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4 毫秒
311.
为提高石墨电极的安全性能,采用浸渍法讨论不同活性组分负载的石墨样品在750 ℃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及影响机制。通过一系列单一活性组分筛选实验和复合活性组分筛选实验讨论活性组分对单位面积质量损失的影响,验证组分优选的可靠性;通过浓度变量实验,得到复合组分浸渍液的优化配比。根据石墨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分变化,提出活性组分抗氧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组分与石墨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络合物层能够有效延长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12.
Biosorption of Cu^2+ and Zn^2+ by raw and autoclaved Rocella phycopsis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behavior of Cu2+ and Zn2+ biosorption onto raw and modified Roccella phycopsi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was studied. Modification process was applied by autoclavation at 121°C for 30 min. The effcts of pH, initial metal concentration and biosorbent dosag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Cu2+ biosorption was achieved at pH 5.0 and the maximum biosorption capacities of 31.5 and 37.8 mg/g were recorded for raw and modified biosorbent, respectively. In the case of Zn2+ biosorption, maximum biosorption capacities were obtained at pH 4.0 as 29.1 and 35.3 mg/g for raw and modified biosorbent, respectively. Biosorption of Zn2+ and Cu2+ on all form of R. phycopsis increased much quickly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metal concentrations from 10 to 100 mg/L. After modification process, probable changes in the surface polarity of raw and modified R. phycopsi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As expected, R. phycopsis has a polar surface and shows a highest contact angle with water, while after autoclavation water contact angle of R. phycopsi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47.5° to 34.4°.  相似文献   
313.
以水稻秸秆和杉木凋落物为原料,选择不同热解温度(350、500和650℃)制备生物炭,研究原料与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中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含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两类生物炭pH值分别从8.10和6.56上升至10.53和8.23;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全碳(TC)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原料及其与温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两类生物炭中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相同热解温度下水稻生物炭的显著高于杉木生物炭的(P<0.05).原料对DOM芳香化指数(SUVA254值)无显著影响,但温度及其与原料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P<0.05),在500℃时该值最大,芳香化程度最高.三维荧光光谱表明,DOM组分以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为主,但这两种物质对热解温度的响应不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两类生物炭DOM在5个区域的相似位置存在吸收峰,其中,脂肪族C-H的伸缩振动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因此,高温(500℃和650℃)与低温(350℃)制备的生物炭相比,DOC含量降低,但其芳香化和腐殖化程度升高,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14.
炉渣制备免烧砖的技术作为固废建材化利用的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炉渣基本性质,本文探讨了炉渣预处理、原料配比及养护方式等工艺条件对炉渣免烧砖的抗压强度和环保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炉渣的热灼减率为1.2%,物相组成与天然骨料相似,但水溶性氯离子含量为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标准限值的8倍,且存在重金属超标风险,需要在固液比1:3的条件下水洗3次,使得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削减87.5%;免烧砖原料配比较养护方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更大,不添加炉渣的普通免烧砖的最终强度为全炉渣免烧砖的2.23倍;养护方式的影响体现在高温养护初期抗压强度增长速度较自然养护更快,但最终差异在±3%以内;选取全炉渣的免烧砖进行高温养护或者炉渣河砂配比1:1的免烧砖进行自然养护可使产品最终强度达到10 MPa或20 MPa的要求,且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最终削减90%,重金属浸出浓度削减50%~60%,可满足不同用途对砖的标准要求.研究显示,在不同抗压强度的要求下选取适当的配比与养护条件,可以达到炉渣消纳量大且能源耗费少的目的,并削减水溶性氯离子含量与重金属浸出浓度,具有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315.
316.
为在高渗透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中确保开挖面稳定、保证施工安全,泥浆顺利成膜至关重要.依托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采用自行设计的泥浆渗透试验装置,配制6种不同含砂量的泥浆,在与实际地层渗透系数相似的试验地层中进行渗透试验.对泥浆在渗透过程中的成膜类型、成膜质量、渗透深度、滤失量、闭气性能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高...  相似文献   
317.
正Chem Eng,2014-02-01对炼油及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处置常常是一项令人头痛的任务——因为环境、经济、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法规,特别是对于废水中含盐量的规定,非常严格。然而,许多废水实际上含有许多有用成分,如氯化物可通过电解转化为次氯酸钠等氧化剂或消毒剂,用于下游的其他废水处理工序中。美国MIOX公司正在进行一项中试研究,用一  相似文献   
318.
结合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把关的难。最,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把关中应用的可能性、合议制度在把关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强化检验检疫人员的培训工作和提高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工作的科技水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19.
进口固体废物原料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进口固体废物原料贸易发展迅速,针对进口固体废物原料相关政策体制、环保及贸易方面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20.
液态生物质燃料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体现出的间接社会收益应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也是该产业扩大发展的重要依据。提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间接社会收益概念,分析该产业在原料搜集和种植、产品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经济价值,以度量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在分析生物质燃料原料分布和理清原料搜集的细节后,利用直接市场法测算了未来20年中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的间接社会收益,发现:到2015年,来自该产业的间接社会收益将达1 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将突破1万亿元。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