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4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3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08篇 |
综合类 | 1273篇 |
基础理论 | 163篇 |
污染及防治 | 205篇 |
评价与监测 | 139篇 |
社会与环境 | 70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峡库区干支流落干期消落带土壤可转化态氮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明三峡支流水体富营养化频发与库岸消落带土壤氮素"源-库"关系转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分级浸提法,分析了三峡库区长江万州段干流、苎溪河支流、密溪河支流消落带落干期土壤可转化态氮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三峡库区万州段干流相比,支流消落带落干期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较高,而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 H值较低.三峡干支流消落带土壤可转化态氮(TF-N)以OSF-N(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为主,且含量上OSF-NIMOF-N(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氮)IEF-N(离子交换态氮)CF-N(碳酸盐结合态氮);而空间分布上,TF-N表现为:密溪河苎溪河长江干流,4种TF-N形态中IEF-N和OSF-N在干支流间无显著差异,而CF-N和IMOF-N分布与TF-N相反,是造成干支流消落带TF-N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微生物活动对富营养化湖泊底泥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影响内源磷释放的物理、化学因素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而微生物对磷释放的影响一直以来并未有确切的结论。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首先研究能够有效抑制水体微生物增殖的方法,并建立了能有效控制微生物活性的对照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存在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按50 mg/L添加量分别加入铜、铬和镉3种重金属离子,无法抑制上覆水中微生物的活性,而40%的甲醛溶液是较好的微生物抑制剂;当底泥和上覆水中微生物数量增加时,微生物的活动会导致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同时细菌代谢过程产生的酸类会溶解底泥中难溶的磷酸盐,从而促进底泥磷的释放,释放量可达底泥总磷原有含量的20.11%;反之,底泥会吸附上覆水中的磷,增加量占底泥原有总磷的15.02%。 相似文献
63.
对滇池外海藻量较为集中的区域,用塑料薄膜围一封闭的水体,避免水量交换。在水面下分3层(0.5m、1.0m、1.5m)进行不同采样点和不同水深的水质监测,得出藻类在水中的纵向分布规律。通过进行滤除藻前、后水样的分析,发现藻类的存在会导致水样监测结果偏高。在此基础上对富营养化水体监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4.
为深入分析铜绿微囊藻水华暴发对水体有机质、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蓝藻水华暴发对湖泊内源氨基酸和有机质的贡献及养分循环机制,采集太湖北部富营养化区域梅梁湾中的水样,用于在室内培养太湖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铜绿微囊藻生长、衰亡过程中氨基酸的摩尔浓度及其组成特征的变化,探讨藻类产生的氨基酸和有机质对湖泊水体中有机质、TC(总碳)及DTN(溶解性总氮)的贡献. 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对水体中TC、DTN、TOC(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为23%~37%、46%~93%和46%~83%;在衰亡期,水体中难降解氨基酸(如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的摩尔浓度(c)为60.4 μmol/L,显著高于同时期易降解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摩尔浓度(40.9 μmol/L);c(D-氨基酸)/c(L-氨基酸)由初始的0.28降至0.09,表明在铜绿微囊藻对数生长至衰亡期间,水体中有机质的降解程度逐渐降低. 研究显示,在水体有机质降解程度降低的同时,氨基酸摩尔浓度逐步增加,因此大量未降解的氨基酸沉积下来成为水体有机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5.
滇池近20a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1988~2007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评价了近20a来滇池水体主要富营养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根据其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认为昆明市虽然在治理滇池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相似文献
66.
67.
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s)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随着工业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严重。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藻类一蓝藻,能够释放对人体及鱼类具有多器官毒性、遗传性和致癌性的毒素——微囊藻毒素(MCs)。MCs治理技术种类繁多,传统的物理法如:混凝沉淀、膜过滤、活性炭吸附、气浮以及直接过滤只能对简单的处理细胞内的MCs;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以及高级氧化法虽然能有效处理水体中的MCs.但有成本高、易二次污染和操作复杂等缺点,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生物酶法除了具有生物降解法所具有的廉价、无二次污染、降解彻底和易操作等特点外,还被刺用来监控水体中MCs,它将成为今后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68.
69.
城市供水中藻类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藻类及其副产物给传统净水工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水处理难度。本文对饮用水中藻类各种去除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并系统分析各技术去除效果、局限性,展望了藻类去除技术发展前景。指出目前控制饮用水中藻类污染必须将水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预氧化工艺、优化常规工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0.
A restoration-promoting integrated floating bed and its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in eutrophication remedi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iming Guo Yunguo Liu Guangming Zeng Xinjiang Hu Xin Li Dawei Huang Yunqin Liu Yicheng Yin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4,26(5):1090-1098
Numerous studies on eutrophication remediation have mainly focused on purifying water first, then restoring submerged macrophytes. A restoration-promoting integrated floating bed (RPIFB) was designed to combine the processes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macrophyte restoration simultaneously. Two outdoo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RP1FB. Trial 1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eutrophication purification among floating bed, gradual-submerging bed (GSB) and RPIFB technologies.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RPIFB has the best purification capacity.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RPIFB for TN, TP,NH4+-N, NO3-N, CODcr, Chlorophyll-a and turbidity were 74.45%, 98.31%, 74.71%, 88.81%, 71.42%, 90.17% and 85%, respectively. In trial 2, influences of depth of GSB and photic area in RPIFB on biota were investigated. When the depth of GSB decreased and the photic area of RPIFB grew, the height of Potamogeton crispus Linn. increased, but the biomass of Canna indica Linn. was reduced. The mortalities of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nd Bellamya aeruginosa in each group were all less than 7%. Al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RPIFB was embedded into the eutrophic water, the regime shift from phytoplankton-dominated to macrophyte-dominated state could be promoted. Thus, the RPIFB is a promising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eutrophication and submerged macrophyte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