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6篇 |
免费 | 297篇 |
国内免费 | 27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23篇 |
废物处理 | 20篇 |
环保管理 | 233篇 |
综合类 | 774篇 |
基础理论 | 195篇 |
环境理论 | 3篇 |
污染及防治 | 110篇 |
评价与监测 | 140篇 |
社会与环境 | 97篇 |
灾害及防治 | 1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57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4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以平煤八矿丁一风井所服务的三个采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通风阻力测定方法、测定路线选择及测点布置。运用条件平差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测定结果,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得出丁一风井通风系统的进风段、用风段和回风段阻力分布不平衡,部分区段通风阻力过大,通风总阻力超出了规定要求。结合丁一风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部分区段通风阻力过大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32.
233.
研究了燃烧风洞内不同纵向风速、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隧道近火源区顶部温度沿纵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纵向风对不同尺寸火源条件下的顶部温度的影响呈不同特征。对较小尺寸火源,隧道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而减小至稳定值;而对较大尺寸火源,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于矩形火源,当纵向风较小(0.5~1.5m/s)时,长边平行于纵向风时顶部最高温升大于长边垂直于纵向风的情况;而当纵向风较大(≥2 m/s)时,两种油盘放置方式的顶部最高温升一致。纵向风作用下,顶部最高温升位置向下游呈现"两次移动"特征,即随着纵向风速增加该位置先向下游移动,当风速达到某一值时,隧道拱顶的加热机制由对流和辐射共同主控转变为辐射单独主控,最高温升位置突变回到上游后再次逐渐向下游移动。 相似文献
234.
采煤工作面漏风会导致采空区缓慢自燃氧化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入工作面,造成采空区自然发火及工作面工作人员中毒窒息的可能性.工作面不同进风风量下工作面漏风情况会不同.为了具体研究工作面不同进风风量下的漏风情况,测定了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停采期间各漏风通道的漏风量,建立了工作面漏风通道网络模型;根据风网解算原理及风阻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分支风阻及风量值;利用风网解算软件计算出不同风量下工作面漏风通道的风量值.结果发现:元堡煤矿1901工作面风量在500 - 1500m3/min范围内变化时各漏风通道风量占工作面总进风量的比重几乎不变;采空区两巷由于已经打好密闭,漏风较小;工作面中部由于老顶来压漏风量较大,是堵漏风重点. 相似文献
235.
为提高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的准确度,引入证据理论组合预测方法。根据瓦斯涌出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实验数据,采用3个不同的粒子群神经网络模型对涌出量进行初步预测。并由BP、RBF网络对预测误差及预测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模,以获取每个模型的可信度。再利用证据理论对其进行合成,确定组合模型的权值,最终实现对瓦斯涌出量的组合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分别为18.5%、5.8%,均小于神经网络组合法及等权平均法的相应预测误差,适用于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 相似文献
23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准确地评估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等级以降低其运输风险,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BP神经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在从人-机-物-环境-管理角度构建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该模型和其他3种模型对3家实例企业进行仿真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期望值间的相对误差约为0.5%~1.2%,计算精度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计算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37.
如何通过科学的算法提前获取决定路网通达性的关键链路,即可支配链路,从而可通过各方面养护措施提高可支配链路的抗震能力,保证震后救援运输的顺利进行。提出可支配链路的相关概念,基于矩阵结构的计算方法与原理,并应用算例进行验证。通过选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部分目标区域来进行震后救援路网的支配性链路计算,同时针对地震发生后的特点,综合考虑医疗救援、火灾救援及紧急物资救援3方面的综合救援需求,获得该区域路网的可支配链路。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震后实际救援需求,将需求点扩展为多个需求点,能够进一步获得在多个需求点基础上的可支配链路。因此,利用矩阵结构获得可支配链路的方法,能够综合需求点数量和概率临界值的进一步调整,进一步优化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38.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价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模糊理论隶属度反映各因子的相对状态,对模糊性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将风险因子模糊隶属度矩阵输入BP神经网络中,增加了它对模糊性的识别能力。通过非线性分析处理的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测试,得到输出风险评价等级。实例分析结果证明算法的应用性。误差分析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精度高于单一的模糊评价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239.
当前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监管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职业卫生监管,可有效提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阐述了职业卫生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分析并论述了具体建设内容以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