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双汇集团对于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不仅及时申请专利,而且更重视专利的实施和许可工作,申报专利不是单纯地为增加专利数量而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后也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积极地进行转化、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专利信息是最活跃、最重要的科技信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提高研发的起点,确定正确的研发方向。专题专利数据库是针对特定科技领域的专业特点和用户的特殊需求,从海量专利信息数据中进行筛选、加工构建而成,具有专业领域专利信息集中全面、信息挖掘程度高、检索快速全面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3.
正随着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诉讼也越来越多。专利的研发体现了企业的科技实力,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专利侵权往往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由此引发的专利权侵权纠纷也越来越多。本文拟就专利权侵权民事诉讼的特点和诉讼流程等问题做一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174.
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贤  方战强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12):3019-3026
为探明国内重金属污染场地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筛选和计量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综合数据库等数据源中2002—2019年申请并公开的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专利,研究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场地技术的专利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国内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专利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2013—2017年发展迅猛,平均增长率为66项·a~(-1),2018年至今发展渐缓;全国区域范围内,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湖南省的专利数量占据优势,镉、铬、铜、铅、锌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发展比较成熟。根据技术类型,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综合适用对象范围、研究机构数量、公开专利数量及年份变化趋势等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发展比较好的修复技术包括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淋洗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其中,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的主体地位优势仍然十分明显,研究重点逐渐倾向于以废治废,降低药剂成本,实现绿色修复。  相似文献   
175.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从稀土生产废水中回收稀土且氨氮达标排放的方法。主要包括稀土生产废水的处理、稀土回收、稀土回收后废水的再处理和去除氨氮等步骤。该专利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回收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稀土,然后通过气液分离膜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该专利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投资小,处理效果明显,完全能保证处理后废水中的氨氮达  相似文献   
176.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对氨基二苯胺生产废水短程反硝化积累亚硝态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将对氨基二苯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甲酸废水与含硝酸根的废水混合,调节废水的碳氮比和pH,添加氮、磷营养盐,经过沉淀、气浮等处理后,通过缺氧短程反硝化反应去除废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并产生含亚硝态氮的出水,以利于后续的厌氧氨氧化  相似文献   
177.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废旧电线的破碎分选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电线的破碎分选方法及装置,首先利用剪切机将粗电线切断为电线短节,依靠刀具对塑料和金属芯线作用的强度及先后差异实现金属芯线和塑料外壳的相互剥离,  相似文献   
178.
专利资讯     
专利名称:一种原纸切割机废纸回收系统;专利名称:废旧报纸一废旧书刊纸中性脱墨剂、制备方法与脱墨方法;专利名称:一种利用造纸污泥和废纸生产箱板纸的装置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79.
秸秆属于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对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是还田。秸秆还田领域内的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秸秆还田技术的科技创新力与发展现状。针对近年来该领域的专利分布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已有专利视角特征、秸秆利用研究潜力与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技术研究和专利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0.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6,26(6):529-530
含铬废水处理方法;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膜集成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用于植物修复土壤的包膜式缓释络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厌氧-缺氧-好氧-混凝沉淀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