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15篇 |
综合类 | 227篇 |
基础理论 | 44篇 |
污染及防治 | 43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Removal of phosphate by Fe-coordinated amino-functionalized 3D mesoporous
silicates hybrid materials
Phosphate removal from aqueous waste stream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ontrol the eutrophication downstream bodies of water.
A Fe(III) coordinated amino-functionalized silicate adsorbent for phosphate adsorption was synthesized by a post-grafting and metal
cation incorporation process.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 raction, N2 adsoropion/desoprotion
technique,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were well
fitted to the Langmuir equation.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modified silicate material was 51.8 mg/g. The kinetic data
from the adsorption of phosphate were fitted to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The phosphate adsorption was highly pH dependent and
the relatively high removal of phosphate fell within the pH range 3.0–6.0. The coexistence of other anions in solutions has an adverse
e ect on phosphate adsorption; a decrease in adsorption capacity followed the order of exogenous anions: F?? > SO2?? 4 > NO??3 > Cl??. In
addition, the adsorbed phosphate could be desorbed by NaOH solutions. This silicate adsorbent with a larg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relatively high selectivity could be utilized for 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from aqueous waste streams or in aquat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2.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潜在的资源、能源、水工厂,如何最大程度地全面实现资源能源回收、水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已经成为城镇污水处理的主导发展方向。为提高我国城镇污水资源化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系统推进城镇污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工作,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组织编制并于2023年7月发布了T/CUWA 70052—2023《城镇污水资源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规程》。该规程首次提出了我国城镇污水资源能源回收的技术路线、工艺参数和运行管理要点,可为处理技术或工艺选择、工程设计、运行优化等提供指导。该规程的实施,对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转变为资源、能源与水工厂,促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惠州某线路板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1280 m3/d,原出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1597-2015)“表2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表”标准。为满足广东省及惠州市更加严格的水质考核要求,2020年对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新增磷酸盐交换树脂、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炭吸附工艺。改造后项目运行效果良好,出水化学需氧量为21~35mg/L,总磷为0.20~0.32mg/L,氨氮1~2mg/L,石油类0.4~0.6mg/L,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其他项目稳定达到(DB 44/1597-2015)表2标准。 相似文献
44.
粉煤灰合成沸石同步脱氨除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研究其在同步去除氮、磷方面的特性.合成沸石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净化均随时间增加而变化,但均在24h后基本达到平衡.随合成沸石投加量的增加,同步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果越好,但在投加量为8 g·L-1以上时去除率的增加明显放慢.在pH为7~9时氨氮去除率最高(约60%),超过此pH范围时去除率降低.在pH 7~9范围磷去除率达最低(约为85%),超过此pH范围时去除率增加(最高达到近100%).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为放热反应,对磷的吸附为吸热反应.不同阳离子饱和的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顺序依次为:Al>Mg>Ca>Na>Fe,对磷的吸附顺序则为:Al>Fe>Ca>Mg>Na.合成沸石的氨氮吸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作用,对磷的去除除化学沉淀作用外尚有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45.
46.
为探究羟基铝负载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及酸预活化对负载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文章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拟合Al13-Bent、H+-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并通过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原理设计实验,分析pH、反应温度、初始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磷酸盐吸附量的影响。响应面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89 8,P<0.000 1,回归模型显著;3个影响因子皆显著影响Al13-Bent对磷酸盐吸附(P<0.000 1);模型最佳吸附条件下,磷酸盐吸附量实测值为21.18 mg/g,与预测值20.54 mg/g相对偏差仅为1.56%,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值。Al13-Bent、H+-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Sips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酸预活化并不能显著增强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但可提高其初始吸附速率,化学吸附为吸附的主要限速步骤,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对碳素纤维进行氧化改性,利用改性后的碳素纤维处理近岸污染海水,重点研究了改性碳素纤维对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的吸附作用。考察了碳素纤维液相改性时间、碳素纤维投加量、活性磷酸盐初始浓度、活性硅酸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海况、pH值等单因素对近岸海洋污染物磷酸盐、硅酸盐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碳素纤维对硅酸盐的吸附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70%,对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为31%左右。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改性碳素纤维材料修复模拟近岸海水的优化条件为:碳素纤维改性时间为1.5 h,投加量为0.01 g,硅酸盐初始浓度为3mg/L,磷酸盐初始浓度为20 mg/L,海况为3级,pH值为8,吸附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碳素纤维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31.06%,硅酸盐去除率可达70.88%。 相似文献
48.
采用粉煤灰、高岭土、泥渣(取电厂澄清池排泥作脱水干燥处理)作为吸附剂深度处理污水中的磷,对比分析了3种吸附剂的吸附速度、吸附性能及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粉煤灰和高岭土用时20 min完成对磷的有效吸附,沉降泥渣用时5 min即可实现同等吸附效果;沉降泥渣对污水中磷的吸附能力较好,投加量为0.2 g/L的泥渣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8.1%,而投加量为0.2 g/L粉煤灰或高岭土对磷的去除率仅达到77.2%。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