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张华  朱菁  宋箭  黄健  张勇  王宽  黄珊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8):1274-1280
为快速、准确测定生物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细胞内w(PHB)(PHB为poly-β-hydroxy butyrate,聚-β-羟基丁酸酯)并及时预测PO43--P去除率,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微生物细胞内PHB的转化规律进行解析,并结合气相色谱法建立w(PHB)的快速测定模型,研究w(PHB)减少量与PO43--P去除率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细胞内PHB的特征峰位于波数1 730 cm-1处,PHB特征峰的吸光度与w(PHB)的增减趋势相同. 采用PLS(partial least squares,偏最小二乘法)对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细胞内PHB特征峰吸光度与w(PHB)建立PLS模型,对w(PHB)的校正和预测时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63 0、0.951 4,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1 0、0.037 9. 根据预测结果,进一步建立了反硝化除磷缺氧段w(PHB)减少量与PO43--P去除率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79 0. 研究表明,利用PLS模型对反硝化除磷系统中PHB红外光谱解析能够快速、准确地表征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细胞内w(PHB)的变化,并能进一步预测PO43--P去除率.   相似文献   
182.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化工产品需求,过程工业逐步向柔性生产发展,使得间歇过程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一类工艺过程具有动态和非线性的特征,过程故障带来的工艺波动和安全风险是较为突出的挑战。采用基于核函数的偏最小二乘方法,在高维特征空间提取特征变量,这些变量包含了生产过程的非线性结构特征,也反应了过程工况的模式特征。针对传统线性方法存在的故障漏报等问题,利用核函数技巧,在特征空间进行数据重构,进而计算统计监控指标SPE,并通过对SPE的在线监测实现更加有效地故障辨识。本方法针对标准非线性测试对象进行了过程监测,实现结果充分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3.
15种取代酚对淡水发光菌Q67的毒性及定量构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准确和便捷地预测各种取代酚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以淡水发光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受试生物,测定了15种典型取代酚的急性毒性;采用logD(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U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和MW(分子量)等取代酚的7种主要结构参数,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QSAR)模型。结果表明,15种取代酚的EC_(50)在5.76×10~(-6)~1.27×10~(-3)mol·L~(-1)之间,且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QSAR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显示,-logEC_(50)与logD、LUMO和MW值正相关,且logD对模型的贡献最大,即越容易与Q67菌结合的酚类化合物对其的急性毒性越大;建立的QSAR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Q~2_(EXT)=0.91,RMSE=0.49)和较高的稳定性(Q~2_(CUM)=0.58),能够用于预测其他酚类化合物对Q67菌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84.
根据多年来从事GG型高压电源的设计生产及现场调试的经验,对该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故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现场调试中出现的偏励磁及反电晕现象从理论到实际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地现场操作和维护人员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5.
为了加强对飞机运行过程的安全管理,降低飞机起降偏冲出跑道事件发生的概率,利用事故树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对飞机偏冲出跑道事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首先,建立事故树模型,对飞机起降冲偏出跑道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总结导致飞机起降偏冲出跑道的基本事件,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指出基本事件对顶事件发生的结构重要度影响,同时计算飞机起降冲偏出跑道事故树模型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顶事件发生的条件和为避免顶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对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赋值,计算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顶事件发生概率,指出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其次,为了便于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明确工作的重点,结合贝叶斯网络计算中间事件的条件概率。  相似文献   
186.
施肥在作物增产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施肥对西南不同类型紫色土重金属累积与潜在生态风险的长期影响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连续13a玉米-白菜轮作长期定位试验,采集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NPKM)和不施肥对照(CK)这4个处理的酸性、中性和钙质紫色土,测定各处理土壤理化指标和耕层土壤中Cu、Zn、Cd、Ni、Pb和Cr全量,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别计算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长期施肥后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一步通过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解析土壤理化指标变量与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全量在不同施肥方式和土壤类型下差异显著(P <0.05),且施肥方式的影响程度高于土壤类型.相较于NPK处理,NPKM和M处理土壤有机碳(SOC)、有效钾(AK)和有效磷(AP)含量平均增幅达62.53%~236.07%、105%~505.71%和444.92%~1 269.95%;各施肥处理显著改变酸性和中性紫色土pH,NPK处理下显著降低1.58和1.87,NP...  相似文献   
187.
苯酚类化合物光解量子产率与结构性质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子化学PM3算法计算得到的苯酚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了能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光解量子产率(Y)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影响苯酚类化合物光解量子产率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和分子生成热(HOF),logY值随着Ehomo的增大而增大,随着HOF的增大而减小.分子的电负性和(Ehomo-Ehomo)2对logY值也有一定的影响,电负性和(Ehomo-Ehomo)2较小的分子,其logY值也较大.  相似文献   
188.
基于遗传算法的PLS分析在QSAR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遗传算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应用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中 ,进行变量选择和建立最终模型 .以较少的变量个数包含较多的变量信息 ,且变量间没有线性相关问题 ,因而得到较好的 QSAR模型 .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氯代酚和单取代苯 2种系列化合物 ,可以得到几种常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不能得到的质量较高的 QSAR模型 .  相似文献   
189.
“精密度偏性分析”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密度偏性分析”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了解其方法的误差和检出限是否达到要求,同时也了解实验室和操作人员对该方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0.
偏二甲基肌是川作火箭推进剂燃料,有较大的毒性,也是环境污染物。它的水中最大允许浓度为0.06mg/L。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水中微量偏二甲基肼的检测方法,采用钼酸铵作为试剂的比色测定法,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川于现场检测。本文还报道了应用本法测定了水中微量肼和甲基肼的稳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