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1篇 |
废物处理 | 20篇 |
环保管理 | 28篇 |
综合类 | 142篇 |
基础理论 | 110篇 |
污染及防治 | 98篇 |
评价与监测 | 13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01.
超声强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级氧化技术,超声空化产生元选择性的强氧化性自由基,具有较大优势,但由于超声空化机理的特点使得有机物的完全矿化受到限制,而提高超声效率的常见方法有:优化频率、声强,与其他技术组合等。文章主要从超声波参数,添加剂,超声-高级氧化技术、超声-活性炭、超声-微生物处理、超声-石墨、超声-气浮、超声-膜处理、超声-混凝、超声-消毒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超声强化技术原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其中研究较少的方法有间歇超声、多频超声、充入多种气体以及超声与各工艺组合,如超声与活性炭、等离子体技术等组合,这些强化技术都-定程度的强化了超声效果。有些组合暂时未用于水处理,但经过完善也将大大催进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虽然超声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由于其成本高,反应器生产技术限制。超声波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还需要较长-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2.
为解决管道补口热收缩带剥离强度人工抽检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采用水浸法开展基于超声检测的补口热收缩带粘接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回波信号、时域等效强度It和频域等效强度If,分析了2.25 MHz、5 MHz时接收信号与粘接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检测频率为2.25 MHz时,随着粘接质量的下降,回波信号R1-2呈增强趋势;当检测频率为5 MHz时,随着粘接质量的下降,有R1减弱、R2增强的趋势,发生脱粘时,R1异常增强,R2几乎减弱到零;同时,两种频率检测结果均表明时域等效强度It和频域等效强度If与粘接质量呈反比:粘接质量下降,It、If增强,可作为管道补口粘接质量定量评价的两项指标。此外,与2.25 MHz相比,5 MHz对于粘接质量的判别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为了回收污泥所含的磷,采用碱和超声波对3种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以释放磷,考察了处理前后PO43--P(正磷酸盐)、TP(总磷)、SCOD(可溶性COD)、TOC(总有机碳)、TS(总固体)、VS(挥发性固体)的释放规律及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碱和超声波处理均能有效破解污泥,释放磷和有机物;城市污泥比制药污泥更容易破解;城市污泥无机磷的释放高于有机磷,而工业污泥的有机磷释放高于无机磷;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城市污泥释放磷最多,释放有机物最少,有利于磷的进一步回收.碱处理和超声处理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污泥上清液中有机物的组分,但碱处理能促进污泥蛋白质类、腐殖酸类和富里酸类有机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6.
针对毒死蜱中间体生产的化工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生物抑制性强的特点,以实际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基于响应曲面法,进行了超声/Fenton法降解有机物效能研究与运行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1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响应曲面设计的自变量中心点为H2O2投加量0.5 mol/L、Fe2+投加量0.93 g/L、反应时间90 min.2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了以H2O2及Fe2+投加量、反应时间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经方差分析,模型显著(P0.000 1);对有机物去除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Fe2+投加量,其与反应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3最优工况为H2O2投加量0.7 mol/L、Fe2+投加量1.36 g/L、反应时间96 min,该条件下模型预测CODCr去除率为96.63%,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36%,出水水质指标远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ρ(BOD5)/ρ(CODCr)从0.09升至0.22,CODCr单位去除负荷的H2O2及Fe2+用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14 mmol/mg和0.28 mg/mg.研究显示,采用超声/Fenton法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可有效提高CODCr去除率及其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207.
Tyrosinase (TYR) was covalently immobilized onto amino-functionalized carbon felt surface via glutaraldehyde-coupling underultrasonic treatment for 10 min. The resulting TYR-immobilized carbon felt was used as a working electrode unit of bioelectrocatalyticflow-through detector for TYR substrates (catechol, p-chlorophenol (p-CP), p-cresol, phenol etc.). Cathodic peak currents based on theelectroreduction of enzymatically produced o-quinones were detected at –50 mV vs. Ag/AgCl.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ork in whichTYR was immobilized onto amino-functionalized carbon felt for 16 hr without the ultrasonic treatment, we succeeded in (1) shorteningthe enzyme immobilization time from 16 hr to 10 min, (2) enhancing the sensitivity of p-CP, and (3) 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stabilityof p-CP. The ultrasonic treatment during the TYR immobilization step would lead to certain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immobilizedTYR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immobilized TYR-layer on the carbon felt surface. 相似文献
208.
209.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简称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的持久性污染物。可靠的PAHs检测方法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重要保证。实验采用超声萃取、用固相萃取柱(SPE-C18)进行净化处理土壤样品,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对美国环保署(USEAP)优先监测的15种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5种PAHs的最低检出限为0.231μg/kg-3.846μg/kg,回收率为51.48%-69.84%,相对标准偏差为6.84%-11.92%。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