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2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32篇 |
综合类 | 136篇 |
基础理论 | 12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避免新管幕法下穿铁路既有线施工所导致的轨面不平、列车晃车等铁路运营事故,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为施工背景,考虑火车站内强电磁干扰环境对传统电磁、电容式传感器的影响,选用合适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设计了监测方案并搭建了监测系统,获得了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据,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土体沉降,获得了地表横向距离沉降规律,对比论证了该监测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监测和计算结果表明,新管幕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漏斗状,中间大两头小,监测断面的最大沉降值为21.2 mm,在施工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82.
给水管壁生物膜会吸附水中的重金属元素积累在管壁生物膜中,在受到扰动时释放回到水体,危害饮用水水质安全。试验以上海管网末梢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PVC、铸铁和紫铜等三种管材上生物膜对铅、镉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PVC、铸铁和紫铜附着生物膜对铅的解吸容量qe分别为:5.92211μmol·m^-2、128.3051μmol·m^-2和21.1808,解吸速率常数k分别为:0.001060 m^2·μmol^-1·min^-1、0.000041 m^2·μmol^-1·min^-1和0.000503 m^2·μmol^-1·min^-1,对于镉元素三种材质的解吸容量qe分别为:14.71519μmol·m^-2、18.50481μmol·m^-2和2.25225μmol·m^-2;解吸速率常数k分别为:0.000102 m^2·μmol^-1·min^-1、0.001070 m^2·μmol^-1·min^-1和0.000103 m^2·μmol^-1·min^-1。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采空区遗煤、松散破碎岩块对瓦斯爆炸的影响,建立缝洞型管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结合方法研究采空区内缝洞型管道内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及管道长径比对瓦斯爆炸过程中速度与冲击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缝洞型结构内,随着火焰沿管道向前传播,各监测点速度逐渐变大、压力先增加后降低,而压力上升速率则表现出不规则的变化;缝洞结构加剧了火焰燃烧的剧烈程度,提高了管道内各监测点的温度峰值;在缝洞型管道内随长径比r增加,各监测点最大压力峰值以及速度大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负温对桩侧应力及桩间土拱效应的影响,通过FLAC3D软件模拟热力耦合作用下新型排桩冻结法中桩间土拱效应的变化及温度效应下的桩间距,并根据巴霍尔金单排管冻结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建立冻结壁平均温度区域解。研究结果表明:桩土接触面的应力分量τxy近似线性变化,应力分量σx近似均匀分布,温度降低对应力分量τxy的分布影响较小,但对应力分量σx的影响较大;负温使桩间距发生变化,且整体平均应力的分布也更加均匀化;通过与巴霍尔金解析解对比,证明单排管冻结温度场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单排管冻结壁平均温度区域解,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不超过1 ℃,计算误差满足工程要求;随着冻结时间的增加,单排管冻结壁温度场呈抛物线形式降低。 相似文献
85.
为了研究热力管加热桥面抗冰融冰对于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制作了尺寸为600 mm×600 mm×380 mm的桥梁试件,在人工环境室对热力管融冰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上表面温升速率和融冰时间取决于热力管间距、隔热层、风速、环境温度和热力管外表面温度。在相同工况条件下,100 mm间距的热力管融冰能力要大于150 mm间距的热力管,无隔热层时,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3.4%,融冰时间为211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18.3%,融冰时间为271 min。在热力管层下面铺设厚度为2 mm、导热系数为0.062 W/(m· K)的隔热材料后,10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46.9%,融冰时间为175 min;150 mm间距热力管向上传递的热量占总加热量的51.9%,融冰时间为161 min。热力管层铺设隔热材料可有效阻止热量向下传递,从而缩短融冰时间。 相似文献
86.
Lotsmart N. Fonjong Ngwa Nebasina Emmanuel Charles C. Fonchingo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5,6(4):429-45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active role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negotiating livelihood and sustenanc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ome of their local water sources. It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put in place to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water, one of the worlds scarcest natural resources. Despite some external assistance, local communities are increasingly shoulde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suring the availability of water through self-reliant efforts. These attempts are being undermined by a high incidence of waterborne and water-related diseases, which are impacting on health, and hygiene and other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 The management of potable water is proving to be a herculean task for most communities after the departure of funding partners. To guarantee the proper maintenance of pipe borne water schemes, communities are rethinking their strategies as they grapple with difficulties to put in place viable techniques for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supply schemes.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87.
文章分析了反向物流网络的特征、分类以及影响废旧家电回收反向物流构建的因素及构建原则;运用博弈论知识论证了进行废旧家电反向物流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废旧家电反向物流网络,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其进行优化.最后,本文运用例子证明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及其算法-分枝定界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了烟道式脱硫装置的特点及工艺原理 ,采用该装置处理某冶炼厂高浓度SO2 烟气 ,其脱硫率达 90 %以上 ,净化后的烟气可直接达标排放 ,并年产合格脱硫石膏近万吨。烟道式脱硫装置解决了常规脱硫除尘装置共同存在的结垢和堵塞问题 ,在冶炼烟气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90.
通过在实际重力流排水管道中选取10个典型的腐蚀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水管道对应腐蚀区域的生物膜和水体进行采样,探究实际排水管道不同空间位置上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差异性以及水质因素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布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反映腐蚀区域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排水管道中10个典型腐蚀区域中的微生物群落分布结构基本相似,在门水平上主要是变形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门,在纲水平上主要是a-变形菌纲,其次是β-变形菌纲两者相对含量之和占到43.56%,在属水平上的硫酸盐还原菌对管道具有严重的局部腐蚀,包含有Desulforhabdus,Desulfuromonas,Desulfobacter.RDA环境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在门水平上硫化氢、溶解氧与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纲水平上与微生物群落存在相关性的主要是铵根离子、pH值和CO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