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2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3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5篇 |
废物处理 | 10篇 |
环保管理 | 728篇 |
综合类 | 1077篇 |
基础理论 | 389篇 |
污染及防治 | 73篇 |
评价与监测 | 97篇 |
社会与环境 | 354篇 |
灾害及防治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87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8篇 |
1975年 | 9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碳排放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开展这方面研究对于促进居民可持续消费、寻找新的节能减排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量化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连续变化的基础上,探究了这段时期生活能耗与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总能耗和碳排总量都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与碳排始终大于直接能耗与碳排,但二者的差异正在逐年缩小;对于人均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二者总量都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电力和煤炭是最主要的直接能源消费品种,也是最主要的碳排来源;对于人均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虽然居民生活消费开支逐年递增,但由于各类消费项的单位产值能源强度在逐年下降,因此总的间接能耗与碳排并没呈现出一定的递增或递减趋势,而是出现波动性变化.其中"食品"、"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3项是居民生活间接能耗与碳排的主要来源;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居民生活碳排变化的主要影晌因子.研究结论为引导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模式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管理启示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2.
河流近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相关性分析——以巢湖流域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河流近域土地利用构成与水环境质量间定量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巢湖流域40个水质监测断面和320个河流近域作用区,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不同尺度作用区内土地利用构成,借助相关分析、冗余分析(RDA)等数理统计手段,分析土地利用构成与水质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和比较了流域内山区和平原地区土地利用构成与水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巢湖流域近河道地区土地利用构成对各水质指数有重要影响,且受地形因素影响。其中,建设用地对河流水质恶化具有明显作用;河流沿岸林地布局能显著改善水质,尤其是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敏感;耕地面积变化与水质相关性不显著。RDA冗余分析证实了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水环境影响具有尺度效应。研究成果对巢湖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8(4):307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各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差别不大,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区域差异较大,且三市园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274.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以及耕地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建立驱动因素体系,利用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并构建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的非农化。但是不同的时期,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不断变化:人口的非农化(城市化率)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明显的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比例增加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275.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产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末期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图像,通过GIS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近1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1996年7月日降雨资料分别计算了1989年和1999年土地利用状况下区域的产水量。结果表明:洞庭湖区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趋势是耕地面积减少和建设用地、水域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化方式有水田转化为建设用地、水田转化为水域、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以及旱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同样的降雨条件下,洞庭湖区1999年下垫面状况下的产水量比1989年多206×105 m3,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这一时期产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的变化影响汛期产水量和汇流速度,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合理控制调整土地利用状况是减轻洪涝灾害威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76.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及洪水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条件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域水系构造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洪水多发性,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导致该地区水循环过程发生较大改变,而大量水库、堤防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洪水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水系特征与洪水灾害的关系,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洪水灾害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变化条件下的暴雨洪水模拟研究,以长江下游太湖东苕溪流域的南苕溪为研究区,进行了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动态模拟验证和特征分析,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从而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减灾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7.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浅层地下水氮淋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土壤养分累积引起的氮素(N)淋失是导致农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形式.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县典型亚热带红壤丘陵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林地、稻田、菜地和茶园4种代表性土地利用类型浅层(130~150 cm)地下水中N浓度的逐月动态变化特征.连续3年(2010—201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浅层地下水总氮(TN)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林地最低(0.85 mg·L-1),茶园最高(7.64 mg·L-1);从N的形态构成来看,林地、菜地和茶园浅层地下水中N形态以硝态氮(NO-3-N)为主,分别占TN的46.7%、70.2%和72.8%,而稻田浅层地下水N形态则以铵态氮(NH+4-N)为主,占TN 43.5%,表明土壤淹水条件是影响地下水N淋失形态的关键因子.地下水各形态N浓度的动态变化在不同土地利用下也迥然不同:林地地下水各形态N的含量低、变幅小,而稻田、菜地和茶园地下水N浓度变幅较大;采用单因子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下地下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TN和NO-3-N无显著污染,NH+4-N污染较为严重,而综合指数法(F值法)进一步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污染主要出现在稻田和茶园,因此,控制稻田和茶园N肥的施用量是预防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地下水N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8.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Sepetiba Bay,SE Brazi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M.?Molisani R.?V.?Marins W.?Machado H.?H.?M.?Paraquetti E.?D.?Bidone L.?D.?LacerdaEmail auth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4,4(1):17-27
Sepetiba Bay is an example of an aquatic environment that has been severely impacted by human occupation and industrial activities in its basin. Some 400 industries including metallurgical, petrochemical and pyrometallurgical smelters, which emitted pollutants to air, soil and water, were established in Sepetiba Basin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part from these point sources, changes in land use have also resulted in a large remobilization of pollutant deposition on Sepetiba Bay Basin. Studies have pointed 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edimentation rates,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pollutants (Zn, Cd, Pb and Hg) and more recently, eutrophication, pointing to this area as an example of an impacted coastal zone. Notwithstanding local sources, Sepetiba Bay also suffers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diversion of river waters from adjacent basins, with some 30% of the total Hg flux to Sepetiba Bay and a 10-fold increase in water and sediment fluxes resulting from this. Decreas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mpromises both the large biodiversity and the potential economic uses of Sepetiba Bay, including fisheries and tourism. Monitoring of heavy metal levels in organisms (algae, mollusks, crustaceans and oysters) often shows concentrations well above the limits allowed following Brazilian legislation for food quality.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se concentrations suggests a worsening of the situation. Failure to monitor the effect of land-based activities, including those from other basins artificially associated with Sepetiba Bay has resulted in poor scenario construction and proper management planning. 相似文献
279.
东南丘陵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GIS,Excel, SPSS11.0的支持下,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对衡阳市1994~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衡阳市近七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衡阳市1994~2001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减少,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变动的总体方向是: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耕地向园地、水域转化,未利用地向林地转化。(2) 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时间上1997年前土地利用变化显著,1997年后变化较小;空间上以祁东县和衡阳市区变化较大,衡南县、南岳区变化较小。(3)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是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97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差异主要由政策因素造就,地形地貌因素及经济因素则主导了区内空间差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