledge acquisition rates, enhances information flow among policy actors, and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ng shared understandings. However, evidence from efforts to implement the approach in New Brunswick,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and the Columbia River Basin indicates that these promises have not been met. The data show that scientific adaptive management relies excessively on the use of linear systems models, discounts nonscientific forms of knowledge, and pays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policy processes 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understandings among diverse stakeholders. To be effective, new adaptive management efforts will need to incorporate knowledge from multiple sources, make use of multiple systems models, and support new forms of coope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82.
ABSTRACT: Protection of ecosystems as entities on the landscape has attracted a wide range of support. Ecosystem-based public policies are claimed to be more effective,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ally sound than other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policy. The ecosystem concept was never intended to serve as a public policy guide or to determine landscape units for land management purposes.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use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 in public policy and land use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proposed rule to manage the National Forest System according to ecosystem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e concept is found to be unsuitable as a basis for guidin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public policies in general while the proposed rule to manage the national forests according to ecosystem management principles is shown to be incoherent.  相似文献   
83.
84.
重庆地区吴茱萸属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鉴定,重庆地区吴茱萸属药用植物有9种(含种下等级),首次发现吴茱萸红花品系。重点介绍了它们的生境分布、药材商品与生产经营现状等,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为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叙述了黄河故道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必要性。从总体技术方向、技术应用原则、技术进步目标、适用模式诸方面提出了黄河故道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7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86.
安徽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对全省近10年的土地资源、粮食生产及人口增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对2005-2020年全省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分别进行了预测。为了提高预测精确度,取各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根据安徽省情将其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档生活标准,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安徽省土地承载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全省发展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健康住宅的降噪问题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健康住宅的噪声控制,包括对噪声源的认识、进行降噪的方法设计、技术措施实施效果的分析等内容。笔者在研究健康住宅噪声种类和控制标准、分析控制噪声基本措施的基础上,认为健康住宅噪声控制的难点在于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两方面,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降噪手段视为系统工程,包括住区户外和住宅室内两大系统;综合设计降噪控制技术,才能达到健康住宅声环境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8.
综合防尘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粉尘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公司依靠科学管理,完善了各项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综合防尘方面的管理规定和防尘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技术创新,重点抓好综采、综掘工作面以及回风系统和定点尘源的装置,实行自动控制等综合防尘技术;从管理和技术创新角度,通过采用减少粉尘产生、降尘、排尘、除尘、个体防尘等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入世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压力,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污染进口和产业冲击三方面.外商投资增长及外国人入境消费可能引起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风险较大的项目和危险废弃物也可能乘机而入.受国外环保产业和环保服务业的冲击,我国相关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法规标准和公众意识是影响入世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的两个重要因素.缓解环境压力的举措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制度改革和管理改革结合的原则;短期措施和长期战略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0.
中质旅游景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质景区是指旅游综合质量中等的景区.开发中质景区可以增加目的地供给、优化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流优质景区客流.以四川雅安碧峰峡景区为例,在分析该类型景区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在旅游项目设计、资金筹措、客源市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指出,我国中质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资源价值评价不准确、资源破坏严重等误区,以期在旅游实践中提高中质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