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7篇 |
免费 | 347篇 |
国内免费 | 133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4篇 |
废物处理 | 396篇 |
环保管理 | 204篇 |
综合类 | 2324篇 |
基础理论 | 353篇 |
污染及防治 | 870篇 |
评价与监测 | 67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86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194篇 |
2011年 | 189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以典型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茎叶收获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热液化后处理及粗生物油改性实验研究。在粒度75 μm、液固比6.7:1、温度380℃、压强25 MPa条件下,对蜈蚣草进行水热液化后处理后,蜈蚣草茎叶中91.51%以上的重金属进入水溶液,68.56%的生物质转化为粗生物油。经GC-MS检测,粗生物油中有机物成分主要为苯环类23.79%、烷烃类13.96%、酯类20.75%、醇类3.10%、酮类25.11%、烯烃类7.19%;以正十二烷为溶剂,在温度150℃、时间2 h、氢压1.0 MPa以及钯碳催化剂5%的条件下对粗生物油进行催化加氢改性,得到的改性生物油含苯环类1.17%、烷烃类87.75%、酯类1.26%、醛酮类2.70%、烯烃类2.71%。经改性后,粗生物油中苯环类有机物大幅降低,烷烃类有机物大幅增长,热值由38.86 MJ·kg-1提高到46.85 MJ·kg-1,有利于生物油的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烟气脱硝效率,构建了微波辐照活性炭还原氮氧化物体系,通过对微波功率(温度)、反应空速、NO浓度、活性炭种类及粒径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研究了微波辐照活性炭还原NO体系的性能,通过反应动力学实验确定了活性炭还原NO反应的速率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微波功率、减小反应空速均会提高NO还原效率,而改变NO浓度、活性炭种类以及粒径对NO还原效率无明显影响,微波功率为800 W,反应空速为2 000 h-1时,对2 412 mg·m-3的NO去除率可达99.8%,当NO浓度增至29 000 mg·m-3时NO还原效率仍高达98.2%。通过反应动力学研究确定了反应的速率方程,其中反应级数为0.568 3,反应速率常数为14.71 s-1。 相似文献
99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1)
随着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如何高效低耗地处理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是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2种有效方法,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机制上,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还缺少系统报道。文章简述了生物还原和生物矿化的机制、参与微生物以及反应产物的稳定性,论述了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优势、作用机制,同时从微生物和环境因子2个方面总结了耦合机制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提出生物还原耦合生物矿化修复低浓度铀污染地下水的强化方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使用浸渍法制备的CuO-Al2O3催化剂对吸附苯酚饱和的活性炭进行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氧分压,投炭量,蒸馏水量对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影响结果,同时在该实验中得到非均相CuO-Al2O3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最佳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X衍射分析,并通过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实验,得出该催化剂在进行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水热法制备新型光-类芬顿纳米钒酸铁,通过X射线衍射(XRD)、粒径和比表面积(BET)对产物进行表征。以盐酸四环素模拟废水,通过光-类芬顿体系下对盐酸四环素的催化降解效果评价钒酸铁的催化活性,研究分析光源、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pH值、FeVO4的用量以及H2O2的用量对盐酸四环素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为50 mg·L-1,pH值为7,H2O2的用量为60 μL时,1.5 g·L-1纳米钒酸铁,经过120 min反应后降解率为97.63%。 相似文献
996.
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机理:电化学直接氧化和电化学间接氧化、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应用的电极材料、电极结构及其催化特性、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降解机理中的存在缺陷。最后提出了电化学催化氧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7.
城市煤气对SO2的催化还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用城市煤气将SO_2催化还原为元素硫的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在250℃下实现近于完全的反应是可能的,对影响还原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亚硝酸盐型碳、氮、硫同步脱除系统的特性,采用SBBR,以亚硝酸盐、硫化物及乙酸钠为基质,探索6种进水COD/N及5种进水S/N下碳、硫混合亚硝酸盐反硝化过程铵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N高于2、S/N高于1时,NO_2~--N去除率高达99%;同时,当氧化还原电位(ORP)低于-400 mV时,会出现铵浓度明显升高现象,在此条件下,进水COD/N不变时,较高的S/N会促进铵的生成;控制进水S/N不变,COD/N为3时铵浓度升高最为明显。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该碳、氮、硫混合体系中同时存在硫自养反硝化、异养反硝化及亚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等过程,碳、硫混合亚硝酸盐反硝化过程铵的生成机制可能是低氧化还原电位和过量电子供体存在的情况下亚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论述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影响催化氧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自制催化剂作用下,ClO2催化氧化处理三种染料模拟废水的CODCr平均去除率达88.6%。通过催化氧化实验确定了ClO2催化氧化处理三种染料模拟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剂用量为0.2mg/mL,pH为3~7,催化剂4.0g,反应时间45min。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5次~6次以上。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