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10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文章通过对河南商丘蓝牌啤酒集团的清洁生产审核及结果分析探讨啤酒行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途径,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2.
苗安康  袁越  吴涵  马欣  邵辰宇 《环境科学》2023,44(8):4623-4636
从省域层面推动发达地区率先碳达峰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有效途径.以江苏省为例,构建了省级LEAP-Jiangsu模型,结合改进的多层对数平均迪氏分解(M-LMDI)模型、 Tapio脱钩模型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模型探索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碳达峰路径.采用改进的多层M-LMDI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历史时期和未来预测情况下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历史碳排放分解结果和规划目标,构建了多种发展情景的LEAP-Jiangsu模型,预测江苏省碳排放达峰时间及达峰水平;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模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2035年江苏省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以标煤计约为401.2~474.6 Mt,终端能源需求量约为319.2~382.3 Mt;江苏省最可能在2025~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碳排放峰值约为815.3~845.7 Mt;能源强度降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和能源结构调整等节能减排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为33.1%、 26.8%、 21%和15.2%.  相似文献   
153.
磺化木素的减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酸盐木素磺化改性后,对湿法水泥生料浆有减水作用,实验测定了它们的减水通过对样吕的差热分析,初步评估了改性硫酸盐木素对水泥熟料煅烧及熟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4.
康哲  李巍  刘伟 《中国环境科学》2023,(4):1946-1956
选择呼包鄂榆、关中平原和中原三大城市群,对2000~2019年工业CO2与局地大气污染物(LAP)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了工业减污降碳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非线性响应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策略.结果表明,工业C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关中平原与中原城市群排放强度下降,但仍有较强的减排潜力.LAP排放量与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工业CO2排放与工业LAP排放趋势并不同步.关键影响因素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工业CO2和LAP排放的共同关键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占GDP比重、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仅是LAP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且在不同城市群存在差异性.部分指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工业规模效应, R&D投入配置扭曲,绿色技术效用的滞后性等是产生非线性特征的重要原因.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提出将降碳作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能耗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5.
首先分析了2015~2019年我国省域CO2排放量和大气PM2.5、O3污染浓度的时空特征及三者变化量之间的关联效果.而后利用排放因子法编制2011~2019年各省CO2和PM2.5、O3前体物的排放清单,结合STIRPAT模型分情景预测了CO2和PM2.5、O3前体物的协同效应,并建立评级体系识别重点管控区域并对其开展分部门的协同效应解析,最后提出分级协同管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53%的省份CO2减排与PM2.5浓度下降之间不存在关联效果,87%的省份CO2减排与O3浓度下降之间不存在关联效果.2012~2014年我国CO2与PM2.5具有协同效应,而2015~2019年则不具有该效应,另多数研究年份CO2与O3前体...  相似文献   
156.
城市是我国减污降碳最主要的阵地.对于城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而言,分类施策的思路有助于提升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实践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搭建了能源消费侧减污降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两步聚类法将102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划分为4类.通过比较不同类别城市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侧能耗、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等情况,按照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及自身特征分别总结为示范型、潜力型、转型期、粗放型.最后,针对各自优势和短板,重点针对工业、交通、居民生活、污染治理等能源消费侧重点领域提出了减污降碳协同“一类一策”任务路径.  相似文献   
157.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物质的需求与消耗,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系统1990~2002年间的自然物质投入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995~1999年间中国经济系统在保持自然物质消耗少量增加(以直接物质投入DMI为指标,年均增长约0.58%)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较高速发展(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指标,年均增长约10%).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去物质化,必须在保持较低人口增长速率的同时大力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经济系统的资源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8.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整个过程中,从熵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厌氧消化的前处理系统(收集、分选及底物强化等)中,收集是一个熵增过程,分选是一个熵减过程,而预处理强化则是一个熵减过程(。2)通过以葡萄糖为发酵底物的发酵过程的ΔG的分析可知:在水解产酸阶段,ΔGθ<0,反应自发进行,故该过程的ΔS﹥0,即该过程是一个熵增过程;在产氢产乙酸阶段,ΔS<0,故这是一个熵减过程,但后续反应对氢的利用则可能使该阶段变为一个熵增过程;在产甲烷阶段,ΔGθ<0,反应均自发进行,故该过程的ΔS﹥0,即该过程是一个熵增过程(。3)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熵增过程(。4)分选、溶胞强化、产氢产乙酸及发酵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工序可能成为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159.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0.
陈晨  徐威杰  张彦  周滨  柴曼  刘晗  冯宇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9):1464-1474
尺度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正确理解和感知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针对GI(绿色基础设施)进行空间格局与景观连通性分析具有强烈的尺度依赖性的问题,以天津市独流减河流域为例,利用ArcGIS 10.1、ENVI 5.3和eCognition 8.9软件进行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基于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借助GuidosToolbox 2.6和Conefor 2.6软件,通过设置不同的粒度、边缘宽度和扩散距离,对2016年研究区GI的粒度效应、边缘效应和距离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①MSP(形态学空间格局)类型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和边缘效应,较小的粒度和边缘宽度会得到更为详细的空间格局信息.②粒度效应改变GI像元的空间分布,会导致GI空间信息的丢失或增加,直接影响MSP类型的空间配置和量化关系;而边缘效应不会改变GI像元的空间分布,使得GI空间信息不发生改变,但对MSP类型的影响更为显著.③景观连通性与扩散距离具有直接关系,扩散距离越大,GI核心区景观连通性越高,当扩散距离增至一定程度时,所有核心区会连接成一个网络整体,景观连通性达到最大,研究区GI核心区的扩散距离关键值在2.5~4.5 km之间.研究显示,独流减河流域GI要素尺度效应明显但机理不同,基于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各景观类型和网络组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和数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