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772篇
安全科学   557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374篇
综合类   2712篇
基础理论   419篇
污染及防治   320篇
评价与监测   22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51.
近年来,在国际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快速准确检测痕量炸药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迫切需求.尤其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各国均开始增派警力对爆炸物加强安全检查,从而推动了痕量炸药现场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新型敏感材料炸药和灵敏便携的小型现场探测技术工具不断同步涌现.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危...  相似文献   
952.
胶州湾沉积物氮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氮的分级浸取技术,研究了胶州湾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研究表明,胶州湾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可分为离子交换态、弱酸浸取态、强碱浸取态和强氧化剂浸取态.不同粒级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占可转化态氮的比例各不相同.在细、中和粗粒级沉积物中,强氧化剂浸取态氮是可交换态氮的优势形态,分别占可转化氮的35.38%、44.38%和58.69%.在中、粗粒级沉积物中,强碱浸取态氮是无机氮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可转化态氮的26.31%和25.85%.在细粒级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是优势态的无机氮,占可转化态氮的27.67%.相关分析表明,对于胶州湾来说,沉积物的粒度越细,氮的含量就越高,各形态氮大致与细、中粒级沉积物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粗粒级沉积物含量呈负相关.研究还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中氮与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以及上覆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大致都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这一方面说明了沉积物对上覆水体元素的含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沉积物中的氮对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有着较好的指示和十分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53.
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洋  牛璋彬  张晓健  陈超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科学》2007,28(10):2275-2279
为了研究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对北方A市水源更换过程中管网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33 h的监测发现,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管网水水质部分指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pH从7.54降到7.18,碱度从188 mg·L-1降到117  mg·L-1,氯化物从310  mg·L-1降到132  mg·L-1(以Cl-计),电导率从0.176 S·m-1降到0.087  S·m-1,钙离子和镁离子略有下降分别为15  mg·L-1和11  mg·L-1,这些都是由于滦河水质与黄河水质不同造成的;余氯在换水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源更换造成耗氯量增加以及夜间用水量少造成管网水输配时间长引起的;pH、碱度、余氯的变化使得管网水中铁的含量增加,最高达到0.4  mg·L-1,超出饮用水标准规定的0.3  mg·L-1.通过分析水源更换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稳定的方法主要有提高pH、增加碱度、投加缓蚀剂和严格保证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指标特别是余氯等.  相似文献   
954.
为满足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地方标准(DB 12/599—2015)对污水厂出水总磷的排放需求,对天津开发区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磁加载絮凝优化试验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过程化学条件和水力条件,并探讨过程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絮凝过程采用磁粉B,阴离子型PAM,G1、G2、G3分别为80 s-1、...  相似文献   
955.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破坏性水质冲击频发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将 COD 浓度由 400 mg/L 逐步提至 2 400 mg/L,探究 COD 冲击对 SBR 系统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COD 浓度为 2 000 mg/L 时,SBR 工艺对COD、TN、NH4+-N 和 TP 的去除率分别为 98.83%、97.19%、99.33% 和 99.10%,此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当 COD 浓度达到 2 400 mg/L 时,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由 5.422 mg/g VSS 降至 1.412 mg/g VSS,此时多糖(PS)/蛋白质(PN)为 1.2,系统发生了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956.
957.
以安徽省合肥市某钢铁污染场地为例,采用SEFA工具计算和对比复合污染土壤异位组合修复方案的环境足迹.方案一:淋洗+化学氧化+水泥窑;方案二:稳定化+化学氧化+热脱附+异地填埋;方案三:生物降解+稳定化.结果表明,3种修复方案环境足迹存在一定差异.当重点关注能源和空气污染两个绿色可持续修复核心要素时,方案三环境足迹最小,能源消耗总量21808万MJ,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1.73万tCO2e;修复1m3有机污染土壤的环境足迹整体表现为化学氧化<生物降解<异位热脱附,化学氧化、生物降解和异位热脱附三种修复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为0.05、0.09和0.17tCO2e/m3,能源消耗量分别为949.55,1677.54,3049.11MJ/m3.修复1m3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异地填埋技术的环境足迹最小,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低;稳定化修复技术在空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环境足迹最小.  相似文献   
958.
成都市2002年1月2日至4日浓雾天气雾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查明雾天雾的化学学组成,2002年1月2日至1月4日,利用人为结露的方法采集了雾天的雾,并洲定了阴离子组成。与室内采集的凝结露水的研究进行比较,大雾天的雾中含有极高的硝酸粮,这是因为雾的形成过程中亚硝酸根进一步氧化为硝酸根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9.
《黑龙江环境通报》1998,22(4):64-66,68
氟里昂目前多用于做洗涤剂,致冷剂、喷雾剂等,用途广泛,但是它对对环境的影响很大,除破坏臭氧层氯的产生源外,还涉及地球变暖问题,故已实施全球范围的早期削减,限制全球废除政策。因此提出氟里昂替代品的开发以及有关特定氟里昂今后的生产体制。今后不仅要开发氟里昂替代品,替代技术,也需要改变我们现代文献折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60.
本文简单介绍了安阳电厂循环冷却厂防垢、防腐及杀菌灭藻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分析了各个处理过程的原理及产生的结果,对所带来的新产生的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