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362.
为了解决分光光度法(HJ586-2010)在曲线绘制时存在低浓度点不显色现象,用于加标的次氯酸钠标准液不稳定且操作繁琐的现实缺陷。采用不同显色时间及取消曲线制作过程中在加入硫酸溶液前先加入约50 mL水的实验环节,并采用碘酸钾代替氯制剂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显色时间的延长,曲线斜率逐渐降低,曲线的第一点吸光值始终偏低,无法取得理想的标准曲线,在取消加入约50 mL水的环节后,无论是高浓度曲线还是低浓度曲线的截距、斜率和相关系数均符合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碘酸钾标准溶液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好以后再进行水样加标,获得的加标回收率,符合《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显色时间不是标准曲线绘制成败的决定因素;碘酸钾和碘化钾反应时溶液的酸度高低决定了碘分子或[I3]-在规定时间内生成是否完全,从而决定了标准曲线绘制的成功与否;用碘酸钾溶液代替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可以解决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操作繁琐且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