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冯玉国 《四川环境》1994,13(2):36-38
本文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性质,提出一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待评价样本各指标值组成参考数列,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值组成被比较数列,通过计算参考数列与被比较数列的关联度,按最优关联识别原则综合评价环境质量等级。用4个实例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谢君  杨友正 《四川环境》1995,14(3):52-56
本文根据西岭雪山景区特色,将其分为三大景观区,从景观的美学价值出发,选择了12个美学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征询评分加权法,对该风景区进行了环境美学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 simple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pre- and post-development water quality loadings from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is discussed. The procedure deals with: (a) gathering basic water quality loading numbers observed by others at several watersheds with various land uses; (b) obtaining the breakdown of proposed land uses at various phases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 estimating pre- and post-development water quality loading numbers by taking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basic loading numbers in terms of areal coverages of different land uses at various phases of development. Results of this simplified procedure have been verified indirectly by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estimates derived independently through a more fundamental but time-consuming approach. The procedu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nticipated water quality impact of two future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in South Florida by analyzing four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Suspended Soils (SS),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5). Although computation of loading numbers with mixed land uses is not an exact science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recommended approach appears to be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 to analyze quantitatively the water quality-quantity-land us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及其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权重赋值的片面性及最大隶属度原则导致评价结果不合理的弊端,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观组合权重,并结合相乘相加算子及加权平均原则,建立了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TP、TN、DO、NH3-N、CODMn和BOD5为评价指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某水库2012年7-12月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N为主要的污染物;水质最差时段为8月,评价结果为2.655,水质属于Ⅱ级,略偏于Ⅲ级.评价结果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大多忽视空间数据局部变化特征这一缺陷,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用于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子流域内两者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规律并阐释了原因.同时,对比了GWR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的校正R2、Akaike信息准则(AICc)及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验证了GW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处理空间自相关过程中是否优于OLS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或大小的变化.以温瑞塘河流域总氮(TN)与农用地的关系为例,从GWR模型局部回归系数的方向分析,两者关系表现为农村正、城区负的现象,从大小分析,旧城区TN与农用地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高于其它区域;在溶解氧(DO)与人口密度所构建的GWR模型中,两者关系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均表现为负值,与OLS结果吻合,从回归系数的大小分析,人口密度对DO的作用在郊区及农村更为显著.针对此类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相邻子流域土地利用百分比的改变及水体主要污染源的不同,是导致土地利用对水质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最后,对比所构建的80个GWR与OLS模型校正R2、AICc指标,验证了GWR作为一种局部统计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OLS等传统全局模型且更能反映实际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碳作为最大陆地碳库,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全球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结合环境因子,使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预测了黄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0~20 cm和0~100 cm的SOCD范围分别为0~14.82 kg ·m-2和0~32.39kg ·m-2,均值分别为3.48 kg ·m-2和8.07kg ·m-2,储量则分别为2.76 Pg和6.48 Pg;②各生态系统类型中,0~20 cm的SOCD从大到小依次为:森林>水体与湿地>其他>草地>农田>聚落>荒漠,0~100 cm的SOCD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体与湿地>森林>其他>草地>农田>聚落>荒漠,SOCR从大到小皆为:草地>农田>森林>荒漠>水体与湿地>聚落>其他;③黄河流域SOCD的分布主要受常数项、剖面曲率、NDVI和降水的影响,曲率和粉砂对深层的SOCD的分布也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降水、NDVI和常数项(除森林外)是影响各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曲率和粉砂则仅对荒漠和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得出了黄河流域SOCD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可为黄河流域碳平衡、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治理恢复与巩固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PM10关系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M_(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其它污染物的相关关系是PM_(2.5)时空统计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然而,现有的方法直接从监测站点的角度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难以有效地揭示PM_(2.5)浓度的聚集分布特征;同时,常用的地理加权回归在对PM_(2.5)与其它污染物间关系进行建模的过程中,缺乏同时考虑时间异质性与空间异质性,从而不能准确地描述依赖关系的时空变异特征.为此,首先借助于空间聚类分析技术,对北京市2014年PM_(2.5)浓度的聚集结构进行探测,在此基础上,通过聚集结构来分析PM_(2.5)季节性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地理时空加权回归对北京市PM_(2.5)与PM_(10)季节平均浓度间关系进行建模,依据回归结果分析PM_(2.5)-PM_(10)间关系的时空变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春夏季节PM_(2.5)污染程度及空间变异程度均低于秋冬季节,各季节PM_(2.5)浓度均表现为北部浓度低、南部浓度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时空加权回归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由回归系数进一步可发现,春夏季PM_(2.5)-PM_(10)相关性低于秋冬季PM_(2.5)-PM_(10)相关性;各季节均表现为西北部PM_(2.5)-PM_(10)的相关性高于东南部PM_(2.5)-PM_(10)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的市域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估区域碳排放及其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对于制定碳减排措施至关重要.以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新疆部分城市和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非化石能源占比、土地开发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产业占比、人均GDP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构建模拟人均CO2排放量的贝叶斯信念网络,识别各因素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全局影响;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局部影响.结果表明:(1)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CO2排放量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的格局.(2)从全局来看,人均CO2排放量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开发度>第二产业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3)从局部来看,各因素与人均CO2排放量的空间关系方向与全局关系一致,关系强度上存在空间异质性.(4)清洁能源、脱碳技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设备中的汽轮机的本体结构, 以及汽轮机的安全评价内容.针对汽轮机的本身特点和安全评价内容,提出了两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汽轮机进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20.
Recruitment data for 18 marine fish stocks are smoothed using 10 parametric families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Comparative fit of the 10 families is assessed by means of the maximized log-likelihoo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amma distribution provides an overall good fit in the right-hand tail of the data, but that some adjustment to the gamma distribution is called for in the left-hand tail. Weight functions and weighted distributions are suggested as one means of achieving the needed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