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安全科学   365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165篇
综合类   772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89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为了降低火灾环境下储罐内部介质热响应及储罐失效试验研究的成本和风险,更好地为储罐事故的预测预防提供模拟依据,利用Fluent 12.0软件对密闭容器内部介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给出了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相变的控制方程;通过考虑内部介质气化热随温度的变化及饱和温度与区域单元压力之间的关系,编写了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质量和能量源项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通过对部分参数进行简化,分别给出了喷射火和池火条件下丙烷储罐热响应模拟的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储罐热响应各主要参数(内部介质温度、壁面温度,储罐内部压力)的误差在喷射火条件下低于15%,在池火条件下低于12.4%.这表明模拟所需源项UDF正确,可以用于现实储罐热响应的模拟.  相似文献   
142.
火灾发生后,火灾烟气主要通过疏散走廊向建筑的其他部位蔓延.有效控制疏散走廊中的烟气,可以阻止其进一步蔓延到楼梯间.了解火灾烟气在疏散走廊中的运动规律,是控制其蔓延扩散的前提.热浮力和室外风压是烟气在走廊中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研究二者耦合作用对走廊中烟气运动的影响,对进一步弄清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具有较大的意义.采用网络模拟软件CONTAM 3.0模拟疏散走廊中火灾烟气在上述两种驱动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随室外风速增大,疏散走廊中火灾烟气的运动速度增大,远大于单纯热浮力作用时烟气的运动速度;当热浮力和室外风压耦合驱动时,室外风压对烟气运动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实际垃圾焚烧系统中飞灰会在尾部烟道堆积并在受热后发生二噁英的再生成、热降解及向烟气解析等协同作用.本文研究了半干法脱硫塔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受热过程中二噁英的质量变化及其气固相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含氧量及硫胺基复合阻滞剂的添加等对飞灰中二噁英热解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0℃时飞灰析出的气相二噁英很少,而450℃时气相二噁英的比例高达99.7%;氧含量对飞灰中二噁英的热解析特性影响较大,当氧含量为6%时,气相二噁英的析出量最大,达到2.87 ng·g-1;350℃时添加硫胺基复合阻滞剂后二噁英总量明显下降,表明阻滞剂能够抑制二噁英再合成,但气相中二噁英的比例从47.69%上升到87.50%.  相似文献   
144.
以低温短时(90℃、30 min)水热预处理后的混合及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高温((55±1)℃)厌氧消化连续性试验.研究了该预处理条件下这两类污泥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 d时的产气量、有机物分解率及物料平衡等,探讨了低温短时水热预处理对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TS约为35 g·L-1的预处理混合污泥与初沉污泥经高温厌氧消化后,投加单位VS的产气量分别为(343.00±9.86)m L·g-1和(365.00±7.61)m L·g-1,VS去除率分别为38.9%和45.8%.COD物料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混合和初沉污泥中分别有33.6%和43.9%的固体有机物被分解转化,生物气中CH4含量均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45.
用不同浓度的Cu、Ce和La离子交换Na Y分子筛,对比了不同改性条件下等离子体协同分解NO_x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u是NO_x催化分解的主要活性组分,对于8%Cu-Na Y催化剂,当放电电压为10 k V,放电功率为7.6 W时,NO_x转化率可达46.3%,反应产物中没有NO_2,只有11 ppm的N_2O.Ce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对于5%Ce-8%Cu-NaY催化剂,当放电电压为7.8 kV,功率为3.6 W时,NO_x转化率可达67.3%.La的加入同样可以使催化剂活性上升,但不同La含量催化剂的NO_x转化率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146.
In this study, the mercury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Br-modified fly ash in an entrained-flow reactor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rcury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Br-modified fly ash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The mercury species adsorbed by unmodified fly ash were HgCl2, HgS and HgO. The mercury adsorbed by HBr-modified fly ash, in the entrained-flow reactor, existed in two forms, HgBr2 and HgO, and the HBr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promoting oxidation of elemental mercury in the entrained-flow reactor.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of HgBr2 and HgO in ash from the fine ash vessel was 4.6 times greater than for ash from the coarse ash vessel. The fine ash had better mercury adsorption performance than coarse ash, which is most likely due to the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longer residence time.  相似文献   
147.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5个梅雨监测站1961~2012年的日数据,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对研究期内梅雨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的分析,探讨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振荡模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尺度振荡特征,在年际尺度上表现出准3 a和6 a的周期变化,而在年代际尺度上显示准13 a和24 a的周期变化;各分量方差〖JP2〗贡献率显示,年际振荡在梅雨长期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自1961年以来,EEMD分解的梅雨长期变化趋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特征,其中1961~1985年呈上升趋势,1985~2012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EEMD能够有效地揭示梅雨长期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可用于诊断非线性、非平稳性信号变化的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8.
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有利于地下热水的开发,对重庆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热水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重庆地下热水的可持续开发。通过2009年1月和2009年7月对重庆市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热水进行野外监测、取样和室内分析,发现重庆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热水水化学性质相近,pH呈中性,水温30℃~50℃,电导率为1 320 μs/cm~3 250 μs/cm,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型,是典型的碳酸盐岩热储中-低温地下热水。温泉水的主要阳离子为Ca2+和Mg2+,阴离子为SO42-和HCO3-,除青木关温泉外,SO42-和Ca2+、Mg2+随时空变化较小,体现了碳酸盐岩中石膏与地下热水的水-岩作用对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热水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都处于饱和与不饱和的临界状态,没有明显钙华沉积的现象;Na-K-Mg-Ca图解显示各个季节地下热水的物质来源基本一致,均没有达到水岩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9.
Ammonium peroxydisulfate (AP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norganic peroxides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is a thermally unstable peroxide and potent oxidiz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eroxy bond in the molecule and is incompatible with most substanc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ypical additives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PS, in this paper, diamine phosphate (DAP), monoamine phosphate (MAP), and aluminum hydroxide (AH) were selected as additives; pure APS and samples with 10 wt% and 20 wt% of additives were first tes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with 10 wt% of additive ha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than those with 20 wt% of additive. After screening, the three groups of 10 wt% AH, 10 wt% MAP, and 20 wt% MAP additive conditions could be considered to have a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effect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PS. Four groups of samples were, in turn, tested by Phi-Tec II. The adiabatic results showed two discontinuous exothermic processes; 10 wt% AH promoted the weak exothermic effect in the first stage. In contrast, the three groups of additives in the main exothermic stage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hibition, and the inhibiting effect was ranked as 10 wt% AH, 10 wt% MAP, and 20 wt% MAP in order. Finally, the self-accelerated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SADT) was calculated under the 25 kg standard package. The adiabatic results, including SADT, were combined to render feasibl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additives,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addi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方法,区分生产和生活两个体系,构建时空分解分析模型,追踪了福建省9个设区市2011—2019年水污染物排放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及其贡献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福建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并且各驱动力贡献的区域差距明显变小,趋于平衡;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仍保持高位,各驱动力贡献的区域差距基本保持不变.其中,经济规模扩张是福建省水污染物排放的主导驱动力,主要源于福州、厦门、泉州经济赶超发展影响;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影响表现为增排效应,以福州和厦门尤为显著;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效应由正驱动逐渐转变为负驱动,这主要归功于三明和泉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拉动 效应;技术效应一直是福建省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重要驱动力,但部分地区已逐渐步入生活污染物技术减排攻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