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石渣-铁屑法去除硫酸废水中的氟和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各种处理含氟、砷废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选择了以电石渣和废铁屑为药剂去除硫酸废水中氟和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法以废治废、工艺简便、运行费用低,处理后的废水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2.
钼酸铵生产废液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钼酸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液,经中和,过滤,滤渣热碱浸取、滤液蒸发浓缩等步骤,可回收废液中的79%的钼,并获得NH4NO3、NH4Cl混合液体肥料。  相似文献   
33.
针对山西某煤矿高矿化度、高铁酸性矿井水除铁效果差、出水容易返色等问题,采用NaOH中和调pH、曝气及化学氧化等处理工艺进行酸性矿井水中和沉淀法除铁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OH中和沉淀法除铁时,投加中和剂使出水pH达6.7以上时,出水中铁含量低于10 mg/L,满足排放要求。对于本实验废水NaOH所需投加量为2.8 g/L,铁的去除率可达到99.75%;以H2O2对原水进行氧化处理,可迅速将Fe(Ⅱ)氧化成Fe(Ⅲ),其用量与原水中Fe(Ⅱ)的含量成正比。当其用量为1.6 mL/L时,可将原水中的Fe(Ⅱ)完全转化为Fe(Ⅲ),投加中和剂使出水pH达到4.5以上时,能使出水中铁含量满足排放要求。对于实验废水所需的NaOH投加量为2.0 g/L,比直接中和沉淀所需的NaOH用量要节省28.6%。曝气处理对原水中Fe(Ⅱ)的氧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通过中和沉淀法和吸附法分别处理模拟锌离子废水,考察了碱用量、锌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分子筛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使用前后的分子筛.并在最佳碱用量和分子筛投加量条件下,采用中和沉淀-吸附法联合处理化学反应焓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室废水.结果表明:当n(OH-)/n(Zn2+)为2时,中和沉淀法处理模拟锌离子废...  相似文献   
35.
零碳工业园区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园区探索绿色发展的最新实践。推动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国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历程,梳理了零碳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指出了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存在顶层设计有待加强、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碳排放家底有待摸清、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等加快零碳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并构建了零碳工业园区实施路线,以期为推进我国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6.
任东 《四川环境》1994,13(4):72-72
氯碱生产中含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氯气的泄漏及含氯废水的排放。虽然目前不少氯碱厂都采用加热脱氯或与热氯气交换吹出法脱氯,氯的脱除率一般只有70%左右,这样的含氯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之中仍将直接污染水体,并危及生态平衡。如果把所有含氯废水集中起来,中和盐水中的过量碱,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鲁秀国 《化工环保》2002,22(2):118-120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一带现有大量以回收旧报纸为原料的小型造纸厂。这些小造纸厂所采用的工艺是 :首先将废报纸用质量分数为 15 .0 %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在 80~ 90℃的条件下浸泡 3~ 4h(不定时补充氢氧化钠 ,以维持浸泡液的浓度 ) ,然后将脱墨的纸汲压、漂洗后 ,再进行研浆、消毒、造纸。当浸泡液的颜色变得很黑时 ,将其排放掉 ,重新换浸泡液。此脱墨废水含NaOH 5 .0 %、染料 7.0 %、碳黑 3.5 %、木质素 4 .5 % (均为质量分数 ) ,COD达 30 0 0 0mg/L以上 ,如不加处理 ,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研究的目的 ,就是寻找一种最佳处…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广州市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废水处理工程,证实了采用分流、化学反应(氧化、还原、中和)-沉淀过滤法处理电镀废水,配合pH、ORP在线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可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9.
控制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近年来面临的重大任务。碳排放研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从碳排放测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行业碳排放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碳排放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主要成果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双碳”目标提出现阶段我国“以完善政策标准与加大政府扶持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与新能源技术发展为核心,以探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增加碳汇及对居民低碳消费倾向的引导和培养为导向”的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40.
本文基于我国城市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禀赋难题,提出单纯依靠城市本地可再生清洁能源和碳汇资源难以支撑我国大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碳抵消能力差异大,应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城市间跨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推动城市之间碳抵消,确保在整体最优基础上,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各城市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