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48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275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平原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两侧敏感区域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平原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影响两侧敏感区域的状况,环评预测结果偏差过大的问题,应用声学传播理论,对交通噪声的衰减结果进行计算,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其结果对平原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管理与治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2.
根据多条高速公路近3年的事故数据及实时交通流数据,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速变异系数指标及其分级标准,建立了考虑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车速变异系数、天气条件等多因素的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风险预测多元模型,并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实时行车风险指数TRI指标,制定了交通流状态实时安全性评价标准,最后给出了高速公路交通流混合交通状态下的实时安全风险评价流程。通过西攀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实时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公路连续长坡路段驾驶员心率与曲线半径的关系,提高行车安全,选取9名驾驶员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用多导生理记录仪采集驾驶员的心率数据,按上、下坡方向将试验路段的每个曲线划分为7个位置,分别对上、下坡方向每个位置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和曲线半径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每个位置的模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曲线半径设置建议.综合上、下坡方向各位置的曲线半径研究结论提出合理的曲线半径取值建议,公路连续长坡路段曲线半径在r≥900 m和200 m≤r≤300 m内取值.  相似文献   
64.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on-scene injury severity prediction (OSISP) algorithm for truck occupants using only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feasible to assess at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this algorithm is to use it as a basis for a field triage tool used in traffic accidents involving trucks. In addition, the model can be valuable for recognizing important factors for improving triage protocols used in Sweden and possibly in other countries with similar traffic environments and prehospital procedures.

Methods: The scope is adult truck occupants involved in traffic accidents on Swedish public roads registered in the Swedish Traffic Accident Data Acquisition (STRADA) database for calendar years 2003 to 2013. STRADA contains information reported by the police and medical data on injured road users treated at emergency hospitals. Using data from STRADA, 2 OSISP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for deriving the probability of severe injury (defined here as having an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 15) were implemented for light and heavy trucks; that is, trucks with weight up to 3,500 kg and ??16,500 kg, respectively. A 10-fold cross-validation procedure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SISP algorithm in terms of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

Results: The rate of belt use was low, especially for heavy truck occupants. The OSISP models developed for light and heavy trucks achieved cross-validation AUC of 0.81 and 0.74, respectively. The AUC values obtained when the models were evaluated on all data without cross-validation were 0.87 for both light and heavy trucks. The difference in the AUC values with and without use of cross-validation indicates overfitting of the model, which may be a consequence of relatively small data sets. Belt use stands out as the most valuable predictor in both types of trucks; accident type and age are important predictors for light trucks.

Conclusions: The OSISP models achieve good discriminating capability for light truck occupants and a reasonable performance for heavy truck occupant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may be increased by acquiring more data. Belt use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severe injury for both light and heavy truck occupants. There is a need for behavior-based safety programs and/or other means to encourage truck occupants to always wear a seat belt.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雨天驾驶员对障碍物颜色的感知特征,保障雨天驾驶安全,利用仿真驾驶平台,研究大雨、中雨、小雨3种状况下,驾驶员面对红、白、黑3种颜色障碍物时的鸣笛点(与障碍物距离设为L1)、刹车点(与障碍物距离设为L2)的选择和行驶初速度(V1)与通过障碍物最小速度(V2)的关系。最后,依据模拟驾驶采集得到的23位驾驶员经过各颜色障碍物的驾驶数据,通过SPSS分析L2,V1的拟合关系,结合安全制动距离模型,建立不同雨量下驾驶员受障碍物颜色影响的行车安全模型。结果表明:运行速度相同时,红色障碍物对应的L1,L2值明显大于黑色和白色对应的值;面对同种颜色的障碍物时,随着雨量的增加,V2值不断减小,而V1越大,V2值越大。  相似文献   
66.
绿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绿灯倒计时信号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不同交通负荷与信号控制方式下的驾驶行为开展研究。选择大连市内的倒计时信号交叉口与非倒计时信号交叉口各2处,开展车辆行驶速度及不良驾驶行为调查。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2类交叉口在平峰与高峰时段的车辆行驶速度特性,同时对比分析上述不同条件下闯黄灯及违规变道行为的发生数量。研究表明,绿灯倒计时信号在绿灯时间末期,会诱发一部分驾驶员加速行驶通过交叉口;绿灯倒计时信号在平峰时段对闯黄灯行为数量的影响较小,而对违规变道行为的数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7.
针对衡水市机动车污染问题,本文选择衡水市代表性路段,对其进行了实验,如采样点的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监测方法及标准和使用的实验仪器,得到了结果与分析,如交通环境中PM10和TSP的变化特征、PM10/TSP比值和交通环境中PM10和TSP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衡水市道路交通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措施,主要是完善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发展清洁能源、完善管理体制和加强交通管理宣传教育,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8.
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噪声对临路高层建筑声环境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变化,噪声贡献值呈现抛物线型变化。在第3层~第5层处噪声值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楼层增加噪声值逐渐减小;此外低楼层处夜间噪声超标严重。在隔声设计时应重视噪声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夜间时段的噪声影响,增加声屏障的高度对提高低楼层隔声效果有较明显作用。对于临路高层建筑,单一的声屏障措施的降噪效果有限且有众多限制因素,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9.
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作为新型地下交通形式,车流量大且存在多个分合流点,气流组织复杂,防灾排烟难度极大。以杭州某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连接匝道为研究背景,提出匝道通风排烟设计方法,再选取其中二合一式连接匝道结构,采用FLUENT模拟其两种防灾排烟方案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两个连接匝道末端单独设置排烟口的设计方案可有效保证火源下游车辆和火源上游人员的逃生安全;根据分合流流速分配理论模型,在合流处只设置一个排烟口且排烟量提高40 m3/s时,也可达到同样的防灾排烟效果,从土建成本考虑,推荐此方案,为同类型隧道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为利用视频数据对空管员违规行为进行智能化分析,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出2阶段的违规行为识别模型(AR-ResNeXt),基于实地调研构建空管员视频数据集,利用最小化动态多实例学习损失函数和中心损失函数,获得违规行为检测的判别特征表示,结合异常回归网络和ResNeXt网络,完成对空管员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检测与动作分类。研究结果表明:AR-ResNeXt模型在自制数据集中,其帧级AUC达到82.9%,分类准确率达到87.8%,可准确识别空管员发生违规行为的时序区间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