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超声波诱导降解甲胺磷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钟爱国 《化工环保》2000,20(2):17-19
报道了用超声波诱导降解模拟水中低浓度甲胺磷农药的可行性试验.试验中探讨了声强、辐射时间、温度、初始pH和外加亚铁盐或H2O2等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甲胺磷浓度为1.0×10-4mol/L、起始pH2.5、温度30℃、Fe2+>50mg/L、充O2至饱和的条件下,用低频超声波(80W/cm2)连续辐照120min,甲胺磷去除率达到99.3%.  相似文献   
252.
本文介绍应用相控阵技术结合配有编码动作的机械装置,对插入式管座焊缝从接管内侧用线阵探头进行超声检测的方法。建立实验模型,可为声柬全覆盖所必须考虑的物理参数,提供验证数据。建模和实测结果表明:利用声线跟踪法,扫查布置图(Scanplan)能提供所需覆盖范围的适当显示。当从接管内表面进行扫查时,用于引导探头扫查动作的机械装置往往可设计得减少复杂性。本文所述方法可望为承压设备结构较复杂的管座焊缝,实施超声相控阵检测(PAUT)符合ASME最新版要求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253.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对采集的有害废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后 ,用超声波浸提法制备浸出液进行浸出毒性实验 ,并对浸出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确定最佳浸提条件  相似文献   
254.
一定厚度构造煤的存在是瓦斯突出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构造煤发育区域也往往是瓦斯富集区。因此,研究构造煤的物性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构造煤的超声波实验测试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半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构造煤纵波波速和品质因子的主要因素是煤体的孔隙率、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纵波波速和品质因子随着孔隙率和挥发分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水分和灰分的增加而减少,视密度和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对两者影响较小。最后,从微观角度定性分析了孔隙率、水分和灰分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构造煤超声波参数的影响机理,为超声波探测构造煤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55.
超声波诱导降解甲胺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功率超声诱导化学降解低浓度甲胺磷农药模拟废水的新方法.考察了声强、辐射时间、介质温度、初始pH值、外加Fe2+或H2O2等因素对其超声化学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胺磷水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10-4mol·l-1,pH0为2.5,介质温度30℃,Fe2+加入量为50mg·I-1,溶液中充入氧气饱和,经80W·cm-2功率超声辐射2h,其CODcr平均去除率达99.3%,甲胺磷的平均降解率为99.6%.  相似文献   
256.
沉淀—超声波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退浆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诸暨漂染厂废水处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混凝沉淀─—超声波气浮─—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退浆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经2年多运行表明:CODcr的去除率达94.0%,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该处理工艺设备简单,效果可靠,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7.
    
Deployment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on a large scale poses many challenges. One is the availability of reservoirs with suitable characteristics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matched large emitters, etc.). Such a challenge might lead to the selection of reservoirs with relatively low porosity. In those environments, the rock matrix is often stiff and questions arise regarding the capabilities of seismic methods to monitor injection.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various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o test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wo low‐porosity reservoir samples of the St Lawrence Lowlands sedimentary basin to different phas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wave velocity and amplitude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phase transition. Illustrative modeling of seismic reflectivities within a hypothetical geological formation with physical properties equal to that of the St Lawrence Lowlands sedimentary basin, suggests that a liquid‐water contact is a potentially good seismic reflector. © 201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58.
澜沧江硅藻的地理分布模式与关键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胜浩  陈娟  王沛芳  王超  王洵  苗令占  刘胜  袁秋生 《环境科学》2020,41(12):5458-5469
硅藻作为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大型河流中硅藻的地理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知之甚少.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典型大河澜沧江干流1200 km河段为研究区域,基于真核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集,探究浮游硅藻和底栖硅藻在不同河段的分布特征和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澜沧江浮游硅藻和底栖硅藻的物种多样性在上游自然河段较高,两类硅藻的群落结构在不同河段间存在显著差异,建坝对两类硅藻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均产生显著影响.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扩散限制是浮游硅藻和底栖硅藻地理分布的主导驱动因子,解释率分别为16.7%和29.8%.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底栖硅藻,浮游硅藻的种间竞争关系和网络连通性较强;梯级库区段两类硅藻的网络连通性均高于上游自然河段.本研究补充了大型河流硅藻地理生态分布的认知不足,同时揭示了河流硅藻群落对水电开发的响应.  相似文献   
259.
采用2019年12月天山北部石河子(目标区)和昌吉(对比区)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资料,对石河子人工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基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消减AQI的证据.试验为期31 d,其中在13个试验日中进行了飞机作业.采用区域回归方法,建立两地AQI回归方程,计算目标区在未进行人工作业时的AQI期望值,将其与实测值对比,统计分析作业效果.试验期间,目标区与对比区AQI日变化呈高度的相关性,数据样本相关性经t检验满足要求,经F检验可信程度达到99%,显著性非常高.此外,基于两个随机试验验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石河子开展人工消雾作业期,AQI指数相较于不进行作业时平均减小52,相对减小28.1%.进一步进行90%置信区间估算结果表明,开展作业后目标区AQI平均值减小了23.71,相对减小15.1%.通过两个蒙特卡洛随机试验表明,人工作业对AQI产生的作用超过了试验期间大部分情况下两地AQI自然变化的区别,因此,统计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在样本数足够时,人工作业的作用可以从复杂的自然变化中体现出来.但是,对于单日内的污染过程,其自然变化十分复杂,人工作业的作用难以进行定量化计算.  相似文献   
260.
考察了不同超声处理参数下剩余污泥中短链脂肪酸SCFAs和易水解组分EHCs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SCFAs的最大释放量为197.0 mg/L,超声时间对SCFAs释放影响显著;在超声时间为100 min内,声能密度小于0.6 W/mL时,EHCs释放随超声时间和声能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能耗下,长超声时间、低声能密度的超声处理条件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EHCs,超声时间对EHCs释放的贡献度高于声能密度;释放的EHCs以糖类为主,经短时间水解酸化可生成较高浓度的SCF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