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19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91.
为降低火灾后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加固施工作业过程的 安全,针对我国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项目的特点,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基于熵权 -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五个工 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熵权理论、未确知测度理论的 的有机结合,为定量研究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并有效的控制安全风险, 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2.
在实验室适宜的饲养条件下,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的稀有鮈鲫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3种饵料在投喂量分别为鱼体湿重的3.0%、4.0%和6.0%的3种摄食水平条件下,对稀有鮈鲫幼鱼(初始湿重为(0.0749±0.02)g)和成鱼(初始湿重为(0.2603±0.06)g)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摄食水平组的稀有鮈鲫幼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饲料转化率呈下降趋势;而稀有鮈鲫成鱼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适宜摄食水平随稀有鮈鲫体重的增加而降低,稀有鮈鲫幼鱼和成鱼的适宜饵料分别为O.S.I.微细颗粒和O.S.I.细颗粒,适宜摄食水平分别为6.0%和4.0%。  相似文献   
693.
论述了应用NDV挪威船级社的SESAM软件对中心二号生活平台导管架结构寿命评估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对导管架、桩、上部组块的前处理建立有限元模型、加载载荷,并进行敏感分析和构件重要度分析的评估方法,从而计算出了结构失效的概率,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4.
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儿滩湿地植被特征,将其由湿地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通过2012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其植被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条样地带的植被群落稳定性交点坐标分别为(18.39,81.61)、(24.75,75.25)、(22.85,77.15),即湿生带植被群落稳定性最高(欧氏平方距离为5.1802),旱生带次之(欧氏平方距离为16.2677),可见水分对植被群落稳定性有着正相关作用;而由于交错带位于湿生带和旱生带之间,同时湿地面积不断缩减,因而交错带处于不断演替的阶段,其植被群落稳定性最低。(2)3条样带的植被种类数量表现为,交错带数量最多(23种),旱生带次之(21种),湿生带的种类最少(12种),主要与旱生带土壤含水量低,湿生带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现象密切相关,而交错带由于处于旱生带和湿生带之间,同时具备了土壤含水量适中,土壤盐碱化较弱的优点,故植被种类最多。整体上,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趋于稳定,且植被种类较多。这与近年来盐池县实施的草场封育措施密切相关,大大降低了放牧对湿地植被的破坏,利于植被生长和恢复。此外,今年雨水较往年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5.
采用平衡渗析法、离子计和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滇池表层沉积物中DOM(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分布特征及不同分子量的DOM对Cu和Pb的结合能力. 结果表明,草海和外海沉积物中DOM的分子量组成有显著差异. 草海沉积物中DOM主要以分子量为3.5~5.0ku的组分为主;外海沉积物中DOM以分子量为0.5~2.0ku的组分为主. 滇池各级分子量DOM的腐殖化程度(以A3/A4计,A3、A4分别为DOM在300、400nm处的紫外吸光度)在1.57~6.00之间,而且DOM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 离子计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Cu趋向于和分子量为2.0~3.5ku的DOM结合,而Pb趋向于和分子量≤0.5ku的DOM结合. 用结合容量和分配系数(Kd)表征Cu、Pb与DOM在两相中的结合能力,分子量为2.0~3.5ku的DOM中的w(Cu)最大,草海和外海分别为717.65和340.27mg/g;分子量≤0.5ku的DOM中的w(Pb)最大,草海和外海分别为2988.84和5073.45mg/g.   相似文献   
696.
以贮木场火险等级评价为背景,基于贮木场火险因子的层次结构,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东北林区贮木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从不同层次上对贮木场进行火灾安全等级评价,客观的给出了较为有效的可拓区间数,确定了各个火险评级指标在东北林区的贮木场火险等级评价中的权系数。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可拓层次分析法在东北林区贮木场火险等级评价中的可行性,同时评价模型对构建贮木场火险等级的动态评估演化模型具有指导作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湖水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仙鹤湖湖水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为了突出外界有毒物质的影响,发展了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模糊评价结果表明仙鹤湖水质有轻度重金属污染,其中As、Cd和Pb的污染相对较重。通过对分值化评价结果进行参数估计,知仙鹤湖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及以上标准的可信度超过95%,Ⅱ类水质及以上标准的可信度为80%以上。通过比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98.
以某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中各组分含量、分子量分布特点等特性,以及各类有机物在硫酸镁混凝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疏水性物质,以溶解性有机碳(DOC)表征时占总DOC的78%,其中非酸疏水物质约占46%,而以UV254表征时约占总55%,以美国染料生产协会色度值(ADMI7.6)表征时为97%,其中以非酸疏水物质的贡献最大,达到66%,并且非酸疏水物质中不饱和双键或芳香环有机物的含量较高.生化出水中的DOC主要集中在小于1000 D的有机物上,占37%.在硫酸镁的最佳混凝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去除由大分子量的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而对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99.
以陕西花园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研究不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PBS(Mn分别为3.46×103、8.13×103、1.60×104、3.50×104)对土壤呼吸强度,微生物(细菌(bacteria)、真菌(fungi)、放线菌(actinomycetes))数量的影响,以此来探讨PBS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分子质量为3.46×103和8.13×103的PBS在其质量分数较低时有利于土壤呼吸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最大增长幅度达到40%,在其质量分数较高时有利于真菌生长,最大增长幅度达到500%。②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04和3.00×104的PBS随着PBS质量分数的升高,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促进作用相应增加,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达11.6%,对真菌的提高幅度达178%。  相似文献   
700.
利用2017年10月~2018年8月的PM10、PM2.5、PM1质量浓度数据以及NCEP全球再分析气象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区和南郊山区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以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分析市区颗粒物潜在源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市区PM2.5的超标天数为26d,南郊山区无PM2.5超标,市区PM10的超标天数是南郊山区的3.5倍,市区日均值及月均值质量浓度是南郊山区的2~7倍,市区呈现冬高夏低的季节特征,南郊山区春季最高;②乌鲁木齐市区PM10日变化存在3个峰值,PM2.5、PM1为双峰型分布,南郊山区均呈双峰分布;并存在季节性周末效应;③长短两支聚类气流轨迹对乌鲁木齐市区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春夏气流来自中亚,秋冬来源于北疆周边地区;④颗粒物潜在源区分布季节特征显著,高值区主要为昌吉、巴州、吐鲁番等周边地区,西北部中亚地区也是颗粒物重要来源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